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在李德、博古等人的錯誤決策下,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層層封鎖,中央紅軍被迫實施了戰略性轉移,開始了震驚中外的二萬五千裡長征。
在長征前期,紅軍為了突破國民黨的層層封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蔣介石為了滿足自己的政治野心,勢必要剿滅所有中共力量,不惜一切代價地對長征隊伍圍追堵截。

圖|蔣介石
湘江戰役中,中國工農紅軍遭受到了慘重的代價,兵力損失嚴重,犧牲了一大批優秀的将領與戰士,導緻了“十年不吃湘江魚”的局面!
直到遵義會議後,中共的局面才開始逐漸轉變,以毛澤東為中心的前委逐漸走上了曆史舞台。
此時的長征隊伍中出現了一個極其特别的人,他本是國民黨中将,在戰鬥中被俘虜後為賀龍所用,為長征事業出謀劃策,解決了許多的實際問題,大大推進了長征的總體程序。
長征隊伍勝利抵達陝北後,毛主席、周恩來親自接見了這名國民黨中将,将他再次送回了蔣介石的隊伍中。
圖|周恩來和毛主席
一、勞苦人民是一家
張振漢,1898年出生于江蘇省徐州府銅山縣柳新鎮,自幼家庭貧困,别說讀書認字了,就連溫飽都是問題。
張振漢3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年老體弱,靠着給街坊鄰居洗衣服、納鞋底養活張振漢,和許多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國民黨将領不同,張振漢是窮人家的孩子。
過年的時候,别家的小孩穿新衣戴新帽,三五成群地玩遊戲,張振漢穿着破衣爛衫,披散着頭發,餓着肚子。
後來族中的叔叔告訴張振漢,保定的陸軍軍官學校有書讀有飯吃,還不收學費。張振漢一聽這話,眼神中瞬間閃起了光芒。
自幼被欺負的張振漢一想到自己以後可以當上威風八面的大将軍,立馬就按捺不住了,不顧家中老母的阻攔,一心一意地參軍去了。
圖|張振漢簡介
張振漢的叔叔是北洋軍閥的一個小上司,在軍隊中混得還算可以,但是張振漢内心卻瞧不起這個叔叔,他不願做魚肉百姓、橫征暴斂的軍閥,他要做維持正義、殺伐果斷的戰士。
1908年,張振漢來到了保定軍校學習,1916年從保定軍校炮科畢業,1924年就當上了連長。北伐戰争爆發後,張振漢參加了北伐軍。
在接下來的征戰生涯中,張振漢指揮出色,表現英勇,1931年的時候就成為了鄂軍第41師師長,被授予了中将軍銜。
保定軍校遺址
1930年,紅軍湘鄂西蘇區被賀龍建設得風生水起。張振漢的頂頭上司徐源泉是蔣介石任命的鄂湘川“剿共司令”,主要就是負責剿滅湘鄂西邊區的紅色根據地的“共匪”。
張振漢帶領的41師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成為了國民黨第十軍的王牌軍隊,在後續的戰鬥中,取得了不少的勝利。但是毛主席說過:“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國民黨的裝備再好,也無法和正義的人民之師相抗衡。
1935年,賀龍和蕭克率部包圍了宣恩縣城,當時駐守宣恩的隻有48師的一個團和一個保安團。張振漢臨危受命,在徐源泉的指揮下直奔宣恩。
圖|張振漢
在收到徐源泉指令後,張振漢冷靜地分析了目前的局勢,做出了戰前部署,并将自己的作戰計劃以電報的形式發給了徐源泉。
沒想到這組密電被紅軍截獲了,賀龍當即派人破譯。在掌握了張振漢和徐源泉動态的情況下,賀龍、蕭克當機立斷,改變戰術,派遣主力部隊趁着夜色秘密出動,佯攻宣恩,設伏打援。
6月12日早晨,國民黨第41師派出兩個旅的兵力作為先頭部隊,直奔宣恩,張振漢親自率領師部和一個直屬旅緊随其後。
13日上午,41師的先頭部隊進入了紅軍的伏擊圈,戰鬥瞬間打響。緊急之下,張振漢率領主力大軍來到了忠堡附近,卻發現四周的高地都被紅軍占領了,敗勢已成。
圖|國民黨軍隊
紅二軍團緊追張振漢部,兩軍于忠堡遭遇,張振漢後衛部隊被消滅。在多線作戰下,張振漢的部隊被分割成三個部分,互相無法支援,也無法突擊,最終被逐個擊破。
張振漢擔心無法向上級交代,意欲自殺,幸好被他的參謀長攔下了。
戰鬥結束後,國民黨第十軍第41師師長張振漢被活捉。張振漢被抓住以後,在紅軍戰士中引起了不小的騷動。張振漢在此地作戰多年,41師裝備精良,殺了不少紅軍戰士,張振漢被抓過來的時候,戰士們氣不打一處來,都想直接結果了他。
圖|賀龍與張振漢
張振漢被直接逮到了賀龍面前,賀龍上下打量着張振漢,說道:“張将軍,我就是你說的‘賀匪’,你不是要活捉我嗎?”
