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品寒意醉天涯 寫在我的三十歲生日 從我臨世之時到今天之限,是來到這個人世間實實在在的三十年時光,一個極為莊重的日子,遂以文記之,作人生三十的一次感言,記錄我真實人生曆程中心靈的印痕。 王清 感恩母親 走過許多條的路,越過無數座的山。閱盡塵世的苦難,飽嘗世道的艱辛,體驗過無助的蒼涼,唯一能夠溫暖我所有的回憶和孤單是母親那份唇齒相依的真切,是母親那份牽腸挂肚的期盼……母親一言一行的音容笑貌,坦然面對生活的姿态和那份仁愛善良的胸懷,讓我過早地領略到做人責任的份量,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挺起脊梁的尊嚴。無形地激勵着我面對茫茫前路,帶着勇氣和良知前行。召喻着我一如既往地秉行我的仁愛、正義、青春燃燒的血肉和激情。面對社會和親人,我将饋贈我的良心。是母親耳濡目染的熏陶,使我在人生之路上銳意進取,一步一個腳印地奮鬥追尋……你告訴了我責任的份量那年,我剛好七歲.父親,因為一場重病,抛下母親和我還有剛剛成人的姐姐,隻身去了天國。從此便遙無音訊,再也沒有與我們聯絡。将持家育子的擔子,全丢在母親的肩上。父親在他去世前拉着我母親的手說”你一定要将年子培養成人!”. 母親謝絕了父親生前一切親友的禮尚往來,銘記父親臨終之托,将我培養成人是母親生活唯一的人生信念。然而,母親怕影響我的情緒。在我面前依然象往常一樣樂觀堅強。不過我還是在不經意間發現她時常靜靜地一個人發呆。那時年幼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現在回想起來我是乎體會到母親當時的心境。父親的離開,讓母親經受了失落的煎熬和打擊,——丈夫,一個女人賴以依托的精神情感支柱。母親當時形如一隻孤飛的雁,這種感覺猶如江心斷纜的小舟将身系何處的無緒和無助感,怎能不讓母親黯然神傷,郁郁沉悶呢?但母親深深地清楚落在自己肩頭不可推卻的責任—培育好我。在沒有風的海面上,隻有靠自己的雙槳劃行。此後母親一個人肩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承受着生活的風風雨雨,獨自咀嚼着來自現實的酸甜苦辣。以其為人之悟教誨着我。淳樸與善良,正直與剛貞的母親展現給我不怕艱苦,不畏避挫折、困苦甚至失敗,依然要有一種頑強承擔自己、不屈不撓、向上生長的力量。你賦予了我仁愛的胸懷高中畢業後,我考入了大學。也許是時來運轉、也許是機緣巧合、也許是陰差陽錯,在我回家過暑假的夏天,我抱着試試看的心态參加了當時全國作家大賽,結果我具然成為這次大賽的優勝者,并成為千分之一機率的簽約作家,這對當時酷愛文化事業的我來說是一次極大的鼓舞,同時也是一個證明發展自己良好的平台。開始,母親并不認同,她覺得讀書求學,精攻學業才是我真正要走的道路。對于文學的紛繁複雜外加内潛浮沉不定的因素較多,母親認為不妥。但見我執意而為又加上衆人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也就沒在說什麼。隻是再三叮囑本份做人踏實做事,無論幹什麼做人是第一要義。原以為我參加了工作,辛苦多年的母親可以松下一口氣,可母親并沒有感覺放下了肩頭擔子的想法。反而仿佛又有什麼新的責任需要她去承擔?!母親此時在經營着小生意,由于她人緣較好又講信譽,許多商家都樂意與母親做生意。随着生意的紅火,經濟上的收入也漸漸地寬裕起來。此刻母親競然擔起了許多留守在家無人照看的孩子上學之事。母親的行動讓我體會到我需傾盡心力,勞筋頓骨,努力奮鬥才是。人的一生,倘若能做一兩件功德的事情,即便是小事,隻要于民于社會有益,也就不枉此生啦!在母親的影響與感召下,我參與了社會許多公益的事件。“也許隻有哭過長夜的人,才配以言人生”母親這份仁愛的情懷深深地感染着我,喻示着我做人的要義……你教會了我要自強不息伴着歲月的更替,母親的年齡已漸漸添增.而她并沒有松懈自己對為人與善的追求。也許母親知道還有更多的孩子需要她的關注。天行健,當以自強不息。在母親的啟示下,經過再三的思索,我毅然作出了我人生的選擇。為了能夠在我從事的事業上有所突破,我放棄了江蘇,進入北京,進一步提升自己,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更何況北京也是我一直要界入的地方。讀書時我就對母親講了許多青年才俊、志士仁人故事。母親也大力支援我的舉措,在她的同意下,我終于如願以償地進入我為之準備數年的北京。 母親擔心我在北京人地生疏,難以靜心,又不想給哥姐加增麻煩。同時為了除我的後憂她說服了她身邊的許多同伴,進了當地政府的老人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面對母親,回憶她數年來走過的風風雨雨的曆程,心中總是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情感。每當走在靜阗無聲的路上、每當獨自醒來的清夜、或是面對殘陽如血的黃昏、亦或茶餘飯後的片刻深思,我在心底默默地對自己講“我将以怎樣的業績和功德來回報我的母親呢?!”為了追尋心中那份美好的理想和實作我為人的夙願,無論今後身在何方、人在何處,令我最想念的銘記的永遠是我的母親。母親象一支燃燒着的紅燭,照亮我前行之路、撫慰我清靜心靈、堅定我真誠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