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中皇上在後宮中最鐘情的人是如懿,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是皇上費盡心思,要留在身邊的人。
如懿對皇上的情真意切,也是有目共睹。可除了如懿,還有一個人對皇上的情意相比如懿,有過之而無不及。
她就是舒妃,容貌溫婉,精通詩詞,活得詩情畫意,更是一見皇上誤終身。真心傳遞,臨死卻落得個:你的真心我也是現在才知道的悲涼。
舒妃的結局,其實她一早就已預見,隻是她選擇了義無返顧的飛蛾撲火,最終反被吞噬。

1
身世是把雙刃劍,
能成事亦能讓人沉淪
舒妃本名意歡,人如其名,不僅長相溫婉,詩詞歌賦更是了得,就連皇上都說後宮裡通曉漢家詩詞的除了如懿,也就隻有她了。
這也正常,她出身于葉赫那拉氏,她的父親和康熙時寫下:“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納蘭性德是親兄弟。在這種家庭氛圍的耳濡目染下,隻要自己努力,才情自然不會差。
這也正是太後看中她的地方,有她的家室門弟,可以制約她,一身才情,易得皇帝心,可以幫到自己。
是以說凡事都有兩面性,一個好的家世,有時候能成全一個人,也可能毀了一個人。
果然,初見皇上,她就靠一首喝得婉轉動聽的李清照的《醉花陰》,成功引起了皇上的注意,又借着太後的勢力,得到了舒貴人的位分,而後平步青雲,直至妃位。
這些正是她想要的,願常伴君側,終也夙願達成。
人有所求,就會有所貪,自然也會有所付出。
第一次觐見皇上,嫔妃們都被她葉赫那拉的身世震驚,坊間傳言葉赫那拉氏曾被大清太祖努爾哈赤所滅,臨死前他們的首領發誓,就算葉赫那拉隻剩一個女子,也要滅了愛新覺羅。足見她的身世之顯赫,能震驚妃嫔,日後被皇上忌憚也就不奇怪了。
這樣的身世,去找太後舉薦,想得皇上的真心,一開始就注定困難重重。
誰能相信一個揚言剩一個女子也要滅朝的顯貴門弟,不是故意為之。又能相信互相制衡的人,會真心送一個人來愛你。
舒妃是清醒的,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亦是糊塗的,不知道這樣的身世本就是把雙刃劍,沒人能安然處之,更何況還是要真情實感。
2
愛的越徹底的人,越卑微
記得《延禧攻略》裡皇後不甘心的問令妃我比你愛的深,比你付出的多,為什麼卻輸給了你?魏璎珞隻是淡然的回了句,愛他為什麼一定要告訴他呢,先說出口的那個人,已經注定輸了。
舒妃何嘗不是,她就是那個一直把真愛挂在嘴邊,一點點直到卑微的看不見自己。
在太後宮中時,她知道皇上喜歡後宮嫔妃,端莊賢淑,便練習行走起卧,知道皇上最喜做詩,把皇上的詩詞當成寶貝,細細品讀,謄抄儲存。
她的一言一行中,一舉一動間,皆以皇上為重,在她心裡是無數的小美好,落到旁人眼裡,隻是宮裡又多了個癡情的可憐人。
本是棋盤中人,為了皇上,她屢次頂撞太後,甯願自領太後的責罰,也不肯幫太後說話,去傷皇上的心,就連太後都感慨,這樣的癡心,在後宮總有一天會害了自己。
愛一個人,愛屋及烏,恨不能變成他的影子。殊不知,投入的感情多了,希望也就多了,投入的越多,越容易依賴,最後丢了自己。
舒妃想要個孩子,皇上始終對她有所猜忌,賞她坐胎藥,實為避子湯,就是不想她有這個孩子。
她滿心期待,從不曾質疑。如懿不忍心,提醒她停了坐胎藥,意外有孕,皇上沒有喜悅,隻是一臉的不可思議。
聰明如她,想起如懿的勸誡,皇上的态度,她不是不會懷疑,隻是習慣了在愛情裡乞求讨好,心裡願意多相信皇上一次,也是不想好不容易有的一點信任坍塌。
