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止戰之殇:1993年,這個非洲窮國為何會讓美軍苦不堪言

2001年,好萊塢推出了一部戰争大片:《黑鷹墜落》。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即1990年代發生的索馬裡内戰。

當時,美國派遣了一支由160名士兵組成的特種部隊,推翻索馬裡的一名軍閥上司人,其任務是跳傘進入首都摩加迪沙的中心,并俘虜該上司人的親信。原計劃在一小時内完成的任務遭到了激烈的抵抗。美軍被數千名索馬裡民兵圍困,掙紮了15個小時才勉強逃脫。

這部電影扣人心弦,充分展示了美國士兵的勇敢。但當美國人今天談論那場戰争時,他們無法回頭。

直到今天,美國人仍然想知道他們為什麼踏足這個貧瘠的國家。

止戰之殇:1993年,這個非洲窮國為何會讓美軍苦不堪言

1/5 從香料之國到戰争之國

在人民心目中,索馬裡是海盜和戰争的代名詞。

事實上,索馬裡曾經是一個富裕的國家,中國人在明朝就知道了。鄭和西遊記的故事人人皆知,他的艦隊兩次抵達索馬裡,曆史書中記載了一個叫"木骨束"的地方,就在摩加迪沙附近,也就是今天的索馬裡首都摩加迪沙附近。

索馬裡位于非洲東海岸,靠近阿拉伯半島。自公元七世紀以來,阿拉伯人陸續移民到這裡。由于其豐富的香料生産,它逐漸成為非洲重要的貿易港口。

止戰之殇:1993年,這個非洲窮國為何會讓美軍苦不堪言

在西方殖民者到來之前,索馬裡與非洲許多地區一樣,是一個松散的部落社會,五個主要部落過着無可争議的生活。

自19世紀中葉以來,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列強瓜分了索馬裡,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建立了殖民地,并将索馬裡分為幾個部分。

然而,歐洲對索馬裡的分裂是基于它們各自的勢力範圍,而不是基于當地的經濟、種族和文化差異。許多非洲國家獨立後的邊界都是這樣劃定的,這為今後的内戰埋下了隐患。

一旦這些地區從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他們往往對現有的領土劃分非常不滿,這些領土劃分最初是一個,現在又一分為二。本來我和你沒有關系,但現在我必須住在一起。他們不能互相看,如果不能談論,他們隻能打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屬索馬裡和意屬索馬裡合并,形成了今天索馬裡聯邦共和國的原型。其餘三個地區分别交給埃塞俄比亞和肯亞,并交給獨立的吉布地國。

顯然,索馬裡并不買賬。

是以,從一開始,它就不承認這三個地區的所有權,并威脅要收回原本屬于它的土地。

西方無法聽從索馬裡的要求,但蘇聯人願意。

因為他們暗戀索馬裡港口和一個任由他們擺布的政權。就這樣,一個名叫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的人上台了。

止戰之殇:1993年,這個非洲窮國為何會讓美軍苦不堪言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裡

這個巴雷是一個典型的獨行俠小偷,統治索馬裡22年,根據一項統計,巴雷政府在經濟和民生方面的投資不到GDP的1%。

剩下的99%去了哪裡?除了巴雷及其親信的銀行賬戶外,其餘的都用于軍隊。是的,這個巴雷仍然是一個激進分子。

1977年,巴雷對鄰國埃塞俄比亞發動了戰争,意圖奪回獨立前屬于索馬裡的索馬裡部分。然而,巴雷打錯了算盤,蘇聯不希望索馬裡發展,而是支援埃塞俄比亞。結果,索馬裡被鄰國打敗。

這次失敗使巴雷的統治崩潰,對巴雷政府的叛亂很快變成了一場熊熊大火。最終,這位臭名昭著的獨裁者于1991年垮台。

對索馬裡來說,這隻是悲劇的開始。

2/5的龍是無上司的,開啟了黑暗時代

巴雷政府的垮台對索馬裡人來說并不是一個福音。這個國家很快就陷入了無政府狀态。

早在巴雷統治後期,索馬裡的武裝沖突就仍在繼續。現在中央政府垮台了,各行各業的軍閥和陸蛇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戰争成為這個國家未來的主旋律,軍閥頭目們唱着歌,出現在舞台上,巧妙地奪取了城市,戰略性地攻城了這座城市,上演了追鹿的偉大戲劇。

