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他是金庸大師筆下慕容複的祖先,但卻是一位铮铮俠骨堪比蕭峰,武功蓋世心系家國的大好男兒,隻是從來少有人知。</h1>

公元369年,以“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一語自诩的東晉大司馬桓溫,第三次興兵北伐,燕國連戰失利,大将被擒,舉國上下一片恐慌,皇帝吓到差點棄國都邺城而逃。
這時,屢遭排擠的慕容氏大将慕容垂站了出來說:“城中尚有兵馬,請準我與桓溫一戰,輸了再跑不遲。”結果枋頭之戰,慕容垂竟以兩萬燕軍,大敗桓溫五萬百戰雄師,震驚天下!
燕國得救了,可燕國太傅慕容垂的小叔慕容評,卻勾結皇太後可谷渾氏,一心想置這位大功臣于死地!
其實對慕容垂來說,這種委屈他早已經受多年了。
目光移回到32年前,那時是公元337年,鮮卑族首領慕容皝脫離東晉統治,自稱燕王,建立了燕國。
稱帝十一年後,52歲的慕容皝死了。他平生共有19個兒子,除長子和16子夭折外,長大成人的有17個。這些兒子繼承慕容家傳統,出了不少了不起的人物。
慕容皝臨死前,對他的二兒子,世子慕容儁說:“你弟弟慕容恪可以做你的好幫手。”這慕容恪是慕容皝的第四子,智勇雙全。慕容儁點頭答應,但他内心想的卻不是慕容恪,而是他始終最害怕、最擔心的的五弟慕容霸。
這慕容霸凜凜一表,堂堂一軀,長得身材高大、形象勇武,非常能打仗,年僅十三歲就已經勇冠三軍,人又夠威信,秉忠直,講義氣,一直是慕容皝最喜歡的兒子,甚至一度想跳過老二慕容儁立慕容霸為世子。慕容儁又怎能看他順眼,對他不百般提防?
是以登基之後,慕容儁先做了一件事,就是逼慕容霸把名字改了,不準你再霸了,改成垂,(為啥叫垂呢?慕容霸小時候練習馬術,摔掉了幾顆牙。慕容儁這是拿他的面目缺憾,惡意嘲諷。)
可慕容霸這人,對外戰争中那是雄霸四方,所向無敵,對自己人卻無絲毫霸蠻之氣可言,叫改就改,從此變成了慕容垂,一點反叛意向都沒有。
這還沒完,慕容霸出征在外打仗,慕容儁的皇後可谷渾氏卻以巫蠱為理由,把慕容霸的妻子段氏關進大牢,逼她招認圖謀不軌,出身高貴的段氏甯死不屈,竟被活活折磨至死。後來慕容霸出鎮遼東,又娶了段氏的妹妹,可谷渾氏又出來興風作浪,強行逼他休掉新妻,更迫他娶了自己的妹妹。
慕容霸内心痛苦不已,但仍舊忍耐下來,安分守己,逆來順受。皇帝二哥慕容儁叫幹啥幹啥,軍事上攻無不克,執政時政無不暢,竟然讓慕容儁挑不出半點毛病來。就這樣硬生生捱過了十二年。
360年,42歲的慕容儁死了,輪到世子慕容暐即位,年方11歲。慕容霸苦盡甘來。
慕容儁臨死前,将幼子托付給慕容恪。慕容恪有了充足的話事權,有機會重用他能力非凡的弟弟慕容霸。
之後的七年,也成為了前燕曆史上的黃金時刻。慕容恪為太宰,慕容霸為河南大都督,荊州刺史,最多時管理十州軍事,這哥兒倆兄弟同心,龍兄虎弟,通力合作,燕國也越來越強,
364年,兩人率燕軍南下,攻占洛陽。燕國一躍成為了北方最大的勢力政權,慕容霸被封為吳王。
367年,慕容恪死,臨死前他對18歲的少主慕容暐說:“吳王(慕容垂)才能勝我十倍,我舉他做大司馬,号令全國軍隊,我國必能統一天下。”
但慕容恪一死,小皇帝的叔公,慕容皝最小的弟弟也是慕容霸的小叔太傅慕容評卻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想方設法,安排小皇帝的弟弟,才十來歲的白袍小将慕容沖做了大司馬。這是非常荒謬的一件事,其主要原因,無非因為慕容評和太後可谷渾是一夥的,都非常忌憚慕容霸。以私而廢公!
