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姐妹倆行竊找刺激,檢察官幫教有方法

新民晚報(傳媒胡家璇記者蔣月忠)黃浦區檢察院一直注重未成年人幫助轉化工作,通過參與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訴訟全過程,開展逐案幫助、心理幹預、行為矯正、釋出《督促督促令》指導家庭教育,幫助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

姐妹倆行竊找刺激,檢察官幫教有方法

圖檔來源:東方IC

小星(化名)和小玲(化名)是一對姐妹。案發時,姐姐小星正在大四,為了緩解學業壓力,尋求刺激,她帶着姐姐在一家美容店進行盜竊,當場被偷。當案件到達時,姐妹倆承認了罪行。

黃浦區檢察院未事先介入此案,認定共犯小玲未滿16周歲,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檢察機關應當貫徹從寬嚴刑事政策,依法對未成年人權益案件的撤銷進行監督,建議偵查機關以引線轉移形式對小玲的嚴重不良行為采取教育、矯正措施。同時,檢察院在聽取各方意見後,認為小興涉嫌盜竊,但犯罪輕,作為未成年人實施,如實供詞認罪,檢察院在聽取各方意見後,于今年8月對小星作出相對不起訴的決定, 并設定了三個月的時間讓他看守警衛。

承辦委托司法社工重點對小星的犯罪原因、家庭背景等進行補充社會調查,結合專業的心理評估結果準确把握矯正幫助的重點,為小星制定了情感管理、家庭關系修複和社會價值樹的個性化幫助方案,以定期心理治療的形式, 日常家務勞動,及時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幫助小星回歸家庭、社會。檢察機關首次以"四方協定"的形式,聯合小興的監護人、心理學家、市陽光中心黃埔鎮青年社會工作者工作站,組建3-1幫幫小組,對小明星觀望求助,及時跟進幫助情況,及時評估效果落實情況, 定期檢查。

在社會調查過程中,公訴人發現,涉及家庭情況的未成年人占優,父親通常忙于工作,照顧兩個孩子較少,母親是全職母親,通常學習要求較高,心理關注較少,家庭成員之間缺乏溝通。辦公室沒有全面考慮涉及家庭的未成年人的實際情況,向小興的父母下達了"督促督令",通過紀律處分、責令有遺憾等多種形式的督導,接受家庭教育指導,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引導家長改變家庭教育方式, 及時解決未成年人背後的家庭問題,讓涉案未成年人在涉案後悔的同時,在重訪家庭感情獲得新的力量,真正達到矯正教育的預期目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