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吳淳

素描毛主席像 李斛畫
人民畫家、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李斛先生離開我們已經四十六年了,他的那些被無數觀衆所深愛的作品和他的名字,像是時代繪畫的烙印镌刻在人們的心裡,今天我們紀念他,還因為著名人物畫大師李斛先生在中國繪畫史上有着極其重要的曆史地位。
李斛,号柏風,四川省大竹縣人,1942年考入中央大學美術系,在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黃顯之、呂斯百、傅抱石、謝稚柳等先生的指導下刻苦鑽研,成績優秀,極為徐悲鴻先生所贊賞。1975年11月10日,因文革浩劫中遭受迫害和積勞成疾而與世長辭,年僅56歲,為中國民族藝術的革新發展貢獻了他一生,培育了姚有多、範曾等一批當代著名人物畫家。1951年李斛遂轉至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素描、創作課,兼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潢系素描課。1962年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人物科主任,直至去世。
中國著名人物畫大師李斛先生是一位人民畫家,也是一位現實主義畫家,他深深地感受許多普通勞動者的平凡生活和喜怒哀樂,主張通過畫家主觀意象加工而使這些人物躍然畫紙之上,達到人物畫藝術的真實和最高境界。他是一位出色的人物畫家,1959年創作的《關漢卿》,是一幅表現曆史人物的肖像傑作,并被印制成戲曲郵票出版發行到海外。他的肖像畫不僅能在中國畫的基礎上準确地把握住了人物的“神似”,而且還運用西方技法,使對象神态的細緻刻畫和用光用色方面有所創新,逐漸形成了他自己的獨特風格。
李斛把西洋素描、水彩、油畫以及版畫中的黑白關系、明暗調子、人體解剖等科學的造型規律,巧妙的揉和到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筆墨設色技法和構圖中。他創作的人物肖像畫形象真實,意蘊深邃,神态生動自然,用筆洗練,色彩明麗,解決了在中國生宣紙上做細微的結構、明暗、品質感和豐富的色彩處理的難題,對中國現代人物畫的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震動了當時的中國畫壇。《老太太像》(1959)和《民族舞蹈家》(1961)就是李斛先生融合了西洋畫的造型、解剖和色彩的技法在中國的宣紙上進行的代表性創作。《老太太像》畫面氣氛明亮簡潔,作者以幹練、概括的線條勾畫結構,并用國畫的傳統技法來暈染面部、頭發、帽子和衣紋,在面部太陽穴和顴骨兩處,兩下淡赭墨色,在衣紋暗處略施墨青或淡赭色,使得整體效果顯得格外渾融生動。老人雙目炯炯,凝視着遠方,兩手顯得大而粗壯,雖然隻是輕描淡寫的一個手的局部,卻可以想象出這位老人在勞動中所磨練出的老繭和筋骨,顯示出作者在創作中的思想性與技法上的熟練精确。《民族舞蹈家》描繪的是烏蘭木旗著名蒙古族的年輕舞蹈家斯琴塔日哈,在李斛的筆下,我們可以想象出她在舞台上的優美身姿。畫幅的色彩淡雅,在以西洋的解剖結構和色彩的輔助下,使得人物更顯鮮活,淡淡的墨青和赭黃,加上一點粉綠,在紅色系與綠色系的交相呼應下,畫面呈現和諧的音律。
李斛素描《毛主席像》(1967年)在中國人物畫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曆史地位。這幅李斛的精品力作是被多種報刊雜志反複刊登次數最多者之一,李斛大師的許多作品作為示範教材在美院教學中發揮過重大的作用。畫中的毛主席慈祥而令人敬仰,謙和而平易近人;既展現了領袖的豐采,又極富生活氣息;整幅畫面概括準确、人物表情豐富而又不失細緻,富有較強的整體感與時代感,巧妙而娴熟的繪畫語言與用光技巧,加強了畫面的量感和明暗節奏,用筆嚴謹而輕松,各部位主次分明,臉部表情尤其生動,是一幅描繪毛主席的難得的優秀素描作品,他标志着中國畫家對西方繪畫基礎技法的了解、掌握和精通達到了極高水準。據李斛先生的女兒李蓉講,這幅畫傾注了父親對領袖的認知情感,也是父親生前比較滿意的作品。這幅毛主席像的繪畫語言表達了李斛先生對偉人的了解,這與當時“四人幫”為其政治目的把毛主席神化,是一個鮮明的對比,李斛用其畫家特有的語言宣洩着人民的呼聲,表達着人民的心願,抒發着自己——一個炎黃赤子對人民領袖的樸實情感。
徐悲鴻先生早在1946年春題詞稱贊李斛先生:“以中國紙墨用西洋畫法寫生,自中大藝術系遷蜀後始創之,李斛仁弟為其最成功者”,“為新中國别開生面”。廖靜文1998年4月在紀念李斛畫展前對他的作品是這樣描述的 :“他的作品《嘉陵江纖夫》《印度如女像》《女警察》、《披紅鬥篷的人》、《工地探望》《廣州起義》《關漢卿》《病房的早晨》《三峽夜航》等都帶着詩一樣美妙的意境和深厚的功力,沁人心脾,成為我們時代不朽的畫卷”。“他在中國人物畫的發展上是一位深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巨匠,形成了自己優美獨特的風格和有體系性的造型技巧,他的名字和卓越成就無疑地應與當代美術大師并列”。中國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先生1973年為李斛先生題字并贊譽他:“千錘百煉,精益求精”。
中國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先生1973年為李斛先生題字并贊譽他:“千錘百煉,精益求精”。 李斛在中國畫的創作上,取得了可貴的成就,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1979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有《李斛作品選》,1986年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有《李斛畫集》,1997年榮寶齋出版社出版了《李斛速寫精粹》。其作品多次在國内外展出,一部分被中國美術館、博物館等機關所收藏。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研究院等先後在北京、四川舉辦了《李斛遺作展覽》。
李斛先生離開我們近半個世紀了,他生前不僅是徐悲鴻辦學時最好的教員,在中國畫創新上取得了驕人的成果,在20世紀50年代,他的人物畫浸注了他對時代、理想、境界、勞動者生活的了解和熱愛和現實主義寫實風格,在國内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今天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記念中國著名畫家李斛先生,我想起著名美術評論家劉曦林先生是這樣評價李斛先生的:“在人類20世紀初的藝術史上,在中西融彙的藝術長河裡,他是一顆永不隕落的星。”讓這顆璨爍的星在人類藝術的浩夜長空中永遠閃耀魅力、迷人的光芒……。
(于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