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澳青年蘭州學做“一碗面”以面為源探美食品牌年輕化

作者:MtimeTime.com
港澳青年蘭州學做“一碗面”以面為源探美食品牌年輕化

8月5日,為期20天的“文化遺産友好使者絲綢之路研習營”活動正在甘肅進行。圖為港澳青少年學做牛肉面。 蔣煜 攝

中新網蘭州8月5日電 (聞豪 蔣煜)“做蘭州牛肉面真得很不簡單!”體驗了蘭州牛肉面制作工藝後,來自香港的葉堡琛感歎道,和面要三次加水、九次揉捏,拉面時還講究推、拉、扯、疊、拽等,可能正因為這樣的講究,蘭州牛肉面才譽滿天下,成為國家級非遺。

港澳青年蘭州學做“一碗面”以面為源探美食品牌年輕化

兩岸四地高校多名青少年走進蘭州牛肉面研學研習基地,體驗制面工藝、品味正宗牛肉面。 蔣煜 攝

5日,由兩岸四地高校124名青少年組成,為期20天的“文化遺産友好使者絲綢之路研習營”活動正在甘肅進行。學子們走進蘭州牛肉面研學研習基地,了解蘭州牛肉面曆史故事、參觀食材仿古廚具、體驗制面工藝、品味正宗牛肉面,透過一碗牛肉面交流傳統美食文化。

“發源于清朝嘉慶年間的蘭州牛肉面,以其湯清者鏡、肉爛者香、面細者長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的制作特點享譽世界。”蘭州牛肉面研學研習基地的講解員向該研習營團員介紹說,曆經數個發展階段,蘭州牛肉面不僅是蘭州人必不可少的風味小吃,更成為中華傳統美食文化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傑出代表之一。

港澳青年蘭州學做“一碗面”以面為源探美食品牌年輕化

圖為蘭州牛肉面研學研習基地的牛肉面技師教授學子拉面技藝。 蔣煜 攝

期間,該研習營團員們穿戴好廚師帽服,在牛肉面技師的指導下,學習制面。經過和面、饧面、溜條、拉面等一系列操作後,學子們将屬于自己的一碗蘭州牛肉面下鍋。

“今天學到很多。一碗面不僅是吃到嘴裡的面條,而且還有傳承百餘年的技藝,最終凝練為一個地方的民俗文化。”葉堡琛說,希望将最正宗的蘭州牛肉面介紹給香港的同學朋友們。

來自澳門旅遊學院的大學生虞智轶和小組成員以牛肉面發端,以此分享全國各地的傳統面食。從山西的刀削面到香港常吃的“蝦子撈面”,還有澳門人喜愛的“竹升面”……學子們從面食起源,從制面技藝聊到兒時回憶、家鄉老字号、面食品牌“年輕化”等話題,深度交流了中華傳統美食文化。

虞智轶說,“蘭州牛肉面制面體驗的過程,讓我們不僅關注面是否好吃,而且還認識到制面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背後的曆史與文化。”她希望有更多類似的研學課程,讓年輕人與非物質文化遺産走得更近。

“文化遺産友好使者絲綢之路研習營”由教育部港澳與内地大中學校師生交流計劃立項支援,蘭州大學港澳台辦公室、蘭州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和文化行者研學研習計劃共同舉辦,旨在支援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青年學子走進絲綢之路沿線,參訪重要文化遺産地,體驗特色民族風情,共促中華文化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産體驗學習課程是今年研習活動的重點。”據項目領隊陳靜介紹,除了蘭州牛肉面制面體驗課程之外,該屆研習營還為港澳與内地青年開設了藏醫藥學習及标本識别、裕固族傳統遊戲項目比賽、岷縣當歸種植調研等研學活動。“希望透過西北非遺體驗學習課程,讓港澳與内地青年對絲綢之路和大西北有更多面的觀察和了解。”(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