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是否真有徐茂公此人?徐茂公是個虛構的人物,但原型還真有

作者:紅星新聞

在衆多以隋唐時期為曆史背景的影視劇中,徐茂公都被塑造成一個料事如神的軍師形象。螢幕上,他身穿道袍,手拿拂塵,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即便是大敵目前,他也是不慌不忙,三言兩句便是一個退敵妙計。但實際上,徐茂公是一個虛構出來的人物,他的原型是大唐的開國元勳李勣。

曆史上是否真有徐茂公此人?徐茂公是個虛構的人物,但原型還真有

李勣原名為徐世勣,字懋功。由于,“懋功”與“茂公”同音,很多小說家都把他寫為徐茂公。與善于謀慮的徐茂公不同,曆史上的徐世勣是一個實打實的悍将。為了表彰徐世勣的軍功,唐高祖李淵特意賜他姓李,稱他為李世勣。太宗李世民即位後,李世勣為了避諱,就改名為李勣。

徐世勣早年的時候曾經投靠過瓦崗寨,後來,瓦崗寨的首領李密投降唐王朝後,他就跟了過來。再後來,李密叛變被殺,李淵特意派人來向徐世勣傳信,想要看看他的态度。徐世勣原為李密的心腹,自從投靠唐王朝後,他一直如履薄冰,行事不敢有絲毫的張狂。

可是,當他聽到李密的死訊後,馬上向李淵上書,請求厚葬故主。李密本想試探一下徐世勣對大唐是否忠誠,沒有料到他居然如此耿直。不過,經過仔細的考慮,李淵還是同意了徐世勣的請求。畢竟,李密曾是徐世勣的主公,兩人有點情分也是正常的。

曆史上是否真有徐茂公此人?徐茂公是個虛構的人物,但原型還真有

但是,徐世勣之後的舉動再次驚到了李淵。徐世勣得到許可後,馬上準備了麻布服和白绫,并親自為李密送葬。安葬完李密後,他又披麻戴孝,守在李密的墓地旁邊,直到服喪期過了之後才離開。經此一事,李淵完全信任了徐世勣。在李淵看來,徐世勣是一個非常忠義的人。他現在對李密有多忠誠,以後對大唐就會有多忠誠。

李淵去世後,徐世勣跟随太宗南征北戰,先平江南,再破突厥,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有一次,徐世勣突然得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病。前來診治的大夫說,想要治好此病,藥中必須要有燒成灰的胡須。李世民得知之後,毫不猶豫地拿刀剪下自己的胡須,以此來為徐世勣治病。徐世勣聽說之後,流着淚向李世民磕頭,磕的滿頭是血。

李世民見狀,隻是輕描淡寫地說道:“你不必這樣,朕這樣做不僅是為了你,還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啊。”貞觀十七年(643年),為了表彰那些為大唐王朝出生入死的功臣們,李世民特意命人在淩煙閣繪制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其中,就有徐世勣。在晚年的時候,李世民仍然對徐世勣很是信賴。當時,太子李治年幼,李世民一直想要找個老成持重的大臣輔佐太子。

曆史上是否真有徐茂公此人?徐茂公是個虛構的人物,但原型還真有

考慮了很久,李世民還是感覺徐世勣最為合适。

在一次宴會中,他誠懇地對徐世勣說道:“太子年幼,恐怕不能獨立處理朝政。朕想找個人幫他,可想來想去,沒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了。你過去對李密忠心耿耿,現在肯定不會背叛朕的。”聽了皇帝的肺腑之言,徐世勣誠惶誠恐,趕忙咬破指尖,立下永不相負的誓言。過了一會,李世民見徐世勣有點喝醉了,又将自己衣服脫下來給他披上,唯恐他受了風寒。

李世民與徐世勣關系之融洽,可謂是君臣佳話。但令人不解的是,貞觀二十三年(649年),病重的李世民突然将徐世勣貶到了疊州(今甘肅省疊部縣)。疊州位于大西北,是非常荒涼的地方。

那麼,徐世勣身為開國大将,又沒有犯過什麼重大的過錯,為什麼李世民會将他貶谪呢?

其實,李世民之是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太看重徐世勣了。據《舊唐書》記載,李世民去世前,曾經對太子李治說道:“徐世勣這個人是大唐的頂梁柱,可惜你對他沒有什麼恩情。朕想了想,決定先将他貶到偏遠的地方,等你即位了,再把他調回來。這樣的話,徐世勣定會非常感激你。”李世民駕崩後,李治趕忙令徐世勣回到京城,并授予他洛陽刺史。沒過多久,李治又将他升任為宰相。

曆史上是否真有徐茂公此人?徐茂公是個虛構的人物,但原型還真有

見高祖、太宗、高宗三任帝王都對自己恩重如山,徐世勣在感激的同時,對大唐更加忠心。不久之後,他率軍攻打高句麗,接連為大唐攻下了一百七十餘座城池,将高句麗徹底消滅。高宗得知之後喜出望外,深感自己用對了人。總章二年(669年),徐世勣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歲。徐世勣逝世的消息傳來,高宗李治痛哭不止,下令辍朝七天,以示哀悼。

可以說,在高宗的眼中,徐世勣是與衛青、霍去病一樣的人物。

但是,到了光宅元年(684年),徐世勣之孫李敬業起兵讨伐武則天,武則天于是追削徐世勣等人的官爵,将其掘墓砍棺,恢複本姓徐氏。一直到了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李顯複位,才下诏恢複徐世勣的官爵,并重新為他起墳改葬。

參考資料:

【《舊唐書·卷六十七·列傳第十七》 、《新唐書·卷九十三·列傳第十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