張振漢聽完這話也不吭聲,隻是憤憤地瞪着賀龍,賀龍大手一揮,讓人把張振漢帶下去了,說道:“此人不殺,先給他治療吧!”
要是遵義會議之前的前委,早就把張振漢殺了。但是此時的紅軍前委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賀龍、蕭克召開了緊急會議,讨論如何處理張振漢。
圖|蕭克
最終在賀龍、任弼時和蕭克三人的一緻決定下,不殺張振漢,還要給張振漢療傷。
在此前的戰鬥中,張振漢頭部負傷,賀龍派人為他療傷,紅軍戰士們吃的都是粗糧鹹菜,卻給張振漢開了小竈吃細糧。在紅軍的精心照顧下,不到一周的時間,張振漢的傷勢就好轉了許多。在此期間,賀龍多次看望張振漢,和張振漢進行了談話。
都說“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但是賀龍等人見到張振漢的時候卻沒有這個感覺,中共針對的永遠是一個階級,而不是某個人。
賀龍在談話中對張振漢說道:“張将軍,我們是老對手,老朋友了。打了這麼多年,想不到現在能夠碰到一起,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了。”
張振漢聽完一臉狐疑地看着賀龍,早在之前被紅軍抓獲的時候,張振漢就已經做好了被處死的準備了。沒想到這批紅軍不僅沒有傷害自己,還給自己療傷,張振漢有些摸不清這批紅軍的意圖了。
“我、徐向前、朱德、葉劍英,我們都在舊部隊幹過,我知道國民黨軍隊中也不乏正派軍人,隻不過走的路不一樣罷了。”賀龍又接着說道。
張振漢聽完後鼓起勇氣保證自己回去與家人團聚後,永遠不在軍隊任職,賀龍聽完卻笑着搖了搖頭。
“我們可以放你回去,但是你損兵折将的,蔣中正會放過你嗎?”張振漢聽完賀龍的話也陷入了沉思。
賀龍說得沒錯,蔣中正素來倚重嫡系,自己本就不是他的嫡系,這一次還吃了這麼大的敗仗,就算回去了也沒自己的好果子吃。
随後賀龍勸說張振漢,希望張振漢可以留在紅軍隊伍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張振漢權衡再三,同意了賀龍的勸說。
圖|長征隊伍
二、紅軍戰士搭成人梯,以命相搏
張振漢勞苦大衆出身,其本質上和紅軍隊伍中的其他人并無差別,也正是因為張振漢的出身,是以他能夠成功地融入紅軍的隊伍。
張振漢作為保定軍校畢業的軍官,軍事知識和指揮技術還是相當不錯的,賀龍交給張振漢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張振漢給紅軍戰士們上課。
賀龍、任弼時、蕭克等人輪番對張振漢展開了思想教育,希望可以從本質上改變張振漢,對張振漢進行了耐心的教育。
圖|任弼時
另一方面,張振漢也貢獻出了自己掌握的軍事知識。紅二、六軍團合辦了一所紅軍學校,即使在長征路上也要緊抓戰士的教育和教育訓練。
賀龍安排張振漢去紅軍學校擔任進階班的戰術教官。第一天上課的時候,張振漢獨身一人走進了教室,站在了講台上。
底下坐着的紅軍學員一看居然是讓這個“俘虜”給自己上課,瞬間就炸開了鍋,不少脾氣火爆的學員,扭頭就出了教室要找蕭克理論。
蕭克聽完衆人的抱怨後,将學員派回了教室,然後親自來到了紅軍學校。
圖|蕭克和戰友們合影
蕭克一到學校,就将所有的學員都集合起來,然後把剛剛“告狀”的幾名學員叫出了人群。
蕭克大聲問道:“我問你們,迫擊炮要怎樣射擊才能擊中目标?”
被叫出來的這幾名學員面面相觑,啞口無言。
蕭克又問道:“什麼叫射程?”
結果學員們還是啞口無言,無人應答。
蕭克用淩厲的目光掃過衆人,轉身客氣地請張振漢回答,張振漢中氣十足地回答了蕭克的問題。
那些本來不服氣張振漢的學員們此時也不出聲了,在紅軍隊伍中,不看出身不看長相,誰有本事誰說話!
