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了擁抱“小年輕”杭州這家108歲的網紅店很拼

浙江新聞用戶端訊 已是4月中下旬,但在位于杭州西湖邊的知味觀湖濱總店裡,清明團子依然賣得火熱。細豆沙餡、蛋黃肉松餡,甚至鮮花牛奶餡、芋泥芝士餡等,讓清明團子徹底“出圈”,不僅是應景食品,還成為了日常美味小點。

為了擁抱“小年輕”杭州這家108歲的網紅店很拼

對杭州人而言,知味觀是他們從小吃到大的糕點店。時至今日,知味觀的各色傳統糕點依舊廣受歡迎。不隻是青團,還有流傳了千年的定勝糕、荷花酥等,日均線下銷量也達到千餘隻。而在湖濱總店的鹵味熟食外賣視窗,大排長隊的場景依然日日可見。

很多人好奇,在不少老字号多少面臨發展困境的當下,百年老店知味觀如何能将老滋味“玩”得風生水起?在知味觀品牌營銷負責人甘濤看來,那是因為創立于1913年的知味觀,一直希望做一家百年“網紅店”。

為了擁抱“小年輕”杭州這家108歲的網紅店很拼

知味觀師傅們帶領記者吳佳妮、運動美食部落客“元氣菊仔”一同體驗美食制作

百年“網紅店”怎麼造?記者邀請擁有“粉絲”衆多的90後運動美食部落客“元氣菊仔”(本名魏子珺)作為“體驗官”,一起走進知味觀,去感受年輕的老店。

用“顔值”征服年輕人

飛檐青瓦下,穿過古韻悠長的門廊,記者與“菊仔”來到知味觀湖濱總店三樓包廂,一推開門,不由發出一聲感歎:“這都是點心嗎?太美了!”

為了擁抱“小年輕”杭州這家108歲的網紅店很拼

為了讓體驗官更全面地了解知味觀,店裡的老師傅們拿出了看家本領,一道道精美點心自成風景。

為了擁抱“小年輕”杭州這家108歲的網紅店很拼

惟妙惟肖的石榴包,裡面是香甜可口的奶黃醬。知味觀點心部經理韓琦介紹說,如果顧客有需要,替換成無需吐籽的軟籽石榴,口味也很新奇。

花開六瓣的荷花酥,讓“菊仔”愛不釋手,舍不得咬一口。它曾上過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根據老饕們的意見,現在這款點心從原先簡單的白色改成了粉色,餡料除了豆沙還有抹茶,不僅顔值大提升,口味也更豐富了。

為了擁抱“小年輕”杭州這家108歲的網紅店很拼

花樣不斷翻新的,還有杭州名點定勝糕。“以前吃點心要管飽,現在不一樣了。”韓琦告訴記者,之前點心做得過于“實在”,“最開始的定勝糕塊頭大,粗裡粗氣的模樣。”味道不錯,銷售卻一直平平,問題出在哪?知味觀特意做了調查,發現原來年輕人都喜歡精緻、可愛的糕點,“我們就把定勝糕縮至麻将牌大小,一口一個,不僅可愛,還不容易掉渣弄髒手。”

創新的不僅是外形,還有口味。“我們不添加人工色素,而是選用蔬菜汁,把顔色做得更好看、豐富,也給定勝糕增添一縷清香。”在韓琦的帶領下,點心團隊反複嘗試,菠菜汁、胡蘿蔔汁、火龍果汁等輪番上陣,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不僅有傳統粉紅色的定勝糕,還有綠、紫、橙3種顔色,盡管小,上面“定勝”二字仍清晰入微,可見其制作工藝之高。

“首先要味道好,其次顔值一定要高。”韓琦說,一個小小的定勝糕,就是這些年人們口味變遷的縮影。“更精緻可口,還有好兆頭的加分項,每年的中考、聯考季,定勝糕都供不應求。”

點心經理韓琦年紀不大,卻已是區級非遺傳承人,她告訴我們,清明期間,知味觀專門研發推出乳酸菌味青團、芋泥芝士青團、四季青團等新品,在網絡直播間上架後,5分鐘就賣出了上萬隻。

創新從未間斷

“菊仔”是美食生活達人,見識過不少好吃的好玩的,卻在知味觀裡被一道“龍井問茶”征服。

為了擁抱“小年輕”杭州這家108歲的網紅店很拼

知味觀的精美點心:“龍井蝦仁”。“茶葉”由“貓耳朵”捏成

這是一道以西湖十景命名的點心,發明人是知味觀傳統點心制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趙杏雲大師,整個形态巧奪天工。“如果沒人介紹,我還真以為這是綠茶。”“菊仔”感歎。隻見加入蔬菜汁的小面團刻成了龍井茶一芽兩葉的形狀,放在茶盅裡,茶壺裡裝的是清透高湯,吃的時候高湯往茶盅裡一倒,便香氣撲鼻,滑嫩可口。

更讓“菊仔”不可思議的是,這道“龍井問茶”早在1999年就已問世:“原來好多創意知味觀20年前就有了,就算放到現在也一點都不過時,真是餐桌上的‘牌面’啊!”

