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服務農業"工作室,關注返鄉青年創業,開網店直播銷售...江蘇省全國人大代表孫飛将青年力量注入農村,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帶領農民穩步走上鄉村振興之路。

解決群衆後顧之憂,促進可持續發展
良好的生态環境是農村地區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财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項重要任務是推廣綠色發展模式和生活方式,使生态之美,環境之美。當地畜禽養殖場糞便污染問題一直困擾着周邊養殖戶,孫飛在聽取群衆呼聲、廣氾輿論後,就當地兩家畜禽養殖場糞便污染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整改建議,并積極跟進監管建議落實情況, 由此最終導緻實作了政策導向型整體搬遷,一個農場獲得另一個農場的專項扶持資金,完成了糞便無害化改造,當地生态環境也實作了質變。
河陽市孫飛村是江蘇省鄉村旅遊的示範點,在旅遊旺季,停車已成為當地村民和外國遊客面臨的問題。孫飛在參觀中了解了這一情況,是以積極向上努力協調解決規劃,施工瓶頸遇到制約因素,利用原來廢棄的魚塘,建了50車位的生态停車場,解決了當地"停車難"的問題。
聚焦回國的力量,為青年創業創造沃土
人才的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要着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方位培養各類人才,擴大總量,提高素質,優化結構。培養農村青年成為富豪領袖,支援青年回國創業,不僅可以增加就業,促進繁榮,而且可以緩解城市就業的壓力,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孫飛送出了《關于完善家庭創業青年服務政策的建議》,建議進一步推進政策的全面落實,建立良好的網絡地位,經常将新政策上門,擴大學土創業青年服務政策宣傳的覆寫面;為年輕創業者提供低成本或免費的創業工作,圍繞年輕人形成"半小時創業圈"。
實時電子商務助力創新推動鄉村振興
"人民選我為代表,我選為人民代表"是孫飛永遠銘記的職責和使命。他關注農業收入、農民緻富、農村發展,2019年初,孫飛建立了"服務農業"工作室,創新營銷方式,通過網絡銷售來開拓農産品的銷售。他創辦了稻田魚米專賣店,積極邀請當地20多家育種商和食品加工企業加入,進駐蘇河食品天貓旗艦店,還引導10多家育種者和企業主開設網店。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地大米銷售停滞,農民憂心忡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孫飛聯合揚州大學揚州電視台經濟生活專欄,在漢圖家庭農場網站上做了一個公益直播銷售活動,在一小時内,住進了5500多名網友,賣了2萬金大米,銷售了6.5萬多元。孫飛還曾多次在台州電視台、江偉電視台開展公益活貨活動。2020年,河陽村實作農産品電子商務銷售7600多萬元,江嶼區電子商務銷售強勢。
孫飛 說
作為全國人大在農業領域的代表,為幫助鄉村振興責任,堅持對農業服務做大功夫,我想把工作室打造成農業科技的教學平台,推廣先進模式的展位,發展網絡銷售前台, 聯系服務選民平台,這項服務為人民的道路我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