圖|紅軍戰士們
蕭克此舉過後,再也沒有學員在張振漢的課堂上搗亂了。為了給張振漢捧場,蕭克、王震等進階将領也親自去聽張振漢講課。
張振漢在課堂上看到紅軍進階将領也來聽自己的課,頓時深受感動,這種情況在國軍中是萬萬不可能發生的。
想起自己以前對紅軍的所作所為,張振漢感到羞愧不已,心裡想着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為紅軍做貢獻,還将自己學到的軍事知識和作戰經驗全部在課堂上和大家分享了出來。
張振漢講課客觀公正,還拿國共兩軍作戰的實際例子給大家做比喻,讓學員們能夠在實際作戰中融會貫通,久而久之,張振漢成為了紅軍學校中高水準教員之一。
圖|炮兵部隊
紅軍進攻龍山縣的時候,國民黨在隘口處設下了兩座碉堡,這兩座碉堡火力極其猛烈,紅軍隊伍久久無法上前。
賀龍當即叫來了張振漢,問張振漢能不能把這兩個碉堡打掉。
張振漢聽完就俯下身子豎起拇指測量距離、角度,在調整好炮位後,兩發炮彈同時發射。兩聲巨響過後,兩座碉堡被被炸得稀巴爛,密集的機槍聲戛然而止,賀龍高興地對張振漢豎起了大拇指。
圖|紅軍時期的賀龍
張振漢不僅積極教導學員,還将自己知道的國民黨北方兵力部署情況告訴了賀龍。在拿到了張振漢的一手情報後,紅軍指揮部做出了南下湘中的決策,為紅軍長征的勝利做出了正确決策。
1936年,紅軍隊伍抵達金沙江畔,國民黨早已把江邊的船隻拿走了,江面上水流湍急,江面下暗流湧動,不斷咆哮的江水宛如下山猛虎一般攔住了紅軍前進的步伐。
圖|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油畫
賀龍再一次叫來了張振漢,詢問張振漢有何良策?張振漢四處張望,發現了山上茂密的竹林,提出了“竹排渡江”的建議。
賀龍采納了張振漢的建議,将部隊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砍竹子紮竹排,一部分則沿着河流尋找船隻,最終紅軍隊伍成功渡過了金沙江。
圖|巧渡金沙江
張振漢兩次立功,組織上給了他軍團級幹部的待遇,還給張振漢配備了衛兵,給他一頭騾子當坐騎。就這樣,張振漢高高興興地騎上了騾子,沒想到過雪山的時候騾子一個腳滑,張振漢被甩到了谷底。
紅軍戰士們二話不說,搭成人梯,一個接着一個,将張振漢硬生生地拉了上來。上來後,張振漢腿部骨折,鮮血直流,根本無法行走,戰士們就用擔架擡着張振漢,生生将張振漢擡出了雪山。
圖|紅軍過雪山
為了将張振漢擡出雪山,好幾名紅軍戰士倒在了雪山上,再也沒有起來。
晚年的張振漢回憶起這段經曆,老淚縱橫地說道:“過雪山時好幾個戰士為了擡我都犧牲了。我曾經是他們的敵人,殺了他們的兄弟,他們卻拿命救我,這份恩情永生難忘!”
過草地的時候,糧食比金子都珍貴,和張振漢在一起的紅軍戰士甯願自己挨餓,都要把剩下的一點幹糧或者野草給張振漢吃,張振漢深受感動,決定要為紅軍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圖|紅軍過草地
紅軍上司将張振漢在紅軍隊伍中的消息傳給了張振漢的結發妻子鄧覺先。鄧覺先是正宗的長沙妹子,出身書香門第,與張振漢伉俪(kàng lì)情深。當初張振漢生死未蔔的時候,國民黨内不少軍官找到了鄧覺先,希望鄧覺先改嫁。
鄧覺先的樣貌氣質足以震驚整個上海灘,氣質溫婉隽麗,身材窈窕婀娜,年輕又漂亮。國民黨有不少軍官都傾心于鄧覺先,鄧覺先卻偏偏看上了張振漢這個“窮小子”。
圖|鄧覺先、張振漢夫妻
湘女多情,張振漢下落不明後,鄧覺先日夜惦念,在得到張振漢的消息後欣喜若狂。張振漢為了讓妻子放心,又寫下了報平安信寄了回去,在信中,張振漢提到了自己在紅軍隊伍中的感人經曆,紅軍缺乏物資糧食的情況也一一告訴了鄧覺先。
鄧覺先看完信後,當機立斷變賣了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靠着自己的人脈網,請國民黨各界政要幫忙買了藥物、望遠鏡、指南針等軍需物資。
物資籌集好了,怎麼把這些東西運送給紅軍成了大難題。鄧覺先思索再三,想到了湖南軍閥何鍵(jiàn),蔣介石派遣何鍵圍剿紅軍根據地,那麼何鍵一定知道賀龍等人的行蹤。
圖|何鍵
說幹就幹,鄧覺先托關系,從何鍵手下那裡擷取了情報,掌握了紅軍的動态,又高價雇請了一批“死士”,将物資分批運送到了紅軍手中。
跟随紅軍長征的英國傳教士薄複禮曾經被紅軍扣留,薄複禮寫信要求教會的人送來物資将自己贖回去。在看到這麼多物資的時候,薄複禮還以為是教會送來的,紅六軍團保衛局局長吳德峰對他說道:“這些東西是張振漢家屬送來的,她還準備送更多的東西!”