屋頂在一夜的雨中漏水,一場罕見的饑荒降臨到這個國家。索馬裡原本是一個耕地貧瘠的國家,現在正遭受饑荒和饑餓的折磨。

止戰之殇:1993年,這個非洲窮國為何會讓美軍苦不堪言

自然和人為的災難使索馬裡淪為人間地獄。

最初,反對派内部達成了一項協定,各政黨承諾在推翻巴雷政府後分享權力。但事實上,沒有人認真對待承諾。中國人說得好:從槍杆子裡出來了政權。在混亂的世界裡,誰的拳頭最狠,誰就有發言權。

在所有反對派中,"索馬裡聯合議會"是最大和最強大的。1991年,"聯合議會"強行奪取了首都摩加迪沙,本已脆弱的反對派聯盟崩潰了。

然而,"聯合大會"的内部并沒有停止。有兩位上司人,一位是臨時總統阿裡·馬赫迪,另一位是議會議長兼陸軍參謀長法赫德·艾迪德。他們原本在同一條船上,但由于意見分歧而撕臉,最後打架。

1991年,馬赫迪和艾迪德兩派在摩加迪沙交戰,造成數千人死亡和受傷。随後,兩支軍隊占領了首都以南一個,北一個,形成了對抗。雙方戰鬥了幾個月,造成6000多人喪生,2萬多人受傷。

戰鬥蔓延到索馬裡全境,并很快蔓延到全國各地。

在1990年至1992年的三年中,索馬裡經濟完全崩潰,工業生産停止,農業收成失敗,貿易結束。35萬人在戰争和饑荒中喪生。據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稱,在此期間,共有450萬人遭受饑餓,另有100多萬人逃離家園前往鄰國或其他地區。

止戰之殇:1993年,這個非洲窮國為何會讓美軍苦不堪言

此外,索馬裡至少有25%的五歲以下兒童死于饑荒、疾病或戰争。這意味着這場災難摧毀了整整一代人,特别是絕大多數年輕人,并使索馬裡從一個現代國家撤退到野蠻的中世紀。

拯救索馬裡迫在眉睫。作為回應,聯合國開始尋求回應。

1992年1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對索馬裡實行全面武器禁運。一項史無前例的援助行動開始了。

索馬裡迫切需要大量物質援助。為此,聯合國呼籲索馬裡所有派别,如果它們想得到幫助,就必須立即停火!

1992年3月,馬赫迪和阿迪迪亞人在紐約簽署了一項協定,承諾停止交火。期待已久的和平終于到來。

3/5的國際救援,補給品被軍閥攔截

出乎意料的是,僅僅幾天後,摩加迪沙又發生了一聲激烈的槍響。

聯合國這次認識到,除非派遣部隊敦促停火,否則索馬裡将永遠不會有和平。

一個月後,聯合國再次通過一項決議,向索馬裡派遣一支維持和平部隊。此外,聯合國還執行了一項為期100天的援助方案,向索馬裡運送糧食和藥品。

止戰之殇:1993年,這個非洲窮國為何會讓美軍苦不堪言

除了提供資金和糧食外,聯合國還為索馬裡制定了一項重建計劃,其中包括重建當地基礎設施,遣返難民,并向他們提供住房和種子,幫助他們養活自己。

除聯合國外,包括歐洲共同體、非洲統一組織、阿拉伯聯盟和當時其他國家在内的國際組織也向索馬裡伸出了援助之手。

實事求是地說,國際社會對索馬裡,特别是其非洲鄰國和阿拉伯夥伴來說,已經足夠有趣了。畢竟,他們都不想看到大量索馬裡難民湧入邊境,給已經富裕的國内财政帶來巨大壓力。

至于美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也紛紛向索馬裡慷慨解囊。他們這樣做一方面是出于國際輿論的壓力,另一方面是為了補償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罪惡感。畢竟,索馬裡的局勢與他們最初的決策是不可分割的。

止戰之殇:1993年,這個非洲窮國為何會讓美軍苦不堪言

那麼,國際社會提供的大量救援物資是否解決了索馬裡的迫切需求?

事與願違。

原因很簡單,這些聯合國救濟物資都落入軍閥手中。

雖然在此之前,聯合國已經派出了觀察團來監測救濟物資的分發情況。然而,這次觀察任務的人數隻有500人,身經百戰的軍閥們又該如何認真對待呢?

