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 記者 沈雁容
杭州網訊六十年的砥砺時光,蘊藏着杭州圖書館人“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樸素情懷和 “書香緻遠,墨卷至恒”的遠大理想!在這座被譽為“最溫暖圖書館”的地方,你曾有過怎樣難忘的回憶?一起乘坐時光機,去看一看過去的杭州圖書館。

70年代杭州圖書館外景(杭州圖書館供圖)
1958年7月1日,杭州圖書館在市新華書店二樓的會議室建立起來。随着不斷增加的讀者量,原本十分狹小的空間再也無法承受擁擠,是以不久後便搬遷至見仁裡6号。杭州圖書館這艘小舟,就這樣開始揚帆起航,駛向社會公共服務的浩瀚大海。
1983年報刊閱覽室(杭州圖書館供圖)
1986年5月,杭州圖書館從見仁裡的深巷小樓遷入了位于浣紗路254号的新館,面積5500平方米,是一座基本功能齊全的專業建築。
浣紗館全景(杭州圖書館供圖)
2008年10月,在錢塘江邊市民中心,建設了一座總面積為43860平方米的現代化圖書館。
60年來,杭州圖書館從最初借用新華書店二樓約80平方米的會議室為館舍,到今天擁有市民中心主館總面積達43860平方米,館藏文獻438萬冊(件),并被文化部評定為“國家一級圖書館”,承擔起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利的重任。這其中凝聚着一代又一代默默奉獻的“杭圖人”的心血。
市民中心主館開館十年來,杭州圖書館通過創新的服務,逐漸實作從傳統圖書館向文化綜合體、從單體圖書館向叢集圖書館、從實體圖書館向虛實并舉圖書館、從一般閱讀向大閱讀的一系列轉變,使其成為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深受社會各界和公衆喜愛的“市民大書房”。
從1958到2018,杭州人最喜愛的“市民大書房”已經60歲了。
一座圖書館 溫暖一座城
“市民大書房”60歲了
12月17日下午,一場為杭圖建館60周年特别準備的“砥砺時光 書香緻遠”杭州圖書館建館60周年(1958-2018)紀念活動暨大型音詩畫朗誦會在杭州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全館上下以音詩畫朗誦會的形式來慶祝自己的60歲生日。
1986年5月,杭州圖書館還經曆了當時轟動一時的“1986風暴”,渴望得到借書證的幾萬群衆徹夜排隊,因領不到借書證憤怒的人們将圖書館圍得個水洩不通。這是一場文明旋風,也是當時老百姓對知識的極度渴求。
杭州市文廣新局局長孫雍容為大家介紹她當年的借書證押金收據
在“砥砺時光 書香緻遠”杭州圖書館建館60周年紀念活動上,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情景劇《書香滿城》拉開了二十幾年前的回憶。一位十七八歲的高中生因為拿不到借書證來求助當時在杭州圖書館擔任外借部主任的沈小英,“當年得到一張借書證是很不容易的,她排不上到隊就找到我。一開始我用自己的證給她借書,感受到她求知的願望,舉手之勞便幫助了她。時隔多年,今天在這樣的情景下再見到她,很感動。”在節目結束後,我們才意外得知,這位十七八歲的女高中生正是杭州市文廣新局局長孫雍容。
平等免費無障礙
60年服務好讀者的初心不變
杭州圖書館文獻服務與出版部主任吳一舟
在杭圖已經工作10年之久的杭州圖書館文獻服務與出版部主任吳一舟告訴記者,“我09年年初過來這邊工作,杭圖60年變化跟現在差距是很大的,特别是最近這10年,08年新館建設開始一直到現在,除了面積的擴大,更多的是從服務創新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是全方位的一個突破和進步。我們的服務理念一直沒有變,不管是新館員還是老館員,我們都是隻想着怎麼服務好讀者。”
60年來,杭州圖書館在服務形式跟服務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原來的觀念圖書館就是圖書的借閱,但是現在随着不斷突破,觀念已經改變了一些,圖書館的定位已經上升到了全方位的公共文化空間。在這裡,有表演、書畫、合唱、展覽等等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而且都是免費的。隻要是老百姓需求的都可以納入圖書館。
浙江音樂學院圖書館館員劉瑩
浙江音樂學院圖書館館員劉瑩與杭圖的緣分始于2009年,剛來杭州工作的她因為工作地點與杭圖中心館交通便利,便常常來這裡閱讀學習,“這個地方讓我改變了對傳統圖書館的印象,印象中的傳統圖書館都是擺放着一排排書架的書香之地,而杭州圖書館書籍分類非常多功能化,很多理念設計都很新穎。這裡不僅僅是書的海洋,這裡已經成為知識傳播的區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