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晚霞輝映的群山裡看見了你,就再也沒有忘記你清秀的容顔;為了讓你永遠留在夢裡邊,甯願翻山越嶺來到你身前。這就是魅力無窮的保合寨,王肇基、王肇揚和其王氏幾代人打造的基業——三角池大學堂的山證。
賈平凹評論三角池大學堂說:“他像一個遠古的神話,訴說着一方山水、一個家族的生命力量,它寄托着一群信仰,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尤其是王開泰,他是一直站在桂花樹旁的王先生,他一襲素袍,踩着腳下的鄉土,供奉着祠堂裡袅袅香火,用生命的長度把教育壘成了高峰。”這些文字足以說明:三角池大學堂是地方教育史上的一座豐碑。

王肇基和王肇揚是親兄弟,王開泰是王肇揚之子,是王肇基的侄子。《商南縣志》《三角池大學堂》記載他們王氏家人的事迹較為籠統,這裡分頭簡述。
王肇基,字錫之,嘉慶十九年(1814年)生于商南三角池,昌宇公次子,前清進士,曾任乾州知府,因為他看不慣腐敗官場,辭官後回住商南三角池,與甪山隐者相伯仲有深交,成為三角池私塾學堂第二代主持、掌門人。王肇基是地方詩人,他在《三角古池》中雲:“芳塘半畝插斜分,指點參差一沼芹。清可濯纓歌孺子,香堪洗硯屬斯文。千年水碧光涵月,萬裡天青影倒雲。山海有經曾志怪,此中靈蓄未前聞。”人們從中可以看到他的才藝情懷。後來,王肇基為保學堂和三角池一帶人的生命安全,躲避土匪殺戮,帶頭出資修建保和寨,在周邊三省影響巨大,後被縣令聘為修建青山書院負責人。臨終時享年八十歲。
王肇揚是昌宇公四子,王肇基之弟。他學崇笃實,習戒浮華,前清進士,曾任靈州知府,因性格耿直,剛正不阿,敢于谏言,受到腐敗官員排斥,辭官後回住三角池,協助兄長辦學,出資修建保和寨,後為三角池私塾學堂主持,晚歲愛看菩書,推行善事,逢人勸善。在八十一歲臨終前,手拿善書對諸子說:“書即是我,我即是書,能遵行此書,即是敬我重我。”
三角池位于商南縣城南邊(今高速口處),東有龍窩之秀,南有甘露之水,西有青龍崗之美,北有沐河(縣河)之麗。原來的沐河水河床是沿着三角池東部山根部位向南部各山腳灣向青龍崗山頭前方,由于南部山嶺将青龍崗山壁包抄着,在三角池老祠堂東側形成一個面積大約300餘畝的天然水池,人們從北部就看不到池水的出口。人立在青山獅子峰頂向北眺望,縣河與豹子河的交彙點有九條山的山頭分别從不同方向伸向大池潭,如同九條長龍拱衛着聖地,有“九龍朝聖”之譽,王氏族人就在這個風水寶地青龍崗前修建了王氏祠堂,堂号為“三槐堂”。也由于這裡是三條河交彙地,常年水流旋涮成三角形水池,水深莫測;池邊有棵巨大紅柳,枝分三叉,斜罩半個池面;山風起時,柳樹發出刺耳的呼嘯聲,令人毛骨悚然。傳說這個池水裡有隻碾盤大的三足蟾蜍,經常出沒,傷害生靈,吞噬了不少過往行人,後被名叫魚龍的獵人持火槍擊斃,為民除了此害。這個傳說故事記載在《山海經》裡,前邊王肇基的詩中末尾兩句“山海有經曾志怪,此中靈蓄未前聞。”就是說的這個典故。
山下的土匪在三角池大學堂附近胡作非為,見門就砸,見物就搶。土匪頭子自言自語說:“真奇怪,這麼大的村子怎麼一個人毛也沒見?是誰提前走漏了風聲吧?”這群土匪在三角池鬧騰了一夜,把搶來的雞鴨豬羊等就地宰殺掉,把搶來的洋芋、蕃薯、玉米等雜物全部打包,準備天明時帶走。天亮後,土匪們将青龍崗山上山下又搜查了一遍,把學生用的課本扔的到處都是,當他們看到祠堂裡擺放着許多牌位時,以為是神位,都趕忙磕頭跪拜,然後才匆匆離去。
藏在保合寨裡的人都十分關注山下情況,由于心裡懼怕,在土匪走後次日中午人們才慢慢下山。人們各自回到家園後,發現家裡都被土匪搞得一片狼藉,門窗被破,水缸被砸,鍋台上的鐵鍋不見了,馬車、箱子和一些衣物也被搶走了。有個人快速跑到王肇基面前說:“王老師,土匪把三霄廟那個銅香爐搶走了。”王肇基說:“土匪無德,見什麼搶什麼,隻要我們老少無傷害,就是萬幸了。三霄廟的銅香爐雖然被他們搶走了,但是他們會遭 報應的。”
一個月後,三角池大學堂和村民們的生活秩序都恢複了正常,人們在驚吓之餘都非常欽佩王肇基的智慧措施。一天中午,村裡的人高聲嚷道,“抓住搶銅香爐的人了。”村民們把一個土匪五花大綁的押到王肇基師生面前,請王肇基處置。“哎呀王大人,求您饒我一命吧?”土匪跪在地上說,“我們拿走這個銅香爐作馬槽用,沒想到馬驢牛羊吃了這銅香爐裡的飼料後都死了,有七個兄弟也病死了。我想着是得罪了這裡的三霄娘娘,于是就把這個銅香爐送還回來。求王大人饒我一命吧?”“那好。”王肇基說,“可以放了你。我給你們的頭寫封信,你給帶回去,你們也是窮苦出身,以後不要再禍害好人家,否則災難更慘!”這個土匪把王肇基寫的書信帶回去後,這股土匪再也沒有來三角池做壞事了。這便是民間流傳王肇基“回文撫賊”的神功奇事。
不久日,王肇基被縣令聘請去經營管理青山書院工作,王肇揚主持三角池大學堂工作,王肇揚死後,王開泰接任主管三角池大學堂工作,使該學堂達到最繁榮的時期。後來,關中黨拐子帶領一群土匪縱火焚毀三角池大學堂,攻打保和寨,使山寨炮聲震天,打得這股土匪魂飛喪膽,聞風而逃。再後來,三角池大學堂的屋基被洪水沖掉,保合寨在清末時被其他土匪毀掉,大部分圍牆石頭被人偷着推下山去下了屋基,但是那些屹立在山峰上的殘餘石頭圍牆,毅然是三角池大學堂的山證,這裡的人和古老的故事都期盼着複興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