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報記者李偉
這個國慶節假期,除了去一些文化場所欣賞宋風故事外,千萬不要錯過中央電視台呈現的首播大片的4集。

從10月3日起,每晚9:30,四集紀錄片《大足石雕:石上的世界》(以下簡稱《大足石雕》)将在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CCTV-10)"探索與發現"欄目首播。
大足石雕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是位于中國西南大足區境内的所有石窟雕像的總稱,到目前為止,有多達75個石窟被宣布為文物保護機關,雕像超過50,000個。它代表了公元9世紀和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準,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後一座紀念碑。
1947年,梁思成首次将大足石雕引入世界,震驚了世界。當由顧潔剛等人組成的"大足石雕探險隊"發現大足石雕時,記載:"敦煌的現實和發現是相似的。
大足石雕最早是在公元七世紀唐初鑿刻的,并在兩宋時期達到頂峰。
整部電影橫向連接配接了與大足石雕同期其他人類文明的景觀,如巴黎聖母院、吳哥窟、非洲藝術、瑪雅文明、佛教發源地印度等,深入分析了大足石雕的藝術成就、藝術特征和審美特征,以大足石雕的美學為出發點,探索和思考當代文化。 通信。
特别有意思的是,影片還将借用大足石雕鮮明的世俗化,還原和展開兩宋代生活的生動畫面,深入解釋大足石雕被稱為"三維"清明河圖"的根本原因等等。
這座雕像位于大足石雕的山頂上
第一集是"許願者的力量"。兩千年前,融合了世界三大文明精髓的佛像藝術品誕生于古印度。然後,當這種藝術潮流一路向東蔓延到川洞時,它經曆了颠覆性的變化。無數無名大足工匠,在保定山主修者趙志峰的帶領下,超越了時代的認知和技術局限,創造了人類曆史上物質與精神高度融合的終極代表作品。
第二集是"懸崖上的歌"。通過不同的石雕,我們可以用這些石雕作為起點,探索幾千年前的大宋朝。大足石雕被稱為立體的"清明江圖",從農業生産到商業氛圍,從家庭構成的方式到信仰和文化體系的建構,通過大足石雕,兩宋時期遠離城市的世俗場景,更加立體生動,躍入人們眼前。
大足保定石雕是一幅非常有名的放牛圖
第三集是"美的守望者"。對美的感覺始于人類生存的本能,然後從那裡延伸。最終,美具有自行進化的能力。這種源于宗教的美麗,從人類世界中活着,而且很好。各大文明體系對美的認識和定義并不相同,甚至彼此相差無幾,但中國人如何從世界的審美趨勢中重新發現自我定位,使美與美共享,每一美,公元11世紀的大足石雕為當代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維範例。
第4集:雕像中的代碼。通過從力學,光學,透視,水文測量,冶煉,系統工程管理和其他宋代科學的分析,在宋代的雕像和洞穴的建造中引領世界,探索了11至12世紀和宋代的科學如何引領世界, 然後影響了世界。同時,通過千住觀音的修複工程,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展現了傳統科技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修複理念。古代科技和現代修複的兩條主線貫穿全片,探索藝術與科學之間、科學與文明進步之間隐藏的關系。
紀錄片《大足石刻》的藝術總監梁碧波說,大足石雕就像相冊,記錄了兩宋時期世俗生活的狀況。
總導演曾昕說,《大足石刻》是一部"文化紀錄片",絕不是簡單地關于大足石刻的曆史,"我們試圖用曆史上一些'碎片化'的資訊來描繪一幅關于中國雕像曆史、宋代、中國傳統美學、科學技術的文化地圖。 等等。"
在大足宋代的石雕上刻有400多名奉獻者,他們是當時現實生活中的名人和姓氏人物,雕像不僅雕刻了他們的外觀和皇冠,而且有一個逼真的提名結的形象。
1992年,時任敦煌研究院院長段文傑在大足石雕研究會年會上說:"(大足石雕)不僅本身世俗化,更重要的是世俗化,世俗人進入畫面,與神靈一起坐。官員們是孤獨的。有一排偶像站着,在雕像的中間有一個獻祭的人,和雕像一樣大。世俗化得非常深刻,它混淆了世俗的人和極樂世界的天體。進一步漢化,完全漢化。"
"三維清明河圖"是如何拍攝的?我們今晚會看到它。
值得一提的是,9月28日,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的"盛施栽培儀式——'中國畫系列'分階段成果展"全國巡展第一站中,還出現了大足石雕經典石窟雕像的"激活"。
"盛石修為典禮——'中國畫系列'分階段成果展"重慶首站
"興盛修養典——'中國朝代系列'分階段成果展"圖檔由周小平拍攝,重慶第一站
由浙江大學和浙江省文物局編制出版的"曆代中國畫系"項目是一個規模宏大、貫穿曆史、跨越中外的重大民族文化工程。在巡回展覽的每一站,都有沉浸式互動媒體,或者由石窟文物的數字技術呈現的相同比例的3D列印。這一次,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大足石雕北山佛灣第245個壁龛被高度修複,"關武武守景變"。
數字3D技術修複大足石雕245個壁龛"關無魏守景變"
大足石雕245個壁龛"關無衛壽經變"真實場景
《關武守經》兩邊的修煉者也是各界人士,如載關、武士、僧人,以及地位低下的婦女、盲人等。
整個壁龛中的雕像都是以"關武衛壽景"為主,規定宏大,構圖嚴謹,雕刻精美,580多個人物,42座經文建築和亭樓閣建築,以及400多件各種物品。這樣的題材在敦煌壁畫中很常見,有大量的粉筆複制品流傳,畫畫是連續的。不過,根據他的粉彩畫,比如這個壁龛的精美雕刻,就很少見了。
在觀看紀錄片之前,您可能希望享受這個高度恢複的複制品利基市場。
大足石雕245生态位資料采集網站
245個利基複制品模型待組裝
245個壁龛再現了模型的上部和中部細節
245個壁龛再現了模型的上部細節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錄、重寫和進行網絡傳播所有版權使用的作品,否則本報将依據司法管道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