如果一個人總想着委曲求全,去讨好别人,那麼她也就無法擺脫被别人擺布的命運。
本想着隻要安然自處,便可求仁得仁。可有了軟肋的人,等于送人一把任由宰割的刀,隻能任人魚肉。
要知道:“你的人生不是用來讨好别人的,而是要善待自己的”。人哪,自個要懂得成全自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
隻有努力成就自己,
才有可能成全愛情
愛一個人,從來不是去依附,去迎合,有時也更要有自己的主見。
太後安插舒妃在皇上身邊,就是為了公主考慮,皇上要公主和親,太後數次想讓她幫忙,她每次不是找個理由拒絕,就是一副任憑處置的态度。
她不是不知道太後的苦心,太後隻有兩個公主,一個已經遠嫁和親,如今這個又要遠嫁,逼迫她也是情理之中。
皇上的處于兩難的境地,一個是從小一起長大,疼愛的親妹妹,一個是最寵愛的女兒,也是和皇後唯一的血脈。更糾結的是公主出嫁,本就是為了朝局穩定,嫁不好,反倒引起朝局動蕩。
舒妃何等聰明之人,拒絕太後,正是因為她知道這個原因,也明白皇上心裡的顧慮,隻是不想自己再去幫太後逼迫皇上。幫太後和皇上去燒香祈福,卻不知這種禱告,遠不如自己解決問題來得容易。
最後如懿幫太後出了主意,以退為進,解了太後的憂愁,嫁了皇後的公主,其實真正要嫁誰,早在皇上的權衡之中。
但順勢而為,推波助瀾,有遠見,是一個人的立場和見解。隻有一個足夠強大,格局寬廣的人,才會洞悉人心,去解無解之局。
這正是如懿比舒妃厲害的地方,讨了太後的歡心,籠絡了人心,順便開解了皇上。
她以為隻要安然自處,便能成全自個,但這深宮中,不精進自己,沒有能力傍身,永遠隻能被動處事。隻有足夠強大的人,才能自保,才有能力去保護自己所愛之人。
是以一心求得的孩子,從出生就被炩妃算計,皇上猜忌,年幼的十阿哥被送出宮,纏綿病榻抱回宮時,太後還以此要挾,十阿哥才早早夭折。
她痛哭流涕,為沒有保住自己和皇上的孩子内疚,卻不知害了孩子的,正是她這個額娘,沒有能力去保護他。
知道害死孩子的是自己時,去找皇上對質,皇上隻是說了句,我也是剛知道你的真心。
舒妃的悲慘,隻是她不懂人性,女人從來不是為了謀權奪利,可在後宮要活下去的女人,可以要感情,但不能愛情用事,要拎得清,更要懂審時度勢。
隻有不斷學習,努力成就自己,才有資格去成全愛情和其他。正如想要權利的人,隻有擁有權利,才不會被權利吞噬。渴望愛情的人,隻有了解情愛本身,才能收獲幸福。
最終她選擇以放火自焚的方式終結一生,這般決絕也是抱着玉石俱焚的決心,終究還是意難平。
4
其實舒妃的結局,一出場就已注定,你沒辦法去改變你的命運時,隻能想辦法改變自己,才能在想要選擇時有路可走,逆天改命。
畢淑敏說:“人生的重大決定,是由心規劃的,像一道預先計算好的架構,等待着你的星座運作。如期待改變我們的命運,請首行改變心的軌迹。”
愛上一個人本沒有錯,投胎也是自帶運氣,這些本就尋常,不尋常的隻是結局,不同的人,哪怕愛的是同一個人,結局卻往往相差甚遠。
如懿愛着自己的少年郎,可她始終明白,比起愛别人,做自己有多重要,珍惜自己的人,往往别人也會珍惜。
舒妃的悲劇,隻是她一心沉浸在情愛之中,無法自拔,放棄了成長。
比起生死,情愛都是小事,活下來的人,才有希望圓滿。
莊子雲:“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是以說,人生在世,除了生死,其他亦是小事,遇到坎坷要學會往前看,不斷學習,隻有經曆的多了,眼界才會開闊,不受限的格局,才會活得通透和自在。
作者:初心,湯小小寫作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