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者憤怒,向強者揮舞劍
懦夫大怒,揮舞着刀子朝弱者揮舞

<h1 類="pgc-h-中心線">01</h1>
<h1 class="pgc-h-center-line">渣,肯定不止一個</h1>
2021年1月22日,昆明劫機案造成1名兒童死亡,7人受傷。
懦夫扛着擴音器,哀歎"命運的不公"。
因為"不公平的命運",我可以殺死孩子。這是什麼邏輯?
命運不再是不公平的,也不是人們成為敗類的理由。
每當發生這樣的事件時,其他敗類都會問:
也許你不明白他的情況。
我為什麼要了解渣男的處境,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理由,絕對沒有理由解釋傷害無辜的孩子來報複命運對他的不公正。
為什麼這麼生氣,因為已經不是第一次有敗類表達了這種"了解"。
2020年7月7日,由于房屋被拆除,司機将車開入水庫,造成21名無辜死亡。
當時,我們表達了一種觀點,即司機的行為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奴性",不敢與強者作戰,隻敢欺負弱者。
當時,有人在官庚号上留言:
"你不能隻看表面,他的房子已經被拆了,如果他不是真的絕望,他就不會放棄這一生去犯罪。
也有一些正直嚴厲的渣男:
"那你能做些什麼呢?"你能做些什麼?"
我該怎麼辦?有一個為錯誤而生的頭,有一個為債務而作的主人,無論誰得到我,我都會得到。
為什麼要如此憤怒地表達這種情緒,因為在這個邏輯中,任何表達"傷害無辜"的了解的人都很可能是下一個敗類。
<h1 class="pgc-h-center-line">02</h1>
<h1類="pgc-h-center-line">你拿着一把刀,更像是一個懦夫</h1>
魯迅先生在《華蓋收藏》中說:
勇敢的人會生氣,把他們的刀刃拉向更強壯的人;懦夫很生氣,但他們把刀刃伸向弱者。
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很多"英雄",盯着孩子。這些小玩意兒!
他所說的這些帶有引号的"英雄",其實都是懦夫。
他們手裡拿着刀,看起來很勇敢,但實際上卻是一把。
除了昆明綁架案,還有更多持刀的懦夫。
2019年5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鳳凰大道中間發生一起兇殺案。警察問他殺人的原因,冷冷地說:因為他找不到妻子,他想找一個漂亮的女孩,然後做一對"鬼情侶"。
這個殺人犯不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懦夫"嗎?為什麼你不能找個老婆,讓别人給你送葬禮?你不想活下去嗎?那麼,為什麼你必須為自己的精神問題找借口呢?
2015年5月14日,在昆明發生的另一起劫持人質事件中,歹徒劫持了一輛公共汽車,并在車上挂了一條橫幅,上面寫着"要求村民解釋"。
這個黑幫豈不是世界上最諷刺的"勇敢的人"嗎?你甚至不怕死,你怕村裡的村長,他甚至不叫九品芝麻官。
讓侮辱你的人悠閑地喝茶看報紙,卻你跑到校門口傷害孩子,還帶一個擴音器來痛陳"命運的不公"!
你拿着刀的方式更像是一個懦夫。
<h1 類="pgc-h-center-line">03</h1>
<h1類="pgc-h-center-line">奴役思維:那些害怕上級的人會欺騙</h1>
誰怕上司,誰就要欺騙。
誰害怕上述,誰就會欺負或欺騙下面的人。
因為恐懼者的自尊心需要通過欺騙來補償。
被上面的人欺負得越多,對其他弱者就越殘忍、越惡毒。
那些在外面越來越浪費的人,回家後用額外的力量毆打他們的妻子和孩子。
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種奴性思維。
什麼是奴性,讓我們以魯迅的《阿Q》為例。
他是一個被壓迫了很久的小人物,心裡有很低的自尊心。
但隻要有機會,他就想奴役别人,體驗成為奴隸主的感覺。
于是阿Q無緣無故地打了小D,和修女調情,猥亵了吳媽,這就是奴隸對弱者的态度。
但他也特别害怕趙老爺,從骨子裡是崇敬的,這是對奴隸主的态度。
奴性有四個基本特征:
1.最初強加于外部,但逐漸内化為自己的意識;
2.被動,不自私;
3、對自己沒有好處,卻沒有意識到;
4、無原則接受,無底線。
奴性是基于生存欲望的理性服從。
它是暴力恐吓、誘惑利潤和意識形态監禁的産物。
是以,天性極度奴性的人幾乎沒有人性。
這就是你所認為的這些罪犯,他們是不人道的。
這種人值得談"命運的不公"嗎?
<h1 類="pgc-h-中心線">04</h1>
<h1類="pgc-h-center-line">懦夫的"攻擊邏輯"</h1>
懦夫的攻擊是瘋了嗎?它正在失去理智嗎?