後來,為了確定用品的順利配置設定,聯合國将觀察團的數目擴大到500個。與此同時,維和部隊人數也有所增加,共有3500名士兵,719名後勤人員和200名文職人員。總的來說,營運成本超過4000萬美元。

但這仍然沒有幫助,大量援助物資被搶劫,救援隊被當地武裝力量阻撓,個别勞工被殺。

更可悲的是,當地人對聯合國的看法并不樂觀。相反,許多人在軍閥的慫恿下,對聯合國投以敵對的目光。

止戰之殇:1993年,這個非洲窮國為何會讓美軍苦不堪言

前面提到的軍閥上司人艾迪德(Aideed)對聯合國恨之入骨。一方面,聯合國在實地支援他的許多反對者。另一方面,維和人員封鎖了他的财力道路,阻止他轉移救濟物資來充實他的軍隊。

結果,艾迪德利用他控制的媒體向公衆宣傳,将聯合國描繪成一個惡意的侵略者。它還指令自己的部隊對維和人員發動攻擊。結果,許多普通人真的相信了他的謊言。

你知道,索馬裡直到1970年代才有自己的劇本。在此之前,索馬裡人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英語和意大利語。隻有公職人員和社會精英才能掌握它。

索馬裡的教育水準也非常低,這當然要歸功于巴雷。這位前總統在基礎教育方面的投資很少。不難看出為什麼索馬裡人會被Aided拙劣的宣傳所誘惑。

4/5 美國軍事行動

面對軍閥的挑釁,聯合國再也不能坐以待斃了。我們向你吐唾沫,給你送食物和衣服,我們不想被當作驢肝肺對待。

别給一點顔色看,你們這些小軍閥真的忘了你們是誰!

1992年12月,安理會通過了另一項決議。

該決議的主要内容是授權聯合國部隊使用一切手段結束索馬裡的戰争狀态。美軍是這次行動的主力部隊,共有28,000人被派往索馬裡。

此外,20個國家派出了自己的部隊,總兵力為37,000人,成本為16億美元!

止戰之殇:1993年,這個非洲窮國為何會讓美軍苦不堪言

一場激烈的國際幹預開始了,對于剛剛赢得海灣戰争的美國軍方來說,一群地方軍閥似乎并不是他們的對手。

美軍不想擴大戰争,他們的目标是逮捕援助行動的最大障礙"援助",正是由于艾迪德不斷的蠱惑人心,聯合國才處于如此可怕的境地。

但艾迪德相當狡猾,他與美國軍方玩捉迷藏。直到次年10月,美軍才找到了機會。電影《黑鷹墜落》就是以這次行動為背景的。

影片再現了當時的景象,美軍的目的地是摩加迪沙市中心,他們派出了160名士兵,8架黑鷹直升機和8架Bird直升機,此外還有12輛軍用車輛。

但是,由于不想對城市造成破壞,美軍在這次行動中沒有使用重武器。沒有重型火炮和坦克,黑鷹和鳥都不是武裝直升機,無法提供強大的空中掩護。

結果顯示,美軍嚴重低估了索馬裡民兵的抵抗決心。

行動開始40分鐘後,一架黑鷹直升機被敵方火箭擊落,僅20分鐘後,第二架黑鷹被擊落。

兩架飛機在一小時内損失,對美軍的撤離産生了嚴重影響。要知道,他們一共有160人,撤退主要依靠直升機。現在,他們發現自己被大型民兵團包圍,而他們的直升機則受到敵人火箭的威脅。

在接下來的十幾個小時裡,美軍和民兵進行了殘酷的巷戰。

必須承認,美軍的作戰能力确實非常強,雙方的損失比例大緻保持在1:10。但話又說回來,索馬裡民兵已經足夠好了,向美軍的防禦陣地發射了無數枚火箭彈,但很少有人真正造成有效的破壞。

戰鬥一直持續到傍晚,造成19名美國士兵死亡,73人受傷。從行動的規模來看,這是不小的傷亡人數。

艾迪德仍然沒有被抓住,但索馬裡人開始對美國士兵的屍體大驚小怪。

止戰之殇:1993年,這個非洲窮國為何會讓美軍苦不堪言

他們拖着屍體穿過街道,來到一個狂歡節,這一幕通過鏡頭傳到了美國電視觀衆面前,現在輪到美國人靜坐了。

真正讓美國人蒙受恥辱的不是失敗本身。相反,這是當地人對國際救援的"麻木"。我們冒着槍林彈雨,幫你趕走了軍閥,你這樣對待我?尤其是陣亡士兵的家屬,當他們在電視上看到這些畫面時,他們幾乎精神崩潰了。

在現代戰争中,媒體的力量有時遠遠大于軍隊本身的力量。索馬裡人取笑美國屍體的畫面激怒了美國人的神經,厭戰情緒像瘟疫一樣蔓延開來。最後,在1994年3月,克林頓宣布全面退出。1995年,所有聯合國人員都撤出了索馬裡。

讓你的問題自己解決!

