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孩子面對瘢痕,我們能做些什麼?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奇立推)童年時期皮膚創傷、燒傷等意外傷害發生率高,傷口愈合往往會留下皮膚疤痕,不僅影響美學和器官功能,對兒童的心理發育也有很大的影響。

近日,記者來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燒傷整形手術,近距離了解了這裡的醫生如何應對這些困難。

疤痕之後是"疼痛"。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被開水燙傷,在他的前額右上方留下了一個大疤痕,沒有長出頭發。一位母親帶着6歲的兒子,正在"一直想要頭發移植"。"

"最合适的治療方法是頭發移植。兒童醫院燒傷整形外科教授王繼平告訴孩子的母親,"孩子頭發移植的關鍵是麻醉。"

當孩子面對瘢痕,我們能做些什麼?

王繼平教授在診所對小患者進行術前評估。(圖檔: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記者了解到,頭發移植手術需要改變患者在手術中的位置,因為孩子的契合度較低,以前通常隻能等待孩子長大一些,高度配合,才能采用局部麻醉移植。在此期間,兒童可能會經曆負面情緒,例如在學校和社交時自卑,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兒童醫院在兒童麻醉技術和措施方面處于非常有利的地位。王繼平說,随着技術和設施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孩子将不再被傷疤困住。

目前,針對兒童各種創傷造成的疤痕,北京兒童醫院燒傷整形外科已經開發了局部外用藥、彈性按壓、局部注射、雷射、手術等一系列綜合治療和管理方法。

我希望我的孩子的生活充滿笑容

中國每年約有26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燒傷,其中約30%是兒童,0至5歲是高發年齡。

"我記得一個來自甘肅的孩子,頭上有燒傷和凹痕,還一直戴着帽子。兒童醫院燒傷整形外科副主任王燕妮說,這些疤痕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二次傷害",就像身體上的痛苦一樣。

2019年,北京市兒童醫院燒傷整形外科組織了首屆以"我們在一起"為主題的兒童燒傷疤痕夏令營,邀請心理學家和家長深入交流,不少外科醫生首次意識到,在工作中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關注太少。

"我們一直在努力改進和擴大該部門涵蓋的學科範圍。"我們不隻是看孩子們的傷勢,我們希望他們對未來有微笑和信心,"王說。

科學治療和心理幹預

目前,北京兒童醫院燒傷整形外科共有40名醫務人員,不僅在兒童燒傷搶救、傷口修複、營養支援和疤痕防治方面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治療方案,還開展了兒童燒傷整形病的診療和手術治療。

"科室醫生人數不多,但學科範圍更全面,整體醫學教育背景更好。王豔妮說,"科室工作非常緊張,基本上每個手術日都滿員,也随時要進行急救手術。"

"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工作,更多的人會關注這些特殊的孩子,更多的人會明白,通過科學的治療和心理幹預,這些孩子可以擁有更美好的明天。"王豔妮說。(參與寫作:饒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