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越自衛還擊作戰,讓我軍付出了8500多名官兵的生命,初略統計有25名戰死沙場的團以上軍官(其中2名師職、23名團職)還有六萬多名傷殘勇士。今天緬懷這些為國捐軀的将士,我們希望和平,希望遠離戰争,更希望國家富強。當然,我們也不怕一切霸權主義強加給我們必須還擊的戰争。
一、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師職軍官
1、42軍126師副政委林鳳雲
林鳳雲
林鳳雲,42軍126師副政委
1928年出生遼甯省東港市東溝縣,少年時就讀于桃源國民優級國小。1947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
個人履曆:
1950年,在抗美援朝戰争中,榮立三等功2次,被提升為師政治部助理員。
1953年,任師政治部組織科副科長、科長。
1955年被授予大尉軍銜。
1956年,在中央團校學習兩年,1959年晉升少校軍銜。
1964年,任42軍政治部組織處副處長。
1968年調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作專案工作。
1971年,任42軍126師政治部副主任、師副政治委員。
個人事迹:
1979年2月,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打響,林風雲剛剛動過闌尾炎手術,他提前從醫院傳回部隊,主動要求到他比較熟悉情況的376團,與另一名副師長孫佳權和部分司政人員組成前線指揮部,負責指揮實施主攻穿插任務。臨上前線前,他到廣西憑祥看望在某部當班長,即将出征的兒子,語重心長地叮囑兒子:在戰鬥中一定要機智勇敢,服從指令,聽從指揮,為人民立功。
2月17日上午九時許,林風雲與42軍126師坦克團副政委甯成功乘坐的裝甲車,在突破越軍防線向縱深地帶穿插途中被越軍炮火擊中,副政委甯成功當場犧牲。林鳳雲徒步前進指揮作戰,不幸胸部中彈,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強忍劇痛将随身拾的機密檔案銷毀。戰後清理他的遺物時,身上僅剩下一架被打穿了的微型半導體收音機。
2、42軍126師副師長趙連玉
趙連玉
趙連玉,42軍126師副師長
1930年3月出生于遼甯省莊河縣(今莊河市)徐嶺廟下屯
1964年廣東汕頭地區普甯縣擔任“四清”隊長。
1965年擔任42軍126師擔任副師長職務
1971年,趙連玉經上級選送到北京軍事科學院,接受現代化進階指揮員的深造教育。
1979年2月17日,為懲罰南疆侵略者的挑釁,奉調前線,率一個團兵力執行穿插任務,攻高平、克涼山,身經大小戰鬥15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務。3月2日,126師奉命攻打下琅,打通廣淵經下琅至科甲、碩龍回國道路的任務。3月9日傍晚,副師長趙連玉在班弄地區組織376團指揮員看地形時被越軍狙擊,子彈擊中頭部陣亡,時年49歲。是中國軍隊在79對越作戰中犧牲的第二位副師級幹部。趙連玉的遺體葬于廣西龍州香水鄉蕉坎村烈士陵園,他生平戰績陳列在湖南耒縣53214部隊博物館。
二、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正團職軍官
1、41軍121師政治部副主任王子富
王子富
王子富41軍121師政治部副主任
1943年10月入伍,中共黨員,1925年出生山東黃縣(今龍口市)
暫無
1979年2月18日日夜,王子富帶領師後勤前梯隊随師預備指揮所經魁剝山谷穿插,遭到兩側山頭越軍及混在隊伍中的越軍特工突襲,王子富被集中火力攻擊,壯烈犧牲,終年52歲,榮立二等功。王子富安葬在廣西那坡縣烈士陵園。
2、41軍121師後勤部副部長尹慶家
尹慶家
尹慶家41軍121師後勤部副部長
1930年出生遼甯瓦房店,1948年1月入伍,中共黨員
1979年2月18日夜,尹慶家帶領師後勤前梯隊在魁剝山谷遇襲,混亂中中彈犧牲,時年49歲,榮立三等功。圖為廣西那坡縣烈士陵園尹家慶烈士之墓。
3、41軍121師361團團長時光銀
時光銀
時光銀41軍121師361團團長
河南省内鄉縣人,1955年3月入伍,中共黨員,1979年2月21日犧牲,終年44歲,榮立三等功。
