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城市之光,不能忘卻的紀念

作者:大連新聞網

張立霞,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徐明玉彥欣

近日,由中共大連市委宣傳部、大連新聞傳媒集團制作的大型電視劇情片《城市之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大連紀事》在大連某綜合新聞頻道的黃金時段播出。劇情片以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向城市英雄緻敬和贊美為主題,分為三個叙事章節:"庚子早春大連戰争'疫情'紀事"、"庚子大夏大連戰争'疫情'紀事"、"庚子年末大連戰争'疫情'紀事", 全面回顧了2020年以來大連抗疫鬥争,生動再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上司下,700萬大連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齊心協力,共同克服困難。堅決打赢疫情防控攻堅戰和阻撓戰争的壯麗圖景。節目播出後,立即在我市引起強烈反響。

"眨眼間,我從武漢回到大連已經一年多了,當我看到《城市之光》中感人的畫面時,我仍然充滿情感,抗擊疫情的場面記憶猶新。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醫生曹麗華說:"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來臨,疫情是一個指令,我積極響應黨中央的号召,主動請苗馳幫助武漢,當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 挺身而出,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作為大連第一批醫療隊的隊長,我帶領隊員們出色地完成了醫療任務。在武漢,作為入黨介紹人,我親眼目睹了兩位同志在火線上入黨。在大連地方疫情防控兩輪中,作為大連救援救治專家組成員,我再次上戰場,負責兩個病房的聯合診療指導,為大連的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同時,我感受到了大連的速度,大連的精神和大連的力量,我們城市以最快的速度阻止了疫情,恢複了工作和生産,我為家鄉大連感到驕傲。目前,我國已進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階段,必須準确防控,保持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我将繼續發揚偉大的抗疫精神,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我将一如既往地牢記我最初的使命,繼續努力,為本市的疫情防控和醫療衛生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為黨的百年誕辰獻上一份禮物!"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護士周長明表示,看完《城市之光——大連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事》後,思緒瞬間被拉回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觸動了全國人民的心,在這場意想不到的抗死較量中,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處處閃耀着偉大的抗疫精神!最美的逆行,肩負起責任和責任,責任比泰山重,面對疫情,廣大醫護人員寫了一封請求信,按下鮮紅的手印,主動求助,毅然無煙地奔向這片"戰場"。

"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我感到很榮幸。我仍然無法忘記剛到武漢時空蕩蕩的街道,隻有微弱可見的救護車;酒店到處都有消毒劑的刺鼻氣味;我忘不了武漢市民看到我們的醫療隊像救世主一樣時臉上的表情。我無法忘記當核酸檢測呈陰性時病房臉上的喜悅。"生命第一,以人為本",讓我真正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團結。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正确上司下,在這場與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敢于奮鬥,敢于取勝,鍛造了生命至上的偉大抗疫精神,全國團結一緻,犧牲生命,忘死,尊重科學,共享命運。相信有一天,我們可以摘下口罩,去我們想去的地方,歌唱偉大的祖國!"

"看《城市之光》劇情片,打動了我的眼淚,重新開機了當年春天耿孜逆行探險的閃亮記憶,那動人至深,那次沖上去幫助的經曆讓我難以忘懷。大連市第三人民醫院護士薛小英說,農曆新年第二天拿到的特價票沒有名字,隻有座位号,目的地——武漢;那架難忘的飛機降落在天河機場一條漆黑空曠的街道上;武漢令人難忘的戰友,人民看到我們身影時淚眼汪汪的眼神;難忘寒冷潮濕的夜晚,汗水浸透的防護服,風吹來的刺骨寒意......但我們始終相信,第二天的太陽就是黎明。大連智援武漢醫療隊圓滿完成了支援任務,也獲得了武漢市人民和同志們給予我們的認可和珍貴的愛心。我們離開的時候,武漢人互相送人的場景無比令人欣慰,因為它正在慢慢恢複活力。"2020年,大連的家鄉也經曆了兩輪局部疫情,從春夏到秋冬,我還是沖到前線,守衛着我們的城市。認真配合市内完成核酸抽檢任務,并被任命為危險護理組組長,入院前參加六院流動組的教育訓練考核,随時準備離開。我們不是從天而降的英雄,我們隻是站起來的凡人。厚重的防護服、N95口罩,以及屏風下都有同一雙眼睛,迸發出堅定的力量。我們同心同德,共赢一場階段性勝利,這是全體大連人決心的結果。現在我市已進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階段,我将繼續努力,不忘初心,始終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繼續守護大連人民的健康。願我們的城市百事可樂蓬勃發展,我們的人民歡欣鼓舞,幸福。"

