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納即将停擺的消息無疑震驚了不少消費者,首款進入中國市場的大衆車型已經上市30多年。過去,價格已經膨脹到20多萬輛,擠壓了許多競争對手,也為無數中國家庭繞着汽車的夢想,但最終不可避免地迎來了生命的終結。
事實上,桑塔納的終端銷量并不低,甚至好于其大部分國産車。桑塔納在2020年銷售了近18萬輛,今年前九個月以相同的價格銷售了10萬輛,為什麼上汽大衆決定停止桑塔納?

當然,不是因為銷售,而是因為利潤和政策問題。新能源車型的研發已經成為全球共識,許多國家已經進入了禁售倒計時,雖然中國市場還不清楚全面禁火時間,但雙點政策依然是衆多車企的利劍。
根據雙點政策要求,企業銷售的所有車輛必須達到一定的平均燃油值的節能标準,如果車輛油耗高于此值,企業将獲得負分,新能源車型可以獲得正分,正負均可抵消。但是,當正點不足以抵消負點時,隻能從其他積分過剩的汽車公司購買。
而大衆汽車目前的銷量仍以燃油車為主,目前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并不完善,近日公布的2020年度企業積分結果顯示,上汽大衆去年産量負點高達78萬以上。具體看桑塔納,這款車100公裡油耗為5.6L,上汽大衆去年的平均油耗達到了5.18L的标準值,也就是說,每賣出一輛桑塔納就損失0.42L點,去年上汽大衆共"貢獻"了7.5萬多點負分。2020年市場上的積分價格将在3000元左右,僅桑塔納購買積分的成本就将超過2.2億元。是以前段時間曝光宏光MINI通過出售新能源積分為五菱賺了13億元,看來是真的。
今年,點價預計達到5000元,也就是說,賽奇大衆每次賣一輛桑塔納就減去2100元的利潤,一輛桑塔納的銷售額利潤估計不會高于此。桑塔納似乎為上汽大衆貢獻了大量銷售額,但它也給該公司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是以,削減這些低利潤模型無疑是時間問題。
随着桑塔納的關閉,我們可以在市場上購買的低端民用燃料汽車将會減少。除了桑塔納,上汽大衆也将擁有與霍納、斯柯達和斯柯達三款車型相同的命運。其實不難發現,近年來,就連國産品牌都在秉承向上的原則,在低端燃油領域推出的車型越來越少,比亞迪停産F3、吉利也紛紛斬低端線視野的消息。不過,也可以了解的是,在嚴格的政策下,像桑塔納一樣,低端産品不僅僅是低利潤和浪費點的名額,對于企業來說沒有太多生存需求,未來這個價格段的車型可能會被更多的微型電動汽車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