這樣,索馬裡就被撕裂了,直到現在才被分裂和一體化。

5/5 凍三隻腳不是一天的寒冷

回顧國際社會對索馬裡的援助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物質援助。時間始于1992年1月下旬。

在現階段,國際組織向索馬裡提供援助,提供了大量的财政和物質支援。然而,由于許多救濟物資被軍閥截獲,索馬裡受害者人數增加,内部沖突繼續加劇。

第二階段是維持秩序。自1992年4月以來,軍隊一直被派去監督救援物資的分發,以確定它們能夠交到受害者手中。與此同時,它阻止了當地軍閥,迫使他們停火。

止戰之殇:1993年,這個非洲窮國為何會讓美軍苦不堪言

但在這個階段,新的問題出現了。

由于維持和平部隊的幹預,許多軍閥選擇與聯合國合作,以獲得國際支援和救濟物資。這激怒了他們的對手。沒有獲得好處的軍閥隻是與外國人作戰,甚至煽動當地居民對外國人的仇恨。

看到局勢惡化,它進入了第三個階段:武裝幹預。結果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三個階段的成本每次都越來越高,每一次在解決舊沖突的同時,新的沖突就誕生了。

捐錢捐物,本來是為了解決饑荒,其實觸動了饑荒背後的利益蛋糕。由于軍閥壟斷了資源的配置設定管道,他們送的東西越多,地方沖突就越加劇。

維和部隊派遣的出發點是化解沖突。但是,和平不能以武力來執行。特别是當你以局外人的身份介入别國的政治事務時,無論動機如何,都會被當地人視為壞人。

武裝幹預實際上是第二階段目标的更新,但隻會使沖突繼續加劇。關鍵時刻,美軍也犯了掉以輕心的錯誤。如果他們的對手不是索馬裡民兵,而是訓練有素的正規軍,這160人可能不會幸存下來。

止戰之殇:1993年,這個非洲窮國為何會讓美軍苦不堪言

事實上,聯合國所犯的最根本的錯誤是試圖以短期方式解決長期問題。

哪裡缺錢,我就會寄錢;凡是有戰争的地方,我都會派兵;哪裡有麻煩,我就會殺誰。

這種解決方案的想法是"簡短而快速",它隻為特定問題提出特定的解決方案。然而,往往不可能治愈症狀而不是根本原因,并且還懷疑拔出幼苗以促進生長。

由于外國幹涉受到成本和時間的限制,他們隻能追求"短而快"的解決方案,因為這可以立即産生效果,即使它暫時掩蓋了沖突。

但是,問題越複雜,曆史原因就越深刻。例如,索馬裡的内亂、饑荒和軍閥主義隻是引發戰争的表面因素。其背後也與索馬裡在國家形成過程中的體制重建和文化共識有關。

索馬裡是一個年輕的國家,在獨立之前還沒有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現代社會。獨立後,它在冷戰的背景下折騰了很長一段時間,嘗試了幾輪實驗,如計劃經濟、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獨裁,但都不是很成功。

冰凍三尺并不是一個寒冷的日子,就目前而言,索馬裡各方隻能繼續花時間探索适合自己的政治模式,代價是幾代人的漫長等待。

這是否意味着聯合國當時的所作所為毫無用處?不一定。

至少,在捐贈金錢和食物方面,聯合國确實在雪地裡送炭。但僅憑這一點是不夠的,因為糧食短缺的根源不僅是饑荒,而且是軍閥。

止戰之殇:1993年,這個非洲窮國為何會讓美軍苦不堪言

為什麼索馬裡到處都是軍閥?因為在這個國家,人民什麼都不缺,就是不缺槍。火器在所有人中廣泛使用是索馬裡内戰爆發的直接原因。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建議聯合國可以采取收購的形式,從群眾那裡回購槍支。這無疑是一個雙赢的局面,普通人可以通過賣槍賺錢,而聯合國減少了他們戰鬥的機會。遺憾的是,這一建議未獲采納。

是以,即使是短期的解決方案,一旦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仍可能取得好的結果。不幸的是,曆史不允許這樣一種假設,即索馬裡災難已經過去了三十年,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避免類似悲劇的重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