但慕容霸還是不吭聲,不埋怨,叫幹嘛幹嘛。兩年後的369年,桓溫率五萬晉軍北伐,燕國危急萬分,慕容霸臨危受命,他先讓足智多謀的十五弟慕容德暗斷晉軍糧道,迫使桓溫退卻。
慕容霸率主力,以經典的緩追不舍戰術,率軍一路迫襲,大破晉軍,殲敵三萬,功蓋舉國,但這樣一來,朝堂深處一幫老家夥為了自己的利益,反倒更是一門心思地要害慕容霸。
已故慕容恪的兒子慕容楷,暗中把這事告訴了慕容霸,建議趁軍心民心都在他這一邊,倒不如索性反了!
若慕容霸想掃平這些小醜,當然不在話下,但他搖頭不肯,說:“骨肉相殘釀亂于國,吾有死而已,不忍為也”。
結果,他既不願對自己人動手,也不願意就這樣屈死,所謂“人不狠站不穩”,立腳不住的他,隻好帶着兒子慕容保、慕容令等跑路,他本先想回慕容氏老家遼東草原,但燕軍追兵從後趕來,不得不輾轉投奔了前秦。
就在前燕自毀長城之時,前秦卻迎來自己的黃金發展良機,一代雄主苻堅大帝上台,迎來兩大奧援,一是高人王猛的相助,令前秦國勢蒸蒸日上。二就是慕容霸來投。
不過兩虎不容,慕容霸剛剛來到前秦,王猛就對他非常忌憚,建議苻堅立刻殺了他。苻堅不肯,封慕容霸為冠軍将軍。王猛暗使套路,用金刀計坑死了慕容霸的世子,也導緻慕容霸出戰失利。
但苻堅為人寬宏大度,不但沒有殺慕容霸,反而繼續信任他。慕容霸暗自感激。
驅逐慕容霸僅僅一年後,燕國的報應就到了,370年,苻堅派王猛為帥,率大兵伐燕,燕軍以舉國三十萬之兵迎敵。
但沒了慕容霸,燕軍怎是王猛的對手,潞川之戰,王猛率秦軍殺燕軍五萬,俘十餘萬。圍燕都邺城,城破,慕容暐遭擒,前燕卻就此滅亡。之後雄才大略苻堅又再攻滅前涼,基本一統了北中國。
秦滅燕後,慕容霸随苻堅一起進邺城,見到了以前一心坑害他的那些王公大臣們,心裡不禁有些怒氣。
但曾經幫助過他的高弼說:“大王難道不想恢複先帝的燕國了嗎?如果想,那這些燕國舊臣,以後大王用得着啊。”慕容垂深以為然,采納高弼的意見,放棄了報複之念,還為慕容氏除慕容評之外所有人向苻堅求情。
苻堅為人度量非常大,同時也是給慕容霸面子,慕容家族雖全部落在他手中,但一個人也沒殺,包括連慕容暐也沒事。
當然,苻堅還是納慕容暐貌美如花的妹妹清河公主為妃子。而前燕大司馬,白袍小将慕容沖,因為長相俊美也被符堅弄到宮裡。長安兒歌裡唱道:“一雌複一雄,雙飛入紫宮。”
後來在王猛極力勸說下,苻堅也将慕容沖放出宮做山西平陽太守。是以,對慕容氏基本上算得上是全體優待了。
不過,這些人王猛都力薦苻堅寬厚以待,唯獨慕容霸例外,大概他的能力太過突出,王猛一直沒斷過要對付他的心思。
373年,天際有彗星出現,太史令張孟認為不詳,對苻堅說:彗起尾箕而掃東井,此燕滅秦之象。勸苻堅一體誅殺慕容氏,苻堅不聽。
374年,謠言又起,說鮮卑人圖謀複國。秘書監朱肜、秘書侍郎略陽趙整等人一起奏請苻堅誅殺包括慕容垂在内鮮卑人,但苻堅還是未聽。
終于直到375年,王猛死了。慕容霸總算是安全了許多。可見到王猛一死,慕容氏就不斷有人來勸慕容霸,是時候叛出前秦,該行動了,但慕容霸搖頭不肯。問得急了,慕容霸反而笑着說:“天下大事有它的道理,需要順應天意人心,不是你們想怎樣就怎樣的。”
