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81年,"足球将軍"(日語:Wing wing,英語:Captain Tsubasa)開始在JUMP COMICS雜志上連載,這是一部由當時21歲的漫畫家Takahashi Yangyi創作的漫畫。

雖然後來很多人把《足球将軍》和《籃球大師》《棒球英浩》稱為日本體育漫畫的巅峰之作,但高橋洋洋在創作這部漫畫時,其實并不懂足球,甚至可以說是"足球盲人"。他創作了一幅以足球為主題的體育漫畫,僅僅是因為他創作了拳擊和棒球漫畫,這些漫畫沒有被命名,漫畫編輯認為其他相對冰冷的運動是主題,他希望能夠在雜志上連載它。
難怪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日本社會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運動并不是真正的足球,而是一個中國人似乎不熟悉棒球(日語:wildball)和各種"格鬥技巧"。
日本是一個仍然武裝的國家,特别注重以耐心,毅力和勇氣為核心的"武士之路"精神。這對日本社會文化乃至體育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例如,棒球于1872年正式引入日本。當時,日本學生群體從美國廣泛學到了這種運動,部分是因為日本人在明治新時代,作為追趕西方文明的一種手段,其次,因為棒球的規則能很好地反映出日本"群體合作""勤奮""對老年人"的社會特征, 可以很好地繼承"武士道"的精神。日本人對棒球的熱情顯然是其他西方運動所無法比拟的——日本棒球國家隊被稱為"日本武士日本",而日本最著名的棒球運動員鈴木一郎則被球迷稱為"武士",是"武士"和"野球道"組合的代表人物。
例子包括空手道,柔道,劍道,拳擊和其他"格鬥技巧"。從其發展曆史來看,這些"格鬥技巧"無疑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展現,而日本民間在競争機制、比賽理念上不斷的反思和重組,也讓這些從傳統的"格鬥技巧"變得适應現代體育的發展邏輯,産生了各種職業化, 職業格鬥賽事,日本與美國、俄羅斯、巴西共同成為世界四大格鬥強國。
是以,棒球和"格鬥技巧"在日本社會中最受歡迎的運動,自然而然地成為日本漫畫家最熱心的創作方向,傑作也經常出現在日本漫畫愛好者面前。從1966年川崎湯原的棒球主題卡通片《巨人之星》,到1968年森佳美和千葉千美的拳擊主題卡通片《明日之腳》,再到1986年浦澤樹的柔道主題卡通片《矢原!》。日本漫畫家從未停止創作過關于這些流行運動的漫畫,以及2002年松江軍的空手道主題漫畫書"曆史上最強的弟子"。
相比之下,足球在日本社會中并不像棒球和"格鬥技巧"那樣與武士精神高度吻合,是以它并不總是一項特别受歡迎的運動。即便是現在,與棒球運動員相比,日本職業足球運動員的收入差距仍然很大。2016年,J-League(日本職業足球聯賽)隻有五名球員年收入數億美元,而NPB隻有50名,棒球是首選運動。
是以,楊高橋将以足球為主題的創作"足球将軍",其實更像是一個内容的主要細分市場的實踐。不過,萬婉并不認為這一次是"錯打",而是後來成為日本體育動畫作品的經典之作。
02
如何讓他們創作的動畫作品更具吸引力?相信這是所有動畫創作者都會認真考慮的問題,楊高橋也不例外。
相信很多人對"必殺技能"這個詞并不陌生,它常被稱為"傲劍""殺手"或"Oye",指的是一個角色擅長且非常有效的技巧或竅門。在日本,"必須殺人"一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武士"文化的影響,經常出現在各種體育比賽中,特别是在格鬥比賽中。後來,随着ACG文化的不斷普及,逐漸頻頻出現在各種動畫、遊戲作品中。
當我們回想起《足球将軍》時,每個球員都有自己的"必殺技能",恐怕這是這部動畫作品最大的特點。
比如主角的大空機翼,他标志性的必殺技是"曲線投籃",這是一種先高高飛的球,然後用一種非常奇特的弧線進入網中投籃的技術,原理很像真正的"落葉球";
再比如太郎必須殺傷技能"3S射門"的标志,這是從球區的角落到接近0度角的直接射門華麗踢球,實際上,隻有皮耶羅和其他幾個球員完成了這樣的壯舉;
至于《太陽星》的"虎式鏡頭"、葵新武的"直角假肢"、"火野龍馬"的"龍卷風彈球"、肖俊光的"反動快動槍",這些輸出通過咆哮和伴随的華麗特效的"必殺技",幾乎都成為很多中國80、90後心靈的童年記憶。
将"必殺技"融入體育動畫作品,其實不能算是"足球将軍"第一。上述棒球漫畫《巨人之星》以"喊出必要殺戮技巧的名字"的表演形式出現,而改編自石黑的坂本的同名漫畫書于1979年在日本朝日電視台播出,後來于1983年(《燃燒》)引入中國的《排球女排》, 還有一系列"必殺技",如"高抛球"、"晴空"等。
雖然現在很難找到将"必殺技"與體育動畫作品相結合的祖傳作品,但可以肯定的是,"必殺技"元素的加入,在提高作品本身的視覺效果的同時,也能充分激發觀衆的想象力。對于青年群體來說,這種二度爆裂表的故事内容更可能吸引他們的眼球。不少年輕觀衆在看完《少年足球》、《網球王子》、《籃球》等一系列動漫作品後,開始練習這些"必殺技",就是最好的證明。
03
人們常說,"足球将軍"的出現,最終導緻了日本足球的發展,其實這種說法并不準确。因為動漫作品本質上是文化媒介,最多隻能成為目标閱聽人,尤其是年輕人去了解某種文化内容的載體。是以,與其說是"足球将軍"成就了日本足球,不如說是日本足球成就了"足球将軍"。