1979年2月21日,時光銀帶領團直屬隊向安樂前進。上午10時許,進至棟替附近一片開闊地帶,準備通過一座吊橋過河與先頭部隊會合。這時突遭河對岸設伏越軍的火力襲擊,部隊因為沒有防備,當即發生重大傷亡。時光銀立即指揮部隊向兩邊散開,尋找障礙物隐蔽,同時以火力向敵反擊。因為部隊被越軍火力死死壓住,時光銀不顧危險擡高姿态觀察地形和敵情,遭到越軍集中火力射擊,不幸連中數彈當場犧牲,時年44歲。
4、廣州軍區獨立坦克團團長朱富鈞
朱富鈞
朱富鈞廣州軍區獨立坦克團團
1937年生,江蘇蘇州人,廣州軍區獨立坦克團團長。
1979年2月19日,朱富鈞指揮坦克縱隊前往馳援在哥新地區遭到越軍圍攻的125師師前指和375團團指。因坦克縱隊與引導組失去聯絡,無法與步兵協同,以緻在沖擊過程中沒有發現路邊隐蔽與敵對峙的師前指和375團部隊,一直深入到了越軍控制地區。越軍發現坦克縱隊孤軍深入,集中了猛烈的炮火向其轟擊。
朱富鈞發現情況不對,迅速指令坦克縱隊原路傳回。在回撤途中,朱富鈞的裝甲指揮車被越軍火箭彈擊中,身負重傷。他指令坦克團副團長接替自己指揮,率領坦克縱隊突圍。朱富鈞被跟随他的警衛員、衛生員、報務員擡下車,躲到旁邊一座山上的山洞裡等待救援,在敵縱深陣地堅持了2晝夜。因失血過多,朱富鈞幾次昏迷,最後于2月21日晨7時光榮犧牲,時年42歲。
三、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
1、42軍126師副政委甯成功
甯成功
甯成功,1929年出生遼甯蓋縣,42軍53245部隊(126師)副政委。
1979年2月18日,甯成功乘坐裝甲車指揮126師坦克團搭載步兵向高平穿插。進至楠囊南側時,公路遭到越軍嚴重破壞,前進受阻。甯成功不顧越軍仍向公路上射擊,從裝甲車内探身出來指揮運動保障隊搶險。不料,一顆子彈飛來擊中了他的頭部,當場犧牲。甯成功委平易近人,作戰勇敢,深受官兵愛戴,犧牲時年50歲。軍黨委授予二等功臣。
2、41軍121師361團副政委鄭贊正
鄭贊正
鄭贊正,1937年出生廣東潮陽縣,41軍121師361團副政委。
1979年2月18日,鄭贊正帶領團後勤第二梯隊進至宗梅吊橋。團後勤第二梯隊由多個建制部分組成,人員龐雜,攜帶軍馬105匹,又收攏了100餘名掉隊民工,全隊所攜槍支卻很少,隊伍拉得很長,行動不便,戰鬥力較弱。當團後勤第二梯隊準備過橋時,突遭越軍1個特工連和部分民軍的襲擊,前進受阻。鄭贊正副政委前往橋頭勘察敵情時,突遭越軍特工近距離射擊,當場犧牲,時年42歲。
3、41軍121師362團副團長王烘
王烘
王烘,1934年出生廣東普甯縣,41軍121師362團副團長。
1979年2月22日,王烘帶領2營經扣屯去執行炸毀納隆橋的任務。因遇到越軍襲擊,在向友鄰部隊靠攏時,再次突遭越軍火力強襲。營長負重傷,步談機被打壞,2瓦電台報話員犧牲,指揮聯絡中斷,部隊驚慌失措,沒有組織反擊就被打散。前衛部隊迅速撤出了越軍火力範圍,在公路南側翻山向西走。王烘副團長本來可以随前衛部隊沖出來,但他為了把伏擊圈中的部隊帶出來,幾次傳回指揮部隊突圍,不幸在混亂中被俘犧牲。遺體被越軍捆在樹上,身上有一紙條,上寫“共産黨員王烘甯死不降!”犧牲時年45歲。
4、41軍122師364團副團長歐陽明
歐陽明
歐陽明,1936年生,湖南浏陽縣人,41軍122師364團副團長。
1979年2月20日,歐陽明率2營一部,在坦克支援下沿公路向朔江進攻。在進至朔江以東的郭壽南山一線時,突遭越軍三面居高臨下的火力強襲。因地形不利,部隊陷入被動挨打,歐陽明在激戰中脖子中彈當場犧牲,時年43歲。
5、炮兵第1師第26團參謀長龔顯發
龔顯發
龔顯發,1943年生出生湖南望城縣,炮兵第1師第26團參謀長。
1979年2月22日,龔顯發帶領炮兵群、營指揮(觀察)所部分人員先行向班占地區轉移,以保證不中斷指揮。因輕敵麻痹,未聯系前沿步兵就直接開進,誤入越軍控制區700多米。龔顯發乘坐的先頭指揮車突遭越軍40火箭筒襲擊,當即起火,車上5人全部犧牲。龔顯發犧牲時年36歲。
6、43軍坦克團政治處主任陳佃合
陳佃合
陳佃合,1945年出生山東萊蕪縣,43軍坦克團政治處主任。
1979年2月17日,陳佃合随師、團前指指揮43軍坦克團奔襲東溪,在靠松山遭到越軍伏擊。陳佃合乘坐的裝甲指揮車被越軍擊毀,當場犧牲,時年34歲。
7、53249部隊副處長張家順
張家順
張家順,遼甯省新金縣人,1945年9月入伍,1948年5月入黨,53249部隊副處長,1979年2月19日犧牲,終年48歲。廣西龍州縣烈士陵園。
