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
光明日報記者 王昊魁 王琎 陳元秋
金風送爽,碩果盈枝,10月的西柏坡碧空如洗,天遠地闊。
位于河北省平山縣的西柏坡紀念館和中共中央舊址,參觀者絡繹不絕。廣場上,五大書記塑像前,人們或駐足凝視,或排隊合影。鮮花簇擁的“西柏坡新中國從這裡走來”幾個大字,格外耀眼奪目。紀念館内,一頁頁泛黃的檔案,一張張定格曆史的照片,以及飽含紅色回憶的革命文物,引領人們穿越時空,追尋曆史足迹。
1948年5月,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央前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來到位于太行山東麓的西柏坡,與中央工委會合。在這個被稱為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黨中央召開九月會議,指揮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并開始擘畫新中國的宏偉藍圖。
在這裡,中國共産黨人在偉大實踐中孕育出彪炳千秋的西柏坡精神。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重訪西柏坡,撫今追昔,感慨萬千:“我來過多次,每次都懷着崇敬之心來,帶着許多思考走。”“每來一次,都能受到一次黨的性質和宗旨的生動教育,就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曆史交彙點,中國共産黨人傳承和弘揚西柏坡精神,闊步走在新時代的趕考之路上。

《新中國從這裡走來》(油畫)常青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紀念館外景新華社發
把偉大鬥争進行到底
位于西柏坡的中共中央舊址,有一間不起眼的土坯房,幾張桌子和長凳錯落擺放。
1948年9月8日至13日,黨中央在這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即九月會議。“戰略任務是軍隊向前進,生産長一寸,加強紀律性,由遊擊戰争過渡到正規戰争。”毛澤東同志審時度勢,作出重大判斷。
在此之前,從1947年夏季開始,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中原地區,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挺進大别山;華東野戰軍挺進豫皖蘇;東北野戰軍控制了東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敵我力量對比發生了有利于我方的變化,勝利的曙光照耀中國大地。
彼時,國民黨的統治雖呈現瀕于崩潰的局面,但其軍隊總兵力和裝備依然優于人民解放軍。
敢不敢抓住時機,打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相繼打響,解放軍創造了平均一天殲滅國民黨近一個師的紀錄。
三大戰役期間,黨中央從西柏坡共發出408封電報。記者觸摸西柏坡紀念館刻印在牆體上的電文,仿佛置身于此起彼伏的電報聲中。70多年前,正是“滴滴嗒嗒”的電報聲,把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及時傳遞到大江南北各大戰場。
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争在全國勝利的基礎。
1948年12月30日,毛澤東同志在西柏坡為新華社撰寫的題為《将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莊嚴宣告“把偉大的人民解放戰争進行到底”。
不使革命半途而廢,在全國範圍内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中國共産黨人徹底革命、堅決鬥争的決心,敢于鬥争、敢于勝利的氣概,撼動山河。
“敢于鬥争、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産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實作偉大夢想就要頑強拼搏、不懈奮鬥。”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曆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
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既是一部不懈奮鬥史,也是一部偉大鬥争史、精神生成史。
敢于鬥争、敢于勝利,點燃了井岡山上的燎原之火,成就了遵義城頭的驚天逆轉。敢于鬥争、敢于勝利,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亘古荒原上的油田、戈壁深處的航天基地、南海之畔崛起的新城中彰顯,在戰洪水、防非典、抗新冠、反貧困、化危機、應變局中升華。
越是接近民族複興的目标,越不會一帆風順,越充滿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争。”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弘揚西柏坡精神,發揚鬥争精神,增強鬥争本領,就沒有應對不了的風險,沒有戰勝不了的挑戰。
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鬥的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1943年,在抗日戰争最為艱難的歲月,歌曲《團結就是力量》在西柏坡唱響。
5年後,懷着建立新中國的夢想,中共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來到這裡。西柏坡,是解放全國的指揮中心,也是凝心聚力、擘畫藍圖的“夢工廠”。共和國的民主制度從這裡發轫,一系列民主團結行動在這裡開展。
《中國土地法大綱》在這裡誕生。“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這份徹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綱領,指引廣大農民彙入革命洪流,解放區迅速形成土地改革熱潮。
“五一口号”在這裡響徹雲霄。“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讨論并實作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各民主黨派上司人和著名無黨派民主人士,紛紛通電響應中國共産黨的政治主張。
一篇篇不朽經典在這裡書寫。“在全國範圍内建立無産階級上司的以工農聯盟為主體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人們争相閱讀《将革命進行到底》《論人民民主專政》等光輝著作,新國家新社會的新圖景令人神往。
曆史的對比,總是意味深長。就在同一時期,南京獨裁政府卻上演了一幕幕假借民意、僞裝民主的鬧劇。派系紛争、衆叛親離的頹勢,昭昭在目。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西柏坡的火熱實踐,為新中國奠基。而民主與團結,則成為中國共産黨始終高舉的旗幟。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把民族區域自治确定為一項基本國策。70多年來,各民族長期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
