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喆33歲因肺癌去世,這麼年輕為什麼會得癌症?醫生說出實情第一,年輕人為什麼也會得肺癌。第二,年年體檢,為什麼不能發現早期肺癌哪些人需要定期做CT檢查,什麼時候開始做呢?

2019年12月5日淩晨2點14分.m,中日友好醫院經過一年多的頑強抗擊肺癌,離開了我們。風計劃#健康科普大賽#

北京首鋼籃球俱樂部球員姬薇因肺癌晚期去世,享年33歲。姬偉,1986年10月14日出生于遼甯省沈陽市,身為大前鋒,2007年被遼甯男籃租借到北京首鋼隊參加CBA比賽,長期擔任北京首鋼隊隊長,并三次幫助球隊捧起CBA冠軍獎杯。

吉喆33歲因肺癌去世,這麼年輕為什麼會得癌症?醫生說出實情第一,年輕人為什麼也會得肺癌。第二,年年體檢,為什麼不能發現早期肺癌哪些人需要定期做CT檢查,什麼時候開始做呢?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關心籃球的朋友和姬姬就覺得不可思議,難以置信。據《健康時報》報道,姬去年被診斷出患有肺癌時身患絕症。

這位33歲的職業運動員,體質優良,每年都有賽前體檢和體檢專業運動員,怎麼會患上癌症,肺癌晚期。醫生今天來談這件事。

<h1>首先,為什麼年輕人也會患上肺癌?</h1>

其實,癌症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結合的結果,肺癌在中老年人中是好的,但年輕人并不少見。肺癌經常出現在30多歲甚至20多歲的時候。

如此年輕時肺癌的晚期很可能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但癌症是多種因素的結果,很難用單一因素來解釋。

事實上,肺癌已經成為我國頭号癌症,無論是病例數還是死亡人數,都遠遠超過其他惡性良性腫瘤。2015年,有733,300例新發肺癌病例(509,300名男性和224,000名女性),6.102億例肺癌死亡(432,400名男性和17.778億女性),發病率和死亡率非常接近,主要是由于臨床診斷的病例大多是晚期并且已經失去了手術。肺癌的預後很差,我國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僅為16.1%。

肺癌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

1. 吸煙和被動吸煙

吸煙現在被認為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香煙在點火過程中會形成60多種緻癌物質。煙草中的亞硝胺、多環芳烴、苯二氮卓類等是呼吸系統中高度緻癌的物質。

吉喆33歲因肺癌去世,這麼年輕為什麼會得癌症?醫生說出實情第一,年輕人為什麼也會得肺癌。第二,年年體檢,為什麼不能發現早期肺癌哪些人需要定期做CT檢查,什麼時候開始做呢?

被動吸煙也是肺癌的一個危險因素,主要發生在女性中。研究表明,由于在工作環境中被動吸煙,不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增加了24%,而那些高度暴露于環境煙草煙霧的人患肺癌的風險為2.01%,暴露于環境煙草煙霧與肺癌密切相關。

2. 室内污染

室内污染主要包括室内燃料和烹饪煙霧造成的污染。室内煤燃料和烹饪煙霧的不完全燃燒可産生苯二氮卓類、甲醛、多環芳烴等緻癌物質。

3. 室内氡氣暴露

氡是一種無色、無味、無味的惰性氣體,具有放射性。當一個人被吸入時,放射性粒子會衰變,會對人體呼吸系統造成輻射損傷,導緻肺癌。含鈾礦區的氡氣含量很高,建築材料是室内氡氣的最重要來源。如花崗岩、磚砂、水泥和石膏,特别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在歐洲、北美和中國進行的三項綜合分析結果表明,氡濃度每升高100Bq/m3,肺癌的風險分别增加8%、11%和13%。

4. 室外空氣污染

室外空氣污染物中的緻癌物質主要包括苯二氮卓類、苯類、一些金屬、顆粒物、臭氧等。Chen和其他人對1950年至2007年間進行的17項隊列研究和20項病例對照研究進行了系統評估,發現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每增加10μg/m3,肺癌死亡的風險增加15%至21%。

吉喆33歲因肺癌去世,這麼年輕為什麼會得癌症?醫生說出實情第一,年輕人為什麼也會得肺癌。第二,年年體檢,為什麼不能發現早期肺癌哪些人需要定期做CT檢查,什麼時候開始做呢?