不,相反,他們非常清醒。
縱觀王某霞這起綁架事件,他的邏輯很明确。
他說他可能有一把狙擊步槍瞄準他,如果他死了也沒關系,因為他的生命和狗一樣便宜。
說到這,狀态是正常的。
這是精心挑選的人質制造,而不是精神障礙。
懦弱的攻擊不是非理性的,它們實際上是在計算。
經濟學中的理性人,并不意味着一個人會是一個守法的紳士,而是說一旦他選擇了自己的目标,即使目标不高尚,他也會在理性的行動下優化自己的政策。
是以,這樣一個奴性人,還是要考慮采取什麼樣的犯罪政策,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洩怨恨。
作為一個真正的懦夫,他認為你應該如何選擇你的攻擊政策?
如圖所示,懦夫(罪犯)有兩個目标:
一個是強者:一直統治他的人。
一個是弱者:比他弱的人,可以被他控制。
兩種遊戲政策:
第一
攻擊強者
假設他在某一時刻有勇氣,直接攻擊強者,強者逃跑,雙方博弈收益為(-10,0);
一般來說,強者身邊有防禦者,很有可能會反抗并最終逮捕他們,懦夫将無法實作他們的目标,最終的好處是(50,-50)。
第2号
攻擊弱者
懦夫攻擊孩子,孩子很難抗拒,這些人能逃出來的機率很小,好處是(-60、60);
孩子可能會選擇在恐懼中逃跑,但最終他不會逃脫罪犯設定的陷阱,好處是(-50,50)。
顯然,對于懦夫(罪犯)來說,攻擊弱者是最好的政策,攻擊強者是下一個最好的政策。
這是正常人難以想象的。
<h1 類="pgc-h-中心線">05</h1>
<h1 class="pgc-h-center-line" >什麼是"勇敢"?</h1>
什麼是"勇敢"?
對這個社會有很大的誤讀。
我認為持刀是勇敢的人,我認為看到鮮血是勇敢的人,我認為敢于殺人是勇敢的人。
不,什麼是真正的"勇敢"?
就是對強者說"不",不屈服于不公正的命運,反擊那些欺負自己的人。
例如,在這種情況下,以下都是勇敢的人。
人質男孩,勇敢的少年
男孩被一把刀刺在脖子上,假裝冷靜,不停地喝水。
當警察走近歹徒談判時,他也揮了揮手說:"不要過來,危險。
他得救後,他的母親在家長群中發了這樣一條消息:
"謝謝你的關心,被劫持的人質是我家小婉,他很冷靜勇敢,現在沒事了,一點也不疼,現在他和我們一起吃飯吹牛,大家都不用擔心。
真棒,勇敢的少年。
跪着的警察,勇敢的叔叔
一名警察跪在地上,痛苦地懇求兇手饒恕他的兒子。
有人說他是警察,有人說他是昆明警察的談判代表,他跪在地上懇求兇手釋放孩子,用人質代替自己。為了證明他沒有攜帶武器,他還在現場脫光了衣服。
這個跪着的警察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叔叔。
第3期
一個腿無力的女記者,一個勇敢的妹妹
這是一位剛加入工作的女記者,假裝采訪罪犯。
她不停地和歹徒說話,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當她看到歹徒在她面前被殺時,她的腿變得虛弱。
她是一個軟弱膽小的女孩,但卻是一個真正勇敢的英雄。
而這個罪犯,雖然揮舞着一把刀,但仍然是個懦夫。
他傷害了這麼多人,是一個更大的懦夫。
<h1 類="pgc-h-中心線">06</h1>
<h1 class="pgc-h-center-line">懦夫,我沒有興趣聽到你的任何消息</h1>
為什麼我們這麼生氣寫這個。
這不是因為這個死去的罪犯,他沒有權利浪費我們的時間。
相反,仍然有一些人為他辯護:
你不知道他經曆了什麼...
是的,我針對的是你們這些争論的人,因為害怕你們的邏輯會制造下一個渣男。
是的,萬事萬物都必須有因果關系。
這起可怕的邪惡事件需要追溯到源頭,才能找到解決方案。
但是,隻有殺害兒童和傷害無辜者等事件才不需要追究,最好開槍打死他們。
所有針對兒童的殺戮,無論你的命運多麼悲慘。
我隻能說,你命運的痛苦是由于你醜陋的人性和邪惡。
在他去世前的那一刻,罪犯也張開喇叭,抱怨"命運的不公"。
但我想說的是:
像你這樣的懦夫,我沒有興趣聽你的任何事情。
而那些為謀殺兒童辯護的人,恐怕你身上隐藏着同樣的邪惡。
我要讓所有的敗類都知道:其實,你是個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