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訊 數字化場景、互動性VR體驗、文創類品牌……一踏進餘杭區良渚數字文化社群,這些極富“科技感”的事物就讓美麗城鎮體驗師們眼前一亮。“良渚街道美麗城鎮數字化建設非常令人震撼。”浙江工商大學教師、博士郎春雷贊歎連連。
6月16日—19日,由市建委、市美鎮辦主辦的杭州市“美麗城鎮體驗師”活動第一站在餘杭區良渚街道拉開序幕。來自社會發展、規劃設計、産業投資、文化創意、建築交通等行業的16位專家學者、熱心市民作為第一批美麗城鎮體驗師,開展了三天實地參觀走訪,感受杭州美麗城鎮的特色亮點。
首批體驗師先後赴餘杭區良渚街道、臨安區河橋鎮、建德市乾潭鎮、建德市大洋鎮以及錢塘區義蓬街道體驗美麗城鎮建設的成果。這些城鎮環境優美生态良好,瀝青路面幹淨寬闊,處處彰顯着新時代美麗城鎮的“顔值”和“氣質”。這也正是杭州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着力建設具有時代特征、現代品質、杭州特色的新時代美麗城鎮部署的成果和實踐。
“美麗城鎮建設讓城鄉風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你看河橋老街,就比兩年前我來的時候美了不少,現在這裡幹淨整潔,還開了酒吧和民宿,有人氣,還有地方特色。”體驗師任慶華站在臨安區河橋老街一間名為“僻地寒樓”的民宿前,與民宿老闆張雁愉快地暢聊起來。
黑色瓦磚屋頂,暖色調木質牆面,張雁在這兒經營民宿已經有7年時間,近兩年,民宿踏上美麗城鎮這輛“快車”,生意好了不少。“去年入住率就差不多有70%,今年暑假馬上也快來了,估計會到95%。環境好了,名氣響了,遊客越來越多。”張雁臉上露出了笑容。
體驗師們在體驗後紛紛圍繞“環境美、生活美、人文美、産業美、治理美”等五美次元為其打分,并寫下對美麗城鎮建設的體驗與感受。
“養老是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義蓬街道的醫養中心一點不輸主城區的養老院。”
“當我走進乾潭鎮胥江村時,看到錯落有緻的山地民居,看到了詩意栖居的美好生活,以及自然與曆史人文交織、建築與環境互相融合的城鄉風貌。”
……
體驗師們有肯定與贊揚,也有最真摯的建議。在建德市大洋鎮的全省唯一新鮮枸杞種植基地——“立楊枸杞園”現場,市建委退休人員關定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鮮果本身周期不穩定,受天氣、冷庫庫容等多方因素影響。能否增加深加工的附加值,比如做一些多種幹果的組合,加工成藥物、養生産品……同時要利用好鄉村小腦這個智慧化平台,用數字思維和方式手段實作賦能。”
這些體驗師們的感受和建議,将進一步助力深化美麗城鎮建設。
“說到底,美麗城鎮的建設就是為了群衆,杭州率先在全省開展美麗城鎮體驗師活動,就是立足美麗城鎮建設‘為了誰、依靠誰’這個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把群衆的聲音落到美麗城鎮建設的點點滴滴中去,努力實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市建委、市美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受到了市民和專家們的熱切回應,“短短一周時間,我們就收到了320多名熱心市民的報名申請,接下來,我們也會充分吸收體驗師對美麗城鎮建設最真實的體驗評價,并作為評價美麗城鎮樣闆建設的重要參考名額。我們始終相信,群衆說好的美麗城鎮才是真正的美麗城鎮。”
值得一提的是,美麗城鎮不僅實作了外在美,内在美也正逐漸深化。
為了适應新發展形勢,杭州在美麗城鎮建設中率先提出了叢集化建設概念。河橋就是臨安昌化片區美麗城鎮叢集化建設裡的重要成員,通過旅遊資源互補、服務資源共享,用叢集化建設的成果把遊客留下來,把品牌創出來,讓共同富裕有路可尋。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近年來,通過美麗城鎮建設,杭州的城鎮特色日益凸顯。餘杭區良渚街道和錢塘區義蓬街道依靠自身地理優勢,着力打造都市節點型美麗城鎮;臨安區河橋鎮和建德市乾潭鎮結合城鎮自然風光,正建設文旅特色型美麗城鎮;建德市大洋鎮緊緊抓住農副産品、果蔬優勢,正積極建立農業特色型美麗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