1873年,英國海軍軍官道格拉斯将現代足球帶到了日本。十五年後,1888年,日本土地上的第一場足球比賽正式舉行,神戶和橫濱俱樂部。1921年,日本正式成立國家統一足球協會,開始向全國推廣足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日本足球在1968年第19屆墨西哥城奧運會上獲得了第三名。但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日本足球其實是業餘球隊的世界,所有A級球隊都是由固和電氣、三菱重工、日産汽車、讀賣新聞等大集團贊助命名的,球員們都是半天訓練半職業球員,整體成績并不突出。
日本足球真正開始騰飛,始于20世紀90年代。1992年,由于橫山和三支日本國家奧運代表隊的失敗,日本足球開始改革,在球員職業化的基礎上已經發展了近10年,開始培養教練。1993年,經過五年的J聯賽開局,10支職業球隊進入了他們的第一個賽季。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日本足球的逐漸發展,尤其是以國家奧運代表隊為主的年輕球員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成為日本足球發展的中堅力量。
從時間節點開始,這群年輕球員随着日本足球的興起,這部動畫作品《足球将軍》其實都是随着童年長大的。畢竟《少年足球》漫畫自1981年以來就不斷在新劇中,大空翼的故事從最早的國小開始,逐漸擴大到世界青年運動會、奧運會等賽事,至今仍在系列中。在過去的30年裡,《少年足球》還發行了四部電視動畫、一部OVA和五部主要電影,包括2018年4月上映的最新動畫《翼隊長》,将大翼的故事帶回了國小。
是以,日本22人中有16人聲稱因為2002年日本和南韓世界杯上的Socceroos而開始踢足球也就不足為奇了。《足球将軍》以動漫的形式,将足球這項運動介紹給那些還處于了解期的學生,而這些國小生在幾年後,随着日本足球迅速發展成為職業球員。
由此可見,"足球将軍"能在日本足球中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其實更多的是時代。如果它在幾年前或幾年後推出,那可能是一個不同的故事。
04
随着世界經濟的複蘇,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已經形成了龐大而成熟的動漫市場,将電視動畫内容輸出到海外,開始形成常态。在"以低價銷往更多國家和地區"的商業理念指引下,日本動畫作品從最初的出口到香港、台灣、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逐漸發展成為向歐美大規模引進。
當時,日本動畫在海外很受歡迎,一是它的動畫滿足了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由于電視節目需求量激增,而由于這些日本動畫作品在内容風格上,絕大多數都能很容易被海外市場所接受。從這兩個角度來看,《少年足球》在海外市場的釋出具有相當大的優勢——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誰不喜歡足球呢?
為了讓海外100多個國家不同文化的觀衆更容易接受《少年足球》,無論是動畫還是漫畫,在内容層面都做了大量的本地化工作。除了為各種語言配音版本外,沒有什麼比翻譯不同版本的角色名稱更具代表性的了。
例如,在香港版的《足球将軍》中,大翼被翻譯為"戴志偉",日文以小分郎為"小志強",芋頭被翻譯為"馬太來"。在遼依版中,這三個字被翻譯為"小翼""松仁""大朗",非常接地氣。《少年足球》能擁有全球大批粉絲,内容層面的本地化工作顯然是功勞。
網友整理了《足球将軍》角色名稱翻譯表
正是這種在海外市場的本土化政策,曆經幾年,終于收獲了一大批"明星粉絲"。
例如,意大利球星皮耶羅(Piero)說他特别喜歡太郎,他已經練習了數百次短傳:
西班牙足球運動員伊涅斯塔是Socceroos的鐵杆粉絲,在正式加入日本神戶勝利艦隊後,他也收到了高橋先生的肖像:
波多爾斯基是一名德國足球運動員,也效力于神戶勝利船足球俱樂部,他甚至為足球俱樂部定制了一雙鞋:
此外,齊達内、梅西、桑切斯、阿奎羅等知名足球運動員也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表達了對Socceroos的熱愛。
當《足球八分鐘》出現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閉幕式上時,它不僅反映了日本在動畫和文化産業中的軟實力,也提醒着人們世界各地一代足球運動員的"童年記憶",其龐大的海外出口。
如果說《足球将軍》在日本,是依靠内容本身的品質和足球時代的發展機遇,進而打造出強大的影響力,那麼這部動漫作品在世界足球文化地位的建構,更是依靠日本成熟的動漫産業優勢。這就是為什麼《少年足球》在全世界如此受歡迎。
05
當我們提到動漫作品時,它所創造的時代背景是一個永遠不容忽視的聯系。
也許是因為情感上的加成,《足球将軍》在很多70、80、90之後的頭腦無疑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但由于市場環境一直在變化,即使《少年足球》在2018年4月推出了新版動畫,我們其實也非常肯定,這部以足球為主題的動畫作品能夠繼續火爆。
對于年輕的觀衆來說,他們可能更容易接受像《閃電十一人》這樣的作品,它具有新時代的文化身份。
一個特定的時代背景,讓《足球将軍》成為無數人的"足球啟蒙",而這注定了,這部動畫的成功已經變得難以複制。然而,足球蘊含着濃厚的文化魅力,依然源源不斷地流經無數的動畫作品,催生了一批在綠地裡奔跑,肆意揮舞着足球少年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