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牛人們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順序——賈诩、毛玠、沮授公元192年賈诩——“奉國家以征天下”公元192-195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公元195年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公元196年荀彧、丁沖、董昭

作者:小凡讀史

諸葛亮在《隆中對》分析天下大勢時候,對劉備說:“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争鋒”。《隆中對》是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和劉備的對話,而曹操是在公元196年迎漢獻帝,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

三國牛人們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順序——賈诩、毛玠、沮授公元192年賈诩——“奉國家以征天下”公元192-195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公元195年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公元196年荀彧、丁沖、董昭

公元189年董卓進入洛陽,為了争奪權力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公元190年關東聯軍起兵讨董,董卓把漢獻帝遷往洛陽,自此天下陷入大亂。東漢王朝進入覆滅倒計時,漢獻帝開始颠沛流離,很多有識之士都知道,誰控制了漢獻帝,誰就能夠做到“挾天子以令諸侯”!

三國牛人們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順序——賈诩、毛玠、沮授公元192年賈诩——“奉國家以征天下”公元192-195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公元195年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公元196年荀彧、丁沖、董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公元192年賈诩——“奉國家以征天下”</h1>

其實三國正史中最早出現的說法是“毒士”賈诩向涼州軍後期首領李傕提出的“奉國家以征天下”。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殺,其部将李傕等人便遣使詣長安求赦。當時掌權的司徒王允為人剛直,沒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懼,不知所為,準備各自解散,逃回歸鄉裡。

三國牛人們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順序——賈诩、毛玠、沮授公元192年賈诩——“奉國家以征天下”公元192-195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公元195年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公元196年荀彧、丁沖、董昭

賈诩當時因為是董卓所部的官吏,在李傕軍中任職,為求自保,便出面阻止了他們,對李傕等人說:“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衆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衆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征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

三國牛人們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順序——賈诩、毛玠、沮授公元192年賈诩——“奉國家以征天下”公元192-195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公元195年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公元196年荀彧、丁沖、董昭

此計為李傕等人采納,于是李傕等以替董卓報仇為名,聯絡西涼軍諸将,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後擊敗呂布,殺死王允,挾持了漢獻帝,控制了東漢政府。董卓死後,漢獻帝剛喘了口氣,又重新落入西涼軍閥控制之下,是以當時關東士人才會想起迎接漢獻帝東歸。

三國牛人們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順序——賈诩、毛玠、沮授公元192年賈诩——“奉國家以征天下”公元192-195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公元195年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公元196年荀彧、丁沖、董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公元192-195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h1>

毛玠年輕時為縣吏,以清廉公正著稱。他本想到荊州躲避戰亂,尚未到達,聽說劉表政令不嚴明,于是改往魯陽縣。曹操入主兖州,征召他為治中從事。毛玠對曹操說:“現今國家分裂,君主流離,群眾失業,饑餓流亡,公家沒有能維持一年的儲備,百姓沒有安定的心思,這種狀況是難于持久的。”

三國牛人們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順序——賈诩、毛玠、沮授公元192年賈诩——“奉國家以征天下”公元192-195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公元195年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公元196年荀彧、丁沖、董昭

“袁紹、劉表雖然兵群眾多,力量強盛,卻都沒有長遠的考慮,沒有樹立基礎、建設根本的人。用兵之事,合乎正義的才能取勝,保守權位需要财力,是以,應當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曹操鄭重地采納了他的意見,轉任他為幕府功曹。

曹操入主兖州是公元192年,是以曹操征召毛玠必然是在192年之後的事情,是以毛玠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應該在公元192-195年。毛玠可以說是為曹操規劃了長遠大計。一方面“奉天子以令不臣”,另一方面“修耕植,蓄軍資”,這兩條是曹操能夠在亂世中崛起的基礎。

三國牛人們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順序——賈诩、毛玠、沮授公元192年賈诩——“奉國家以征天下”公元192-195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公元195年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公元196年荀彧、丁沖、董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公元195年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h1>

興平二年(195年),漢獻帝輾轉流亡到河東等地,沮授進谏建議袁紹迎獻帝,遷都至邺城,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讨不庭;袁紹聽後打算聽從沮授的建議,但淳于瓊等人認為要複興漢室太難,而且迎立漢帝會削弱自己的權力,勸袁紹不要用此計策,袁紹于是放棄。第二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縣,袁紹大為後悔。

三國牛人們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順序——賈诩、毛玠、沮授公元192年賈诩——“奉國家以征天下”公元192-195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公元195年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公元196年荀彧、丁沖、董昭

沮授是一個很有遠見卓識之人,著名曆史學家何茲全曾經評價說“沮授、荀彧和諸葛亮一樣,都是三國時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而為《資治通鑒》作注的宋元之際的大學問家胡三省評價說“使紹能用授言,曹其殆乎!”如果袁紹能夠采納沮授的建議,天下争奪就沒有曹操什麼事了。

三國牛人們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順序——賈诩、毛玠、沮授公元192年賈诩——“奉國家以征天下”公元192-195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公元195年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公元196年荀彧、丁沖、董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公元196年荀彧、丁沖、董昭</h1>

建安元年(196年),随曹操擊敗黃巾軍。七月,漢獻帝劉協在楊奉、董承等護衛下,從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傳回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許縣的問題上,曹軍内部發生了争執。多數人不同意迎接獻帝,荀彧卻勸曹操一定要迎接天子。

三國牛人們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順序——賈诩、毛玠、沮授公元192年賈诩——“奉國家以征天下”公元192-195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公元195年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公元196年荀彧、丁沖、董昭

荀彧則對曹操說:“從前晉文公迎周襄王傳回而諸侯服從,漢高祖東征項羽,為義帝穿素服發喪而天下歸心。誠是以時奉主上以從人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緻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不能為累,明矣。韓暹、楊奉怎麼敢為害呢?如不及時扶正朝廷,天下将生叛離之心,以後即使考慮此事,也來不及了。”

三國牛人們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順序——賈诩、毛玠、沮授公元192年賈诩——“奉國家以征天下”公元192-195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公元195年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公元196年荀彧、丁沖、董昭

曹操為是否迎獻帝而征詢謀士意見時,丁沖也給曹操來信說:“您平時常常表露出匡濟天下、輔佐皇帝的志向,現在到了實作志向的時候了。”丁沖不怎麼出名,他的兩個兒子丁儀、丁廙支援因為在奪嫡之争中支援曹植,曹丕即位後,找罪名将丁儀、丁廙誅殺。

在政治政策上,毛玠、荀彧、程昱等人都建議曹操奉迎漢獻帝,但在實際操作上,是董昭率先讓曹操和漢天子取得了聯系,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邁出了第一步,而這一步在進行的時候,董昭還處于張楊麾下,不隸屬于曹操。後來曹操順利把漢獻帝轉移到許縣,全是在董昭的謀劃下,是以說董昭是曹操“挾天子”的幕後功臣!

三國牛人們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順序——賈诩、毛玠、沮授公元192年賈诩——“奉國家以征天下”公元192-195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公元195年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公元196年荀彧、丁沖、董昭

其實,在天下大亂,漢獻帝颠沛流離的情形之下,很多陣營的有識之士都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想法,隻不過毛玠、沮授等人的觀點被明确記載了下來。有想法很重要,但落實到位更重要,隻有曹操真正的把漢獻帝迎接到了許昌,是以曹操更勝一籌!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呂思勉《三國史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