1954年9月,來自全國各地的1200多名代表雲集北京中南海,參加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毛澤東同志說:“我們的主席、總理,都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産生出來的,一定要服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不能跳出如來佛的手掌。”
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緻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時,縱論新型政黨制度。充分發揚民主、不忘多黨合作建立之初心,中國共産黨上司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生命力愈益彰顯。
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回望奮鬥路,眺望奮進路,深刻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愛國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産黨團結海内外全體中華兒女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要法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傳承弘揚西柏坡精神,在發揚民主的過程中增進團結,在鞏固團結的基礎上夯實民主——
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彼此貫通,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價值理念深入人心;
懇談會、聽證會、網絡議政、遠端協商、“小院議事廳”,一個個鮮活的基層民主實踐,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民營企業座談會、企業家座談會、黨外人士座談會,加強對新階層、新組織、新群體中代表人士的團結引導,服務實作中國夢的力量不斷發展壯大。
“群力誰能禦,齊心石可穿。”繼承和發揚西柏坡精神,新時代新階段,民主團結蔚然成風,社會充滿生機活力,14億多人民萬衆一心、團結奮鬥的生動局面正在形成。
趕考路上不斷書寫優異答卷
繼承弘揚優良傳統,一以貫之加強自身建設,是西柏坡時期中國共産黨人的真實寫照。
1948年9月,《中共中央關于各中央局、分局、軍區、軍委分會及前委會向中央請示報告制度的決議》讨論通過。請示報告制度,自那時起延續至今,有力推進了黨的作風和紀律建設。
同樣是1948年9月,同樣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健全黨委制的決定,提出黨委制是保證集體上司、防止個人包辦的重要制度,要建立健全的黨委會議制度。這一重要決定,對加強黨的制度建設産生深刻影響。
強大的政黨,在自我革命中鍛造。素有憂患意識的中國共産黨人,在西柏坡找到了跳出治亂興衰曆史周期率的銳利武器。
1949年3月,黨的七屆二中全會舉行。
“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會上,毛澤東同志向全黨發出偉大号召,提出諄諄告誡。
會後不久,1949年3月23日,黨中央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京。毛澤東同志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誓言“決不當李自成”。
彼時,中國革命即将取得全國勝利,中國共産黨即将全面執政,一個嶄新的社會即将噴薄而出。
物換星移幾度秋。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柏坡。關于“兩個務必”,他有着深刻體悟。
“包含着對我國幾千年曆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鑒,包含着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鬥曆程的深刻總結,包含着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将誕生的人民政權實作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包含着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
“兩個務必”振聾發聩、穿越時空,猶如警鐘,時刻警醒和激勵着中國共産黨人在趕考路上實事求是、一心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黨即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嚴厲懲處了劉青山、張子善等一批A錢分子。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提出“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的重大論斷。1992年,黨的十四大黨章首次将“從嚴治黨”寫入總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破題,以優良的作風凝聚黨心民心,以嚴明的紀律管黨治黨,以零容忍的态度懲治腐敗,鞏固了黨的團結統一,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
勇于自我革命,不斷加強自我建設,始終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鬥志。一代代共産黨人牢記“兩個務必”,在趕考之路上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一蹴而就。從衰敗凋零到欣欣向榮,從筚路藍縷到走向複興,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奮鬥未有窮期,趕考仍在繼續。“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産黨向人民、向曆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新的趕考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鄭重強調。
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程序中,我們要永保清醒頭腦,牢記“兩個務必”,傳承弘揚西柏坡精神,繼續書寫經得起曆史和人民檢驗的更加優異的答卷。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22日05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