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音樂百科」從《蝴蝶夫人》和《西貢小姐》看歌劇和音樂劇的差別

作者:音樂無界
「音樂百科」從《蝴蝶夫人》和《西貢小姐》看歌劇和音樂劇的差別

對于音樂劇愛好者來說,也許最無奈的是,當你絞盡腦汁地介紹自己喜歡的戲劇時,對方會笑着恭維你:"你懂歌劇嗎?優雅!"

事實上,音樂劇和歌劇在類型上真的很難分開:有許多戲劇,有戲劇,有舞蹈場景(是以曆史悠久的歌劇院都有自己的芭蕾舞劇)。是以,即使在像紐約百老彙這樣的音樂劇中心,您也可以遇到大量剛從劇院出來的人,并認為他們已經看了兩個多小時的歌劇。曾兩次來上海演出《劇院魅影》的男主角布拉德·利特爾(Brad Little)告訴我,他在美國被用作歌劇演唱家。

「音樂百科」從《蝴蝶夫人》和《西貢小姐》看歌劇和音樂劇的差別

簡單來說,音樂劇和歌劇之間的主要差別是:

原則上,歌劇的歌聲必須是美聲演唱,而音樂劇可以根據情節人物設定的需要,采用從美聲唱法到流行、搖滾甚至嘻哈的各種演唱方式和風格。

歌劇的欣賞側重于聲樂,觀衆更注重演員的歌唱水準,形象和身體表現可以收回。

是以,像盧西亞諾·帕瓦羅蒂(Luciano Pavarotti)和蕾妮·弗萊明(Renee Fleming)這樣臃腫的人也可以在舞台上扮演年輕的波斯王子和身患絕症的茶花女。音樂劇是一場戲劇表演,觀衆接受全方位的舞台感受,除了演唱的層次,演員的形象和身體表現必須符合角色和情節設定,是以著名歌劇女演員Kiri Te Kanawa(雖然她為《西區故事》錄制了專輯唱片,但因為年齡和形象, 她沒有機會扮演年輕女孩瑪麗亞。

「音樂百科」從《蝴蝶夫人》和《西貢小姐》看歌劇和音樂劇的差別

歌劇和音樂劇也有着不同的起源,兩種藝術形式隻是"相似"。然而,在發展過程中,音樂劇和歌劇也互相借鑒,許多經典歌劇,為了吸引新一代觀衆,在舞蹈美化中開始學習音樂劇的時尚風格;音樂劇也從許多著名的歌劇中學習,借鑒了故事原型。

《西貢小姐》是四大音樂劇之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故事改編自普契尼的歌劇《蝴蝶夫人》。然而,故事的背景從20世紀初的日本長崎變成了60多年後的越南的西貢(今胡志明市)。

「音樂百科」從《蝴蝶夫人》和《西貢小姐》看歌劇和音樂劇的差別

《蝴蝶夫人》最初是作者約翰·路德·朗(John Luther Long)根據他妹妹聽說的謠言寫的一部短篇小說,并結合了1887年出版的法國小說《菊花夫人》(Madame Chrysanthemum)。1900年夏天,普契尼在倫敦看了根據朗的小說改編的戲劇《蝴蝶夫人》,深受感動,于是找到了原著并改編,成為了一部傑作。

《西貢小姐》的起源是法國作曲家克勞德-米歇爾·勳伯格(Claude-Michele Schonberg),有一天他在業餘時間翻閱了圖畫報紙,被其中一張照片感動了。他回憶說:"看着照片中被悲傷壓抑的沉默的母親,我聽到的是地球上最悲傷的哭泣;女孩眼中的淚水是導緻親人死亡的所有戰争中最強烈的聲音。"

「音樂百科」從《蝴蝶夫人》和《西貢小姐》看歌劇和音樂劇的差別

在古典音樂中長大的朔姆伯格立即想到了"蝴蝶夫人",并與他的搭檔阿蘭·布布利爾(Alain Boublil)合影。然而,他們并沒有簡單地将故事地點移到越南并更改角色的名稱,而是搜尋了許多越南流亡者和前美國士兵,并在對當時的檔案進行全面調查後,重塑了角色的故事情節。

相對來說,《蝴蝶夫人》的顔色比較灰暗:男主角平克頓,一名美國海軍軍官,從一開始就對喬橋桑沒有任何真情,隻想在駐紮長崎的日子裡有一個"妻子"陪伴他,一回到美國,就娶了凱特, 一個"消極的人"的整個形象。是以,整個劇情圍繞着喬喬桑對平克頓的癡迷展開,沒有戰争背景,悲劇的主要原因是東西方的文化與情感沖突。

「音樂百科」從《蝴蝶夫人》和《西貢小姐》看歌劇和音樂劇的差別

從現在開始,這樣的設定似乎略顯單薄,但在20世紀初,西方國家與中國、日本等東亞文化的代表剛剛接觸了幾十年,再加上資訊流通管道有限,許多東方文化對于歐美人民來說,是一件聞所未聞的事情, 而剛剛結束的明治維新日本也在"脫離亞洲,進入歐洲",自身内部沖突和沖突頻發,通過西方媒體報道,常被看作"東方落後文化對人性的破壞",是以深受當時普契尼的影響,受到維裡斯莫意識形态的影響, 自然而然地以"神秘而悲慘的東方女性"為主題,展現了喬喬桑性格的悲劇力量。

音樂劇《西貢小姐》則不同,從勳伯格和鮑勃利的記憶來看,因為他們更喜歡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命運的主題,是以該劇的主題更宏大,更"史詩"——戰争機器無情地摧毀了人們對愛情和幸福的追求。是以雖然仍然是美國士兵和東方姑娘之間戀情的悲慘結局,但音樂劇中的克裡斯和金是真愛的,而不是喬橋三對平克頓的一廂情願的想法,克裡斯還是想把金從即将被俘虜的西貢帶走,回到美國, 并開始他們的幸福生活。這符合越南戰争初期美國社會的主流觀念。

「音樂百科」從《蝴蝶夫人》和《西貢小姐》看歌劇和音樂劇的差別

在劇的結尾,雖然金也采取了自殺的形式,但與喬喬桑的自殺完全不同。喬喬桑為了和來自美國的平克頓一起變老,放棄了日本傳統的神道教信仰,皈依了基督教,被家人視為大叛逆者,斷絕了所有血緣關系,等了三年才發現平克頓從未真正愛過自己,甚至自己的孩子也會被平克頓和他的妻子帶走, 感到完全絕望,無助地死去,以保持他作為一個女人的謙卑尊嚴。

另一方面,當金得知克裡斯和艾倫因為無法離開親生母親而不願意帶走他們的孩子時,她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讓他們的孩子有機會過上美好而幸福的生活——至少在她眼裡是這樣。

「音樂百科」從《蝴蝶夫人》和《西貢小姐》看歌劇和音樂劇的差別

是以除了故事中的結構相似性之外,《蝴蝶夫人》和《西貢小姐》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沒有提醒,很多觀衆可能也無法直接将兩部戲聯系起來。相比之下,這部改編自普契尼另一部經典作品的音樂劇比原版更"親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