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都是平凡人,又都是非凡英雄,大疫終将過去,期待春暖花開英雄凱旋歸來。” 連夜創作滬劇小戲《阿拉上海人》《一路有你》的上海滬劇院編劇蔣東敏、李穎說。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上海新春文化演出取消,但上海戲曲人沒有休息,通過視訊、音頻等推出新作品,向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緻以敬意,科普防疫辦法。
滬劇一向緊跟時事,蔣東敏、李穎創作靈感都來自最近新聞。《阿拉上海人》講述除夕夜,一對小夫妻忙着準備過年,看到上海援鄂醫療隊出發的消息,在感佩這些逆行者的同時,萌生要為他們做點什麼的想法。夫妻倆連夜趕制面包和點心,送到各大醫院,為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送上普通人的點點愛心。《一路有你》同樣發生在除夕之夜,街道上略顯清冷,院長辦公室裡熱火朝天,醫護工作者們紛紛從家裡趕到醫院,響應号召趕赴武漢進行醫療援助。他們中有普通群衆,更多的是黨員。拿到兩個劇本,上海滬劇院茅善玉沒有急着找演員,“我希望把劇本做得再紮實些,有鮮明的人物和鮮活的情節,以後演出,能演到老百姓心裡。”她要求編劇再修改,視角更開闊,不囿于一人一事,“多寫群像,比如醫院裡電話不斷,有的醫務工作者把孩子托付給爸媽,有人剪斷了長發,友善穿防護服,有人說,是黨員,就站出來!”
瑞金醫院為白衣戰士團隊送行
疫情來襲,牽動人心,取消演出責任所在。上海平劇院三台演出正逢大年初一、初二,為了讓觀衆不白跑,平劇院第一時間開通三條熱線,數百通電話,逐個提醒千餘觀衆。人民大舞台演出現場,平劇院十餘名從業人員依然堅守,幫助個别漏接通知的觀衆辦理退票,舞美中心高效率集合拆台,為劇場清潔留出通道,“随時到崗,是我們的職業規範,有禮有序,是這個城市的精神風貌。”新春演出取消後,原計劃參演的上海平劇院史依弘、李國靜、胡璇、唐元才、藍天、楊揚等名家錄制祝福視訊,向身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緻敬,為大家加油打氣。
上昆人密切關注疫情動态,譜寫了一曲《濟世行》,為抗擊疫情加油鼓勁。《濟世行》主創之一上海昆劇團創研室主任、梅花獎得主吳雙表示,這些天特别難熬,看到沖鋒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心中有說不出的感動和疼惜。他在與合作者一葦交流中,萌生創作念頭。《濟世行》從1月28日晚上9點開始創作,兩小時即完成填詞,伴奏用上了新創的【菩薩蠻】和【北山坡羊】。雖然特殊時期,吳雙隻能用普通手機錄制,他還是前前後後錄制了二三十遍,一絲不苟挑選最好的演唱版本。配器、伴奏、剪輯合成等主創團隊各司其職,通過電話、網絡的溝通積極行動。1月29日下午6點,“杏林氣概,白衣豪邁,紅旗檄令雲天外……”飽含深情、寄托祝福的昆曲《濟世行》出爐了。上海昆劇團還發起《抗擊疫情》誓詞,号召劇團全體黨員主動學習防控知識,積極參加志願服務。
上海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
上海越劇院兩首越歌也進入緊鑼密鼓創作中,除了頌揚“逆行”的醫護人員、鼓舞抗病鬥志的主題之外,上海越劇院還特别策劃一首宣傳防疫知識的流派聯唱。兩首歌将由錢惠麗、方亞芬、單仰萍、章瑞虹、王志萍、許傑等中青年演員共同參與。上海越劇院副院長錢惠麗則通過短視訊号召大家不信謠、不傳謠,并宣傳戴口罩的重要性,為了拍攝,她動員全家幫忙,“兒子冒雨驅車七十公裡,向朋友借裝置拍了這段視訊。”
上海淮劇團也積極組織演職人員進行創作,用淮劇的藝術形式鼓舞人心,“少出門,戴口罩,手勤洗,共度時艱志不移。早春雖寒人心暖……”編劇邢元傑創作淮歌《春寒心暖度時艱》已進入譜曲階段,淮劇團還在準備一首配樂詩朗誦《在這個春天》。上海淮劇團副團長管燕草表示:“計劃采用獨唱、合唱、輪唱、分聲部唱等多種方式,讴歌抗擊疫情的一線人員、普通人中湧現的動人故事。”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題圖來源:上觀新聞 圖檔編輯: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