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齊魯承風 正大氣象——張坤山書法展将在山東省文化館舉辦

主辦機關:中國書法家協會藝術委員會、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山東省文化館

承辦機關:中傳藝術品

策展人:劉紹海

支援機關:山東金鳳凰生态農業、山東界群開發建設集團、山東奔喜富投資控股、山東大衛國際建築設計

展覽地點:山東省文化館(山東省濟南市經十一路14号)

齊魯承風 正大氣象——張坤山書法展将在山東省文化館舉辦

張坤山近照

張坤山,1952年生于山東淄博,國家一級美術師。連任中國書協第三、四、五、六、七屆理事30年至今。他是當代碑學創作和草書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書家之一,是碑帖結合、以碑入草的積極探索者和實踐者。

張坤山為人低調謙和,書法創作始終遵循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開拓進取、守正創新,長期保持着旺盛的創作力。他現在還擔任中國書協書法行業建設委員會副主任,海軍美術書法院副院長,北京國都墨韻書畫院院長,榮寶齋書法院研究員,是中央文史館“書法大家班”成員,文旅部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貢獻津貼專家。

齊魯承風 正大氣象——張坤山書法展将在山東省文化館舉辦

後赤壁賦 180cm×45cm×7 2018年

從20世紀80年代初,張坤山的書法藝術就在全國嶄露頭角。40年來,他數百次參加由中國書協、中國文聯、中國文化部主辦的書法大展,如第二、三、四、五、六、十一、十二屆全國書展,多屆文化部全國書法大展和國際書法大展,以及中青展、楹聯展、草書展、曆屆全軍展等。十多次在全國性書法大賽中獲得金獎,如1994年國際書法大展金獎、1987年愛國杯書法大賽金獎、1986年杜康杯書法大賽金獎、1992年懷素草書大展金獎以及林散之學術成就最高獎等。多次擔任全國全軍書畫展覽評委和監委會主任。曾發表書論文章100餘萬字,出版個人專著20餘種。曾入選《人民日報》《中國網》《書法報》等推選的“共和國文化建設寶鼎”“改革開放30年傑出人物”“當代草書十大家”“當代碑派大家20人”等。

張坤山以碑學為基礎,勤奮不辍,打下了堅實的傳統藝術功底。他曾遍臨近百種碑帖,早期在“二爨”、《廣武将軍碑》《石門銘》和一些經典墓志上下功夫。在紮根遠古碑學的基礎上,張坤山不斷開闊視野,放寬思路,在帖學範疇涵泳精華,不同時期又對金文、漢隸以及晉唐、宋元明清的經典書作甚至一些民間簡帛、磚銘進行深入探索,盡力取精用宏,參酌造化,兼收并蓄,融會化合。他認為,藝術家的胃口愈大,消化力就愈強。

張坤山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勇于攀登,獨辟蹊徑,不斷以“創造性轉化 創新中發展”為書法創作理念,開拓出一套個性化藝術語言,走出一條通往書法藝術高峰的艱辛之路。他通過對五種書體的全面曆練,發揮出碑帖結合、五體兼擅的個體優勢。

齊魯承風 正大氣象——張坤山書法展将在山東省文化館舉辦

蘭亭序 246cm×519cm 2018年

張坤山五體兼擅,主攻草書。他的草書從碑派書法中孕育化出,充滿着北碑的雄強拙樸、高古蒼茫。他崇尚王羲之、懷素、祝允明、傅山、倪元璐、于右任等書法家曠朗無塵、軒昂大氣的藝術境界,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鐘情對草書藝術元素的充盈,努力嘗試和探索書法用筆用墨的新方法、新思維,并結合當代藝術精神,賦予草書,尤其是狂草以新的生命内涵和金石氣象。

2018年,“承古書懷——張坤山書法展”在北京舉行,專家學者們認為,張坤山的書法傳統根基深厚,創造力充實,彰顯着他锲而不舍、勇于奮進的精神及其當代藝術思想。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說:“張坤山的書法具有深厚的傳統功力,又能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新的發展,希望他不負時代、勇于實踐,不斷攀登新的藝術高峰。”

張坤山雖近古稀之年,但還在不斷思考、不懈努力,保持着旺盛的創作力,常有新的力作問世。這次展出的作品大氣磅礴、蒼茫雄渾、墨氣淋漓、滿紙雲煙,不論是尺牍獨幕喜劇還是巨幅丈二,無不渾然天成、氣象萬千,更趨散淡從容、正大氣象。藝無止境,随着藝術家對傳統文化學習的深入、綜合修養的提高,書寫的新氣象會不斷呈現,願坤山先生的書法藝術不斷融合和展現時代精神,常寫常新。(劉紹海)

齊魯承風 正大氣象——張坤山書法展将在山東省文化館舉辦

古詩文 40cm×20cm×8 2017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