苻堅如此厚待慕容氏, 慕容霸也投桃報李,為苻堅統兵與東晉作戰,378年,擊破南北要地要地南陽,打開南下大門,
北方一統,南下之門也已打開,随後前秦又攻陷了重鎮襄陽。公元382年末,雄心勃勃的苻堅就想統一整個版圖,打算以97萬大軍南下。
這時朝廷大多都持反對意見,唯有慕容霸堅決站在苻堅一面,力挺南征。很難說慕容霸就出于光複父祖燕國的私心,預見到前秦一定會失利,大概他也是想借此事衡量苻堅的氣運吧。就像他所說的:“天下大事有它的道理,需要順應天意人心”
苻堅聞後大悅,說:“與吾共定天下者,獨卿而已。”就此定下南下大計。
公元383年,發生了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結果朋友們當然知道,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主力。苻堅慘敗,前秦軍被殲和逃散的有70多萬人。
此時唯有慕容霸部的3萬人馬守衛在鄖城,毫無損傷。被殺得草木皆兵的苻堅慌忙跑到慕容霸這裡,慕容氏衆人聽聞前線大敗,都是又驚又喜,力勸慕容霸趁機起事,殺了苻堅。
慕容霸沒有這樣做,他不但沒有殺苻堅,還把自己的完完整整的三萬大軍交到苻堅手上。幫他收攏殘兵,穩定局勢。足可見慕容霸複國的雄心雖然熾熱,但決不是一個落井下石、恩将仇報的陰險小人。正相反,他記着苻堅給他的那份情。在苻堅最落魄的時候,把這份人情還給了他。應該說慕容霸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但随着淝水之戰,天下大勢已經完全改變,慕容霸對寬仁的苻堅盡到了下屬本分,也還了那份情義,但他同樣也認準了這是燕國重建的最佳機會。于是一個月後,借口拜祭祖先,離開苻堅前往邺城。
383年12月,回到故地的慕容霸再次舉起燕國大旗,次年正月慕容霸自稱燕王,堂堂正正開始重建燕國(史稱後燕),就此拉開了燕國複國之路。
結果如同慕容霸所料,前秦分崩離析,385年,苻堅被後秦之主姚苌缢死于新平寺,而燕國這面呢,經過慕容霸的不懈奮戰,在前燕滅亡13年後,慕容氏第一名将力挽狂瀾,重建了他父親創立的燕國(史稱後燕),并且恢複了前燕的全部版圖。
慕容霸天生骁勇,可他傳奇般的一生,從始至終一個坑連着一個坑,多有磨難異常坎坷,既有屢遭同族謀害迫不得已依附強敵的無奈,又有從家國大義出發起兵叛恩主求複國的大逆之舉,他是做不到嶽飛嶽武穆那樣精忠報國至死不渝,但他的所作所為,但一樣是個很有道義的人。以慕容氏大局為重,從生到死,以光明坦蕩的方式走完每一步,直到走完一生,從未為個人權位和利益而放棄堅守的原則,丢掉他的人生規矩,雖然是鮮卑人,但他的身上一樣散發出人性的閃亮光芒。
<h1 class="pgc-h-arrow-right">40年前,那個二哥登基侮辱五弟,強逼慕容霸改名慕容垂,40年後,弟弟給出曆史上最帥氣回應:隻有他,才配得上慕容霸這個名字,他才是慕容氏所有好男兒中最強的那個霸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