其實,知味觀一直在創新。好多人第一次知道雪媚娘,是在知味觀;從荷花酥演變而來的櫻花酥,也是從知味觀興起;就連傳統的小籠包,也在融合傳統中提檔更新。

晶瑩剔透、含着一汪鮮湯的知味小籠,讓體驗官“菊仔”欲罷不能:“鮮!一口鮮!”韓琦介紹:“小籠包選料一直很講究,同時也與時俱進,比方說增加了蝦仁鮮肉品種,鮮甜可口。”不過,知味觀小籠包全手工出品的傳統沒有變,不說别的,單說小籠包上十八個褶子,老師傅捏起來又快又好,體驗官一上手,就知道并不簡單。

在老師傅手把手的教導下,“菊仔”嘗試着包了一個,結果餡料老是跑到面皮外面,褶子也七歪八扭,更别提捏滿十八道了。看“菊仔”有點沮喪,老師傅安慰道:“正常的,一般人最起碼要學一年才能上手,要做到又快又好,沒個五六年功底不可能。”

抓住“宅經濟”風口

産品和管道齊頭并進,這是記者和體驗官對老字号知味觀的又一新感覺。

為了擁抱“小年輕”杭州這家108歲的網紅店很拼

走進知味觀湖濱總店五樓,有講述知味觀老故事的曆史紀念牆,眼尖的“菊仔”一眼就看到,1933年的《西湖遊覽指南》中,知味觀是其中一站。“可見我們知味觀一直在拓展銷售管道,是弄潮兒的‘網紅’打卡點。”甘濤介紹。

這些年,年輕人的興趣點在哪裡,哪裡就是知味觀試水的方向。在知味觀湖濱總店下面的新零售視窗,“菊仔”還發現了一個智能雲貨架。一旁從業人員告訴我們,這裡有專門的場地來制作經典糕點,“看着好看、嘗着不錯,直接線上下單,不用拎手上,直接送到家。”

“這麼友善!”“菊仔”直接點開了雲貨架,就像淘寶購物一樣,跟着引導直接下單了一盒荷花酥,選擇寄送到東北老家:“給我爸爸媽媽嘗嘗!”

電商銷售、直播帶貨、跨界合作頻頻上馬,截至目前,知味觀電商管道銷售收入突破了億元。

受疫情影響,依托“宅經濟”,知味觀的淨菜銷售也開始大爆發,單日最高産量1.3萬餘盒,27個半成品菜肴屢屢供不應求。

為了擁抱“小年輕”杭州這家108歲的網紅店很拼

知味觀大廚張佳用盒裝淨菜給“菊仔”炒了盤尖椒牛柳,起油鍋,按順序把牛柳、尖椒放進去,再加點調料就起鍋,總用時3分鐘都不到。夾一筷子牛柳嘗嘗,“菊仔”連呼道地。得知隻要在杭城外賣平台上下單就能很快送貨上門,她更是連說友善:“自己燒燒很快,我媽也不會擔心我老叫外賣,對身體不好了。”

未來還将往哪兒走?知味觀還在繼續探索中。體驗官“菊仔”說:“隻要把牢品質關,不斷推陳出新,那我們就會常來,知味觀也一直會是西湖邊的網紅店。”

【浙江新聞+】

老字号檔案

“知味停車,聞香下馬。欲知我味,觀料便知”,這是中華老字号杭州知味觀的寫照。知味觀由孫翼齋先生于1913年建立,總店東臨繁華商業街延安路,西瀕湖濱商貿特色街及風景秀麗的西子湖。知味觀是國家商務部首批認定的中國十大餐飲品牌企業,亦是目前杭城最具知名度的餐飲企業之一。

體驗官測評

沒想到老字号也能這麼貼近年輕人,把富有杭州特色的傳統糕點翻出了新花樣,還把老底子的杭州味道送進了千家萬戶,不僅是我,相信很多“小年輕”都會成為這家老字号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