"五一節"國際勞動節期間,大連市第四人民醫院醫生黃福林說,他回老家看望父母,剛好看了《城市之光》大連抗疫劇情片,情緒十足,淚水瞬間潤濕了他的眼睛。他說,抗擊"疫情"的難忘經曆令人難忘,令人難忘!一年一月十五日耿孜外出的場景記憶猶新,猶如昨日:父母送孩子,夫妻送别,孩子送父母......新年的鐘聲成了全國抗擊"疫情"的動員令,身穿白衣,奔騰千裡,隻為更多的父母不再擔心,更多的夫妻不再分開,更多的孩子不再流淚!來到武漢,十天來,他親眼目睹了中國在十天内興建雷神山醫院的速度,見證了共産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的實踐,看到了國家危機中時中共的"雷霆萬鈞之心,菩薩之心"!一方有困難,八方支援,用全國力量打赢武漢防衛戰!凡是有從天而降的英雄,總有勇往直前的凡人。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赢得了武漢"疫情"的最後勝利。回國後,大連的家鄉經曆了兩輪地方疫情,作為一個擁有援援湖北經驗的自己,他仍然沖鋒在前,利用武漢在家鄉"疫情"中的經曆,與大連政府決斷的攻擊,與時間賽跑。社會各界、民警、志願者等人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大連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内,控制住了疫情的發展,這是我們大連全體人民同舟共濟的結果,也是我們全體大連人團結的展現,"疫情防控還沒完, 我會一如既往地謹慎,做好防控工作。目前,我市新冠疫苗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将繼續做好保障接種疫苗的工作。作為黨支部書記,要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性,帶領黨員群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要解決人民醫療問題,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平凡造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在《城市之光》中,一群偉大的平民英雄無私地築起鐵牆守護城市,包括突然在抗擊疫情前線病倒的英雄納俊,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54歲。娜君的妻子朱波和兒子娜佳文全程看《城市之光》,兩個多小時,母子的眼淚止不住。在劇情片1小時49分鐘的"耿孜年末'流行病'編年史"一章的開頭,是1月10日上午納俊倒在雪地上獲救,并再次在電視上看到他的親人的鏡頭, 母子倆淚流滿面。1月18日,繼承父親志願精神加入金浦新區慈善總會微愛志願者站的納家文哽咽着說,父親的一生一幕再次出現在我眼前,我非常想念他,父親的精神堅定了我的信念,我一定會繼續為志願服務, 多做事服務社會,報答社會,安慰天父的精神。朱波淚流滿面地說:"我離開已經112天了,現在做義工的時候,總覺得他還在我身邊。作為妻子,我向那君緻敬的最好方式就是發揚志願服務精神,像那君一樣,我不追求驚天動地,我們相信"人人不起",在"敬業、博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的驅使下,我們可以盡我們所能為社會和他人做出貢獻。參加志願者活動,我們一家三口将永遠在一起。"

西港區香廬街勞工村社群居民徐秀華說,他用《城市之光》劇情片的鏡頭回顧了難忘的2020年。特别回顧"7.22"疫情時期,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堅強上司下,街頭社群從業人員、醫務人員和志願者冒着酷暑,奮起直追,堅守崗位,以雷霆萬鈞之力堅決阻斷疫情蔓延, 并建立了有血有肉的堅實健康防線。每一位抗疫工作者不怕艱辛險,不顧人身安全,主動一次又一次地逆行,一幕又一個暖心的時刻,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讓我的心深深開悟,恒久的感動,感謝大連所有抗疫工作者的努力!每個大連人都很棒!曆史因為紀念而永恒,精神不會因為繼承而熄滅。我也會繼承和發揚抗擊疫情的精神,積極參與家園建設的實戰行動,努力建設一座美好的城市!

沙河口區李家街魯香社群黨員白玉坤說,看這部紀錄片,他充滿了情感。"偉大源于平凡",正是在這樣的日子裡,無數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人,已經成為我們人民心中名副其實的英雄,醫務人員因為長期戴口罩,臉部留下了深深的束縛,因為勤于洗手和長期戴手套,雙手已經起皺和損壞;無數社群工作者,在疫情的最前沿調研,為我們購買蔬菜、快遞等服務,無數志願者,扛着幾十公斤消毒水爬樓梯,日複一日地在大樓裡......"當這個場景以紀錄片的形式再現時,我不禁哭了。感謝我們的無名英雄從我們身上阻擋病毒并消除我們心中的恐懼......除了感謝之外,我們一定會盡我們所能幫助保護這一流行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