5. 職業因素

各種特殊的職業暴露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包括石棉、石英粉塵、鎳、砷、鉻、二氯醚、礦物油、二甲基二氯醚等。在中國,男性和女性的職業因素比例分别為10.6%和7.0%。

6. 肺癌家族史及遺傳易感性

家族聚集存在于肺癌患者中。這些發現表明,遺傳因素可能在易感環境緻癌物的人和/或個體中發揮重要作用。Matakidou等人的系統評估結果表明,家族史和肺癌的相對風險為1.84。

總之,肺癌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有癌症,需要注意!

<h1>二、每年體檢,為什麼早期發現不了肺癌</h1>

為什麼在年度檢查中不能發現早期肺癌?很可能是檢查手段不對,大多數機關都是選擇胸部來檢查肺部,其實胸部并不是最好的篩查手段,胸部早期很難發現肺癌。

如果要篩查肺癌并發現早期病變,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是首選的檢查方法,可以檢測到直徑僅為2mm的微小結節。

吉喆33歲因肺癌去世,這麼年輕為什麼會得癌症?醫生說出實情第一,年輕人為什麼也會得肺癌。第二,年年體檢,為什麼不能發現早期肺癌哪些人需要定期做CT檢查,什麼時候開始做呢?

<h1>誰需要定期CT掃描,他們什麼時候開始做?</h1>

對于無症狀患者,建議對55至74歲的個體進行肺癌篩查,并建議将30包吸煙(如果他們戒煙不超過15年)用于低劑量CT肺癌篩查。以下一些肺癌的高危因素也可以用作篩查條件,包括:氡暴露,職業緻癌物暴露(如石棉,輻射,二氧化矽等),個人惡性良性腫瘤史,直系親屬肺癌家族史,肺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纖維化),長期二手煙暴露史,長期吸入煙霧史, 等。

建議每隔 1 年進行一次篩查,建議對正常人進行年度篩查,建議每 1 至 2 年持續篩查一次。

吉喆33歲因肺癌去世,這麼年輕為什麼會得癌症?醫生說出實情第一,年輕人為什麼也會得肺癌。第二,年年體檢,為什麼不能發現早期肺癌哪些人需要定期做CT檢查,什麼時候開始做呢?

如果您有以下症狀,請注意肺癌,并應盡早就醫。

(1)咳嗽、咳痰:咳嗽是肺癌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早期常表現為刺激性咳嗽,如果惡性良性腫瘤增多影響痰液引流,可為繼發性梗阻性肺炎。

(2)痰血和出血:由于惡性良性腫瘤組織血管往往較豐富,部分患者可出現痰血壞死,如果惡性良性腫瘤攻擊較大的血管,可引起出血。

(3)喘息、胸悶、呼吸急促:呼吸氣流經氣管壓力或部分阻塞形成狹窄處可引起喘息。特别警惕由于未知原因反複出現的局部喘息。惡性良性腫瘤壓迫可能導緻肺呼吸面積減少,甚至引發胸液,其表現為胸悶加劇,呼吸急促。突然胸悶,呼吸急促應消除肺栓塞的可能性。

(4)體重減輕、疲勞發熱:惡性良性腫瘤可能引起食用、食欲不振等,導緻患者疲勞伴有體重減輕,惡性良性腫瘤發熱間歇性中、低熱,合并感染均可出現高燒。

(5)胸痛:當惡性良性腫瘤侵入胸膜壁、肌肉神經或骨組織時,疼痛可加重、延長和固定。上肺溝惡性良性腫瘤位置較高,可引起肩、胸、背痛或腋下放射性疼痛。

綜上所述,肺癌已成為我國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預後很差。我們應該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少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定期參加體檢,首選低劑量的肺部CT檢查!

主要參考資料:

1、原發性肺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

2.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年版)惡性良性腫瘤學研究與臨床, 2018, 30 (12): 793-824.

3、中國肺癌低劑量螺旋CT篩查指南(2018年版)。肺癌雜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