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這些問候語,竟源于這次閱兵

作者:CCTV國家記憶

1981年9月19日,經過5天4程的實彈演習,華北軍演進入了最後階段——一場激動人心的閱兵式。

閱兵當天,一向很少穿軍裝的鄧小平,在五天的演習中第一次穿上了65式軍裝。

在三個月前召開的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上,鄧小平當選為中央軍委主席。之後,他多次說過"我是軍人,我的職業是打仗",在人民軍隊向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轉變的重要曆史節點上,鄧小平以軍人的身份出現在演練場上,是對軍隊士氣的鼓舞。

閱兵開始後,鄧小平在北京軍區司令員秦繼偉的陪同下,視察閱兵部隊。

“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這些問候語,竟源于這次閱兵

鄧小平乘坐"紅旗"閱兵車視察部隊

在回顧過程中,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我們今天已經熟悉的"同志是好的"、"同志是硬的"等問候語,在這次閱兵中首次使用了。

“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這些問候語,竟源于這次閱兵

歐陽偉是軍事史專家

"這是什麼意思?"展現的是總司令與士兵的關系,特别是官兵的團結,總司令與士兵的關系更加密切。"

審查結束後,鄧小平發表重要講話後,帷幕又一次拉開了。

作為整個足黨的先鋒,旗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他手中的軍旗是中國軍隊鋼鐵意志和實力的象征,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象征。

回顧前的開國典閱兵式,旗手也采取了類似這次閱兵的旗幟動作。然而,在後來的國慶閱兵式上,高舉軍旗的旗手的威嚴再也沒有出現過。

原來,在蘇軍規章的影響下,在當時人民解放軍的《排隊規章》中,把扛旗的動作固定下來。是以,在建國典後的閱兵式上,軍旗的矛頭向前,雄偉的舉旗行動消失了。

“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這些問候語,竟源于這次閱兵

在1981年華北閱兵式上,旗手與國旗一起遊行

這一運動直到1960年代才改變。在當時的人民解放軍《排隊條例》中,将扛在右肩上扛旗的行軍動作現在改為"準備行軍時扛旗的姿勢"。條例中的新尾旗成為遊行隊伍中旗手使用的新動作。是以,在1981年的華北閱兵式上,旗手在扛旗的同時,用了一面更有力、更帥氣的正步旗遊行。

今天,當我們看到華北閱兵的曆史畫面時,除了感受到當時閱兵隊伍的飽滿精神外,我們心中也有一個模糊的問題:為什麼這次閱兵中會有戰争精神的湧動?

“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這些問候語,竟源于這次閱兵

彭野宗,八一電影制片廠紀錄片部攝影師

"多年沒有閱兵,大家都感到非常興奮,包括那些老頭,都覺得很有慫恿,在這樣荒涼的機場上閱兵,竟然有這樣一支軍隊出現,非常震撼。

早在1975年,鄧小平就以"軍隊應該改組"為标題,提出"軍隊要像軍隊一樣",并強調"軍隊随時都要做好戰鬥準備"。這些講話極大地激發了全軍的戰鬥精神和信心。此時,中國軍人有了新的精神面貌和前所未有的榮譽感。

在步兵方後面的裝備方塊,除了在閱兵式上首次亮相的紅箭-73反坦克飛彈外,統一的坦克和裝甲車隊也令人震驚。由于每輛車在遊行隊伍中和廣場上的位置不同,駕駛員标記的車輛的角度也會略有不同。是以,在換人計劃中,負責換貨位置的車輛駕駛員是最終的保險,是成敗的關鍵。

“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這些問候語,竟源于這次閱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第1坦克師炮兵團中國技術員魏志剛

"'802'演習在講台的左側,各種車輛都在那裡,一輛是牽引,一輛是補車。這個車手是全能的,無論缺少哪個位置,他都能彌補。"

在坦克方陣的最後時刻,一聲巨大的發動機轟鳴聲突然在天空中響起——空中閱兵梯隊到達了。在這次閱兵中,人民空軍派出了幾乎所有現役的主戰機,組成6個龐大的閱兵梯隊進行審查。

1981年的華北軍演和大規模閱兵,全面考驗和提高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和政治素質,鼓舞了人民士氣,标志着中國軍隊進入了中國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曆史發展新時期。與此同時,中斷了22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閱兵式和閱兵式也得以恢複。"最帥"的中國閱兵式也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今晚(8月4日)20:00收看

CCTV-4"國家記憶"

《戰地戰士》的"大閱兵"

全網獨家亮相,全部在中心視訊APP!

我想[提前]看"遊行"系列。

最新一集

掃描下面海報中的二維碼,煥然一新!

“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這些問候語,竟源于這次閱兵

文字:周伯陽

編輯:黃景豔 張新月

主編:趙偉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