8、42軍124師372團副團長麥達林
麥達林
麥達林,1942年生,廣東台山縣人,42軍124師372團副團長。
1979年2月17日,率部隊搭乘坦克向高平穿插,沖過靠松山時身負重傷,于18日淩晨犧牲,時年37歲。
9、41軍121師361團政治處主任劉粵鳳
劉粵鳳
劉粵鳳,1940年出生廣東興甯縣。41軍121師361團政治處主任。
1979年2月21日,随361團直屬隊向安樂穿插,在棟替附近遇襲犧牲,時年39歲。
10、50軍150師448團副團長胡慶忠
胡慶忠
胡慶忠,1944年生,四川資陽縣人,50軍150師448團副團長。
1979年3月12日,胡慶忠率448團2營從班英出發沿山路向北撤退回國時,因指揮失誤,在朗莊地區遭到越軍突襲,胡慶忠在戰鬥中中彈犧牲,時年35歲。
11、41軍121師363團參謀長王尚華
王尚華
王尚華,1943年出生廣東普甯縣。41軍121師363團參謀長。1979年2月24日犧牲,時年36歲。
12、42軍126師376團副政委廖智文
廖智文
廖智文,1942年出生四川内江縣。42軍126師376團副政委。
1979年2月25日,廖智文随376團3營行動,參加攻打673高地的戰鬥。為搶救遭越軍伏擊受傷的團特務連連長,廖智文親自帶領小分隊下山營救,将特務連連長救出,自己卻中彈犧牲,時年37歲。
13、43軍129師387團政治處主任孫福喜
孫福喜
孫福喜,1939年出生廣西南甯市。43軍129師387團政治處主任。
1979年3月3日,孫福喜帶領部分官兵和支前民工88人,分乘兩輛軍車走在全團最後,向雅南地區轉移。途徑憑壟地區時,遭遇越軍一個連在公路邊設伏襲擊,孫福喜帶領35名官兵奮勇抵抗,終因地形十分不利,彈藥不濟,孫福喜和35名官兵全部戰死沙場,無一幸存。孫福喜時年40歲。
14、50軍149師445團副政委車仁錄
車仁錄
車仁錄,50軍149師445團副政委。
1979年3月1日,率該團2營在大平西北無名高地防禦時遭敵炮擊負傷,後送途中因流血過多犧牲。後安葬在445團原駐地四川省眉山市貓兒山革命烈士陵園。
15、14軍41師121團副政委李天保
李天保
李天保,1946年出生雲南騰沖縣。14軍41師121團副政委。
1979年2月19日,李天保率部進攻發隆,在前沿指揮戰鬥時中彈犧牲,時年33歲。
16、14軍41師123團參謀長段學章
段學章
段學章,1934年出生雲南保山市,14軍41師123團參謀長。
1979年2月25日淩晨4時30分,123團指揮所進至班高村邊時,越軍一名特工隊員利用夜暗混入該團行軍隊列中,用手榴彈炸傷5人,段學章負傷後經搶救無效犧牲,時年45歲。
17、42軍125師375團政治處主任李育賢
李育賢
李育賢,1939年生,廣東興甯縣人,42軍125師375團政治處主任。
1979年2月19日,在哥新團指揮所遭到一名混進來的越軍特工襲擊,傷重犧牲,時年40歲。
18、41軍121師361團政治處主任鄭金芳
鄭金芳
鄭金芳,1939年出生湖南湘陰縣。41軍121師361團政治處主任。
1979年2月21日,随361團1營向安樂穿插,在棟替附近失蹤,後定為犧牲,時年40歲。
19、14軍40師119團副政委張正光
張正光
張正光,雲南武定人(僳僳族),1949年11月生,國中文化,1969年4月入伍,35206部隊(14軍40師119團)副政委中共黨員。
曆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指導員、股長、處長、副政委
1984年5 月2日在老山地區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英勇犧牲,終年35歲。
★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女兵郭蓉蓉
郭蓉蓉
郭蓉蓉,女,1955年生,山東省山東省福山縣人,中共黨員1974年9月參軍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六二師政治部政治部電影隊隊長。
1979年2月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戰鬥中犧牲,終年24歲。榮記三等功。
附:121師師長鄭文水在靖西縣渠洋公社追悼大會上的悼詞
