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獻王會把墓葬建在天上?在之前紅色棺液的大祭司懷裡,胖子搜到了兩件物品,一個是黃金面具,另一件便是龍虎短杖,正是得益于後者,摸金校尉三人組才最終能夠打開獻王墓的龍虎墓門,那麼頻頻出現的龍虎造型真的這麼重要嗎?

01龍與虎
《易·乾 ·文言》載 :“雲從龍 ,風從虎。”古人認為龍虎可以變換身軀,遊于天地之間,龍與虎的搭配,顯然有着特殊含義,而不論是風抑或是雲,都是龍虎借以登天的憑仗。
在我國典籍當中,龍擁有着種種不可思議的威能,《說文》中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短能長,春風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至于虎,相比于龍純粹的想象之物,它雖然是現實存在的生靈,卻也兇猛威嚴,讓人難以接近。漢代,白虎也多被認為是與龍類似的神物。
那麼,當龍與虎,組合起來出現在墓葬之中,有何寓意?答案很簡單,隻有兩個字:升仙!
說起龍虎組合的經典墓葬,就不得不提濮陽西水坡M45。在這個亞字形的四方墓中,南方是墓主人屍體安放之位,呈仰身直肢、頭南足北的形态。而在墓主左側則是蚌殼擺成的龍形遺迹,右側則是蚌殼擺成的虎形遺迹。
這和後代用于辨別方位的青龍、白虎的象征模式完全吻合,代表日出方位的蚌龍和代表日落的蚌虎,除了時間之外,還代表着空間的向上、向下運動,即乘龍跨虎,上天入地!
也就是說,龍與虎相當于接引墓主人升天的神獸,這點與獻王墓中龍虎短杖開啟天門的含義是一緻的。
02杖與門
那麼,既然龍與虎起着幫助墓主升仙的功能,在劇中為何偏偏将其設計為兩端為頭,尾部相接的特殊樣式,又為何讓它承擔着打開墓門的關鍵作用?
關于這一點,我們或許能從漢代墓葬的畫像石中找尋到答案。漢人信仰西王母,并認為王母是掌控不老仙藥以及登天成仙的關鍵神祇,而龍與虎則相當于凡人通往仙界、的專屬座駕,故而在《焦氏易林》中有這樣的說法:
可能正是因為這層原因,在四川出土的很多畫像石磚上,就經常可見西王母與龍虎共存的畫面。仔細看,這裡的龍與虎的姿态,是不是像極了龍虎短杖的造型?
事實上,在漢畫中有多種交尾圖,比如伏羲女娲交尾、二龍交尾、以及我們看到的龍虎交尾圖,其實都有隐喻生殖的含義在其中。而鬼吹燈中出現的龍虎短杖,其實就是一種龍虎交尾圖式的移植。
東漢人魏伯陽在其《周易參同契》中曰:“龍呼于虎,虎吸龍精,兩相飲食”,此外,西王母在漢代還有掌管百姓得子的神通,是以龍虎交尾,除了家禦龍乘虎升仙之外,還有隐喻生育繁衍之意。
是以,鬼吹燈中以龍虎短杖為造型的鑰匙,來打開追求不老升仙的獻王墓門,真可謂是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