
鐵鍋熬魚
鐵鍋熬魚專用湯配方:
豬肉湯2千克,雞湯1千克,羊湯、牛肉湯各500克混合而成(羊湯和牛肉湯起增鮮和味的作用,數量要少,否則膻味較大)。
鐵鍋熬魚湯汁調料:
白芷、香葉各5克,桂圓、當歸、紅棗、枸杞各10克,花椒、幹燈籠椒各18克,大蔥、青椒圈各30克,鹽40克,胡椒粉5克,秘制魚湯料醬300克,芝麻油12克。
秘制魚湯料醬配方:
紅油郫縣豆瓣、北韓狗肉醬、罐裝清蒸豬肉各100克,骨髓浸膏10克,高湯1千克,鹽20克,醬油10克,可口可樂50克,小火熬制而成。
鐵鍋熬魚家鄉蘸料:
姜末、蒜末、蘋果末、芫荽末、熟花生末各20克,可口可樂50克,鹽5克,味精8克,美極鮮醬油10克,黃豆醬20克,紅油15克。
鐵鍋熬魚涮料:
豆腐、海帶、白菜、香菇、平菇、金針菇、粉條各200克(根據客人需要靈活選擇)。
制作方法:
1、鑄鐵鍋中放入地鍋專用湯,點燃柴火,燒開湯汁,放上箅子,箅子上放小窩窩頭200克(8人分食)及用蝦醬攪勻的雞蛋液,蒸熟取出窩窩頭和蒸熟的雞蛋糕。
2、下入治淨的魚肉2.5千克(魚子及魚鳔等也一并下入),熬25分鐘至熟,取地鍋魚家鄉蘸料蘸食魚肉。
3、接着下涮料煮食。
關鍵:
1、木棒火力适中,鑄鐵鍋中鐵元素穩定無毒,鍋壁傳熱均勻,導熱性好。在停火後,爐膛内餘溫适度,能保持住魚鍋的味道、溫度和質地。
2、宰殺時放淨血液,抽出腥線的魚肉才鮮而不腥。
3、配菜如豆腐、菌類、茄子等耐加熱的原料可先下鍋,粉條、木耳、青菜等易煳鍋、易變色的原料需後下鍋煮制。
4、魚肉佐以蘸料食用,可增味提鮮。
椒麻涼拌豆幹
原料:
豆幹100克、甜椒1個、雞粉适量、白糖适量、大蒜适量、小蔥适量、醬油适量、米醋适量、花椒油适量、香油适量。
做法:
1、豆幹和紅椒分别洗淨切絲。
2、蒜切末,小蔥切末。
3、鍋裡燒開水,先下豆幹再下紅椒焯燙。
4、撈出瀝水擺盤。
5、調料品味因人而異:醬油,鹽,白糖,米醋,花椒油,香油,大蒜末,雞粉,蔥花拌均即可。
雞包魚翅
材料:
主料:
水發魚翅350克、童子雞1隻。
輔料:
海參50克、冬筍20克、火腿15克、竹荪15克、魚肚15克、山珍菌15克。
調料:
川鹽6克、特制高湯2000克、料酒6克。
味型:鹹鮮味
制作:
1、幹魚翅放大煲内加清水微火煨熬數小時,要發好水發魚翅。
2、魚翅用紗布包裹好,置于二竹夾之中,并用竹簽别好四周。
3、将竹夾放入炖煲内,再放老土鴨、老母雞、幹貝、火腿、鮮湯、川鹽、料酒、姜、蔥提鮮,文火煨熬至魚翅軟糯有味待用。
4、将童子雞整雞去骨,用姜、蔥、川鹽、料酒等治味10分鐘。
5、将火腿、冬筍切成細絲,油鍋内用川鹽、特制高湯和香油炒制。
6、将火腿絲、冬筍絲,從雞頸部裝入,再放入提鮮的魚翅,用鋼針穿麻線縫合好頸部,放入沸水内氽水。
7、用紗布包裹好童子雞,然後放湯煲内再次提鮮煨熬至雞粑成型待用。
8、鍋置火上,放油炒姜、蔥、炒香後加高湯适量,再放海參、竹荪、魚肚等配料燒入味,勾芡淋于裝在盛器内的“雞包翅”上面後此菜即成。
溫馨提示:
1、幹魚翅未經8個小時以上的漲發,漲發後沒有用多種輔料提鮮,未用文火煨熬至魚翅酥軟有味。
2、剔骨時不小心留意,破壞雞的整體部分,做出的菜品沒有整體的美感。
3、裝火腿絲、冬筍絲于雞腹腔内時,塞得太飽滿,提鮮受熱時整雞膨脹、破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