薄複禮的這段記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記載鄧覺先、張振漢夫妻的義舉,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鄧覺先變賣家産為紅軍籌措的物資确實送到了紅軍手上。
圖|薄複禮
在長征途中,薄複禮和張振漢還有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薄複禮和張振漢讨論過信仰自由的問題,張振漢明确地表示自己是一個無神論者,隻信仰真理。
毛主席和周總理,也都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
圖|周總理
紅軍戰士們對張振漢盡釋前嫌,拿他當兄弟一般對待,張振漢内心深受震撼。長征途中,張振漢和戰士們并肩作戰,共克難關,早已成為了生死與共的好兄弟。
大概張振漢自己也沒有發現,潛移默化中,張振漢的心已經和中共緊緊地貼在一起了。
蕭克後來對張振漢的兒子張天佑說道:
“他(張振漢)的世界觀的改造是在長征的血與火的鬥争中完成的。”
張振漢在長征隊伍中成了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身為俘虜,卻享受着長官的待遇,說是紅軍,其實也不是紅軍。但是張振漢心中知道,自己的心朝着哪個方向。
圖|唯一走完長征全程的國民黨将領張振漢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張振漢和紅軍戰士們一起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喜悅,他也成為了長征中唯一跟随紅軍走完全程的國民黨進階将領。
來到延安後,毛澤東和周恩來親自接見了張振漢,這讓張振漢受寵若驚,沒想到自己作為國民黨軍官能夠受到中共上司的親自接見,這份信任,自己絕對不能辜負!
圖|毛澤東在延安
三、再次打入蔣軍内部
長征勝利後,張振漢留在了延安,周恩來還特意對張振漢說,有可能的話,将自己的妻子接過來,張振漢表達了自己滿滿的謝意。
在延安的這段日子裡,張振漢和吳德峰、王維舟、李六如、賀龍等中共進階幹部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一邊調養身體,一邊留在紅軍大學繼續當老師。
圖|中國抗日軍政大學
張振漢當時在紅軍隊伍裡受到特殊對待,每個月還有銀元拿,拿到錢以後,張振漢也不自己留着,叫上自己在紅軍中的好朋友,幾個人一起出去吃頓好的。
鄧覺先思夫心切,在得知張振漢身處延安的消息後,打扮成農家婦女的模樣,從漢口直奔西安,花錢托關系疏通了西北軍官,順利來到了西北軍防區,和張振漢成功團聚。
夫妻二人就在延安住了下來,成為了延安一對特殊的存在。
圖|張振漢一家人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同意了國共兩黨合作,一緻對外,中共的形勢明朗了許多。毛主席找到了張振漢,希望張振漢可以再次傳回國統區,打入蔣軍内部,從事抗日救援的一線工作。
張振漢欣然答應了下來,途經西安傳回了漢口。蔣介石下令,張振漢一出現就把他抓起來。
徐源泉抓住了張振漢以後,何成浚(jùn)将張振漢軟禁了起來。這個何成浚和張振漢私交很好,将張振漢被抓獲的消息告訴了鄧覺先,鄧覺先當即利用自己的人脈,取得了國民黨軍政要員20餘人的保書。
圖|何成浚
何成浚向蔣介石傳話,張振漢希望領兵抗日贖罪。蔣介石在看完保書後,免除了張振漢的死罪,但是不許他擔任國民黨軍政要務。
圖|偉大領袖毛主席
張振漢出來後決定經商,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完成毛主席布置的任務。有志者事竟成,張振漢再次以商人的身份進入了國民黨軍政要員的圈子。經商賺的錢悉數資助了延安,為延安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為了更好地展開抗日工作,張振漢領了一個中将高參的名頭,利用這個名頭,張振漢在國統區等地從事抗日工作,為營救抗日志士以及抗日後援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圖|日本投降油畫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張振漢帶着妻兒老小在上海法租界租了一棟小樓,一邊經商一邊緻力于反蔣策反工作,在後續的解放戰争中,也力所能及地做出了貢獻。
1949年,張振漢加入了民革,參加了湖南起義,長沙解放後張振漢擔任長沙市副市長,緻力于戰後長沙的重建工作,為建設新中國再一次奉獻自我。
1967年5月26日,張振漢逝世,終年69歲。
謹以此文獻給張振漢将軍,這盛世,如您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