同志們:今天,我們懷着極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在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中,為祖國為人民英勇獻身的烈士,寄托我們的哀思,表達我們崇高的敬意。在自衛還擊光榮犧牲的,有我們師的老戰友、老同志師政治部原副主任王子富同志,師後勤部原副部長尹家慶同志,361團原團長時光銀同志,361團原副政委鄭贊正同志,362團原副團長王烘同志,有曾經和大家在一起生活、戰鬥過的許多親密戰友;有舍生忘死,積極支前的民兵民工。
“黨的忠誠戰士”王烘同志,在戰鬥中一直帶領突擊營沖在最前面,哪裡槍聲最激烈,哪裡有危險,他就到哪裡指揮戰鬥。在扣屯反伏擊戰中,他本來可以随營主力沖擊出去,但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戰友。他不顧個人安危,三次傳回去組織動員掉隊的傷病員和體弱的同志跟上主力突圍。可是,當他第三次傳回去時,不幸落入敵人手裡。他在兇殘的敵人面前,甯死不屈,充分表現了他無限忠于黨,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質。
爆破英雄姜利民烈士,為了争取時間,迅速打開突破口,保證師主力向敵縱深穿插,他一馬當先,連續炸掉敵人三個地堡,當他要去炸敵人第四個地堡時,中彈倒地,為人民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361團4連3班長封加乃,在納隆攻堅戰中,為了掩護戰友沖上425高地,消滅敵人,他用自己的行動吸引了敵人四個火力點,英勇犧牲。
362團炮手甄霞輝,發射17發炮彈發發命中目标,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戰鬥,他犧牲時跪着不倒,眼睛仍貼在瞄準鏡上。
戰鬥英雄師警衛連長李慶海,師醫院所長一等功臣王振疊,在關鍵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保護了首長、機關和戰友的安全。這許許多多英勇獻身的烈士們,他們為了懲罰越寇,保衛祖國神聖領土,保衛我們的現代化建設,為了八億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滿,為了把革命前輩留下的旗幟染得更加鮮豔,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他們的死重于泰山,他們的革命精神将與日月同輝,與天地長存!
我們要學習烈士們赤膽忠心,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學習革命烈士們把革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關心國家和民族利益比關心個人為重,關心戰友和群衆比關心自己為重的高貴品質;學習烈士們執行指令,聽從指揮,遵守政策紀律,顧全大局,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我們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繼承烈士遺志,時刻保持高度的革命警惕,加強備戰,加強軍事訓練,加強部隊的革命化、現代化建設,時刻準備聽從祖國的召喚,如果越修膽敢再來侵犯,我們就給他以更加嚴厲的教訓和懲罰。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發揚優良傳統,發展大好形勢,搞好部隊建設。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努力工作,把烈士們留下的擔子擔當起來,用加快四個現代化的實際行動來告慰烈士。
成千上萬的先烈,在我們的前面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他們的旗幟,踏着他們的血迹前進吧!
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英勇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為祖國英勇獻身的烈士們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