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生》廣州首映禮9日晚在中山紀念館舉行,鐘南山和夫人、桑林等醫療隊代表受邀觀看影片。影片放映結束後,鐘南山院士與劉偉強、張漢玉、袁權等主要創作者當場交換了意見,鐘南山表示:"我最強烈的感覺是,這部電影沒有隐瞞,非常真實地還原了早期武漢抗疫的局面,我們遇到的困難, 床的緊張,病人的情緒,這部電影非常真實地恢複了。"

鐘南山在首映現場與電影的創作者進行了交流。
當晚鐘南山院士和夫人李少芬一起走進中山紀念館時,觀衆們一再鼓掌歡呼,電影放映後,鐘院士在台上反複稱贊"真相","非常真實地恢複了武漢早期的局面,我們遇到的困難,我們床的緊張, 我們病人的情緒,我真的感到非常真實。鐘南山還表示,他在電影《中國醫生》中看到了大部分醫務人員的影子,也看到了廣東醫務人員的影子。
1 喜歡
"一位中國醫生的照片。
良知、責任、決心和行動"
《中國醫生》的創作者出席了首映式。
張漢宇所扮演角色的原型是當時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鐘南山院士說:"張校長是我的好朋友,我很了解他,我特别欣賞他。他是一個非常樂觀、非常堅強的人,他比我小30歲,阿爾茨海默病的病情會越來越嚴重,但他有堅定的信心,我也欣賞張漢宇的武漢國語,這并不容易。影片中反映的營救、插管、分娩的場景非常真實,這些醫生真實地反映了中國醫生的良知、中國醫生的責任、中國醫生的決心、中國醫生的行動。"
鐘院士稱贊"中國醫生"。
而袁權飾演的角色文婷,名字出自鐘南山院士最喜歡的電影《人到中年》,鐘院士說,這個角色讓自己想起了2003年的助手,并回憶起18年前的一些場景,是以他感覺很親切,"(袁權)整個形象很憔悴, 但當病人獲救時,雖然憔悴,但眼睛散發出光芒,流出幸福的淚水,和我18年前的感受一樣。除了改進技術和拯救病人的身體,醫生還必須提高病人的信心,提高病人的信念,這非常重要。
鐘南山還回顧了剛剛結束的廣州疫情防治形勢,表示我們有強大的後盾、政府的支援和科技支援,能夠迅速與病毒的傳播抗衡,鐘院士表示,廣州疫情與去年武漢相比,應對措施更有經驗, 并采取了高強度的篩選和準确的跟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鐘院士也感慨地說:"我希望再活幾年,希望看到祖國的力量和繁榮,感謝大家在過去一年裡分享的疲憊和不幸,一起度過不平凡的一年。
2 緻敬
鐘院士是"YYDS"
博納想把鐘院士搬上大銀幕
對于電影《中國醫生》中的細節,鐘南山也曾多次肯定,"有時候我看電視劇,有的醫生把聽診器倒着,有時候看電影是倒着看的,但這次演員的所有動作都非常娴熟,是以我非常感謝整個制作團隊,導演非常嚴謹。這并不容易,我還注意到,在化妝中,獲救病人的臉色蒼白,不像一些電視劇,人死了,嘴唇紅了。"
鐘南山院士團隊核心成員桑玲(右二)是片中陶君博士的原型。
朱亞文飾演的廣東愛益醫療隊的醫生陶軍是《中國醫生》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原型是鐘南山院士團隊的核心成員桑玲。桑林博士當天也來到現場,看完電影後,他說:"這部電影很真實,救援很專業,我很震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朱亞文今天沒有來。他可能不敢來面對我,昨天我們通過微信的時候,我問他會不會來,他說下次再約一次。麻煩局長劉偉強幫我給他帶來了一句話:我去北京找他!"
馮文娟看完電影後哭了起來。
鐘南山抱住了她。
現場,張涵宇、袁泉等都向鐘南山院士緻敬,元泉瞬間成為"粉絲姐姐",李辰稱鐘院士為"YYDS"(永恒之神)。而馮文娟看完電影後哭得更厲害了,于是當場向鐘南山鞠躬,鐘南山上前抱抱她,現場非常感人。
《中國醫生》總制片人、博納影視集團董事長餘東在現場透露,博納接下來計劃拍攝《鐘南山傳》,并将鐘南山院士的故事搬上大銀幕,包括從小留學的經曆,以及抗擊SARS和新冠疫情的經曆。
撰稿:南都記者丁惠豐實習生柯佳敏李娜
照片提供:南都記者鐘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