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什麼讓《小醜》成為今年最有争議的電影?

今年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最熱門和最具争議的作品當然不是上周正式釋出的《小醜》。一方面,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金獅獎,這是藝術電影的最高水準,吸引了大量電影觀衆的目光,另一方面,它一直是DC漫畫改編超級英雄電影的主題,是以普通商業電影觀衆同樣渴望。然而,随着票房市場的一路走高,周邊播放的場面上出現了很多所謂的"負面新聞",也讓《叢林》繼續搶占媒體頭條,頗具不小的勢頭。

是什麼讓《小醜》成為今年最有争議的電影?

小醜海報

可怕的誤會,都市傳說

《小醜》的主角,衍生自DC漫畫《蝙蝠俠》系列中的反派,影片展現了年輕的亞瑟因為意外和自己命運的悲劇而夢想成為脫口秀演員,最後失去控制,然後成為"小醜"。就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而言,這個形象配得上最著名的反派之一,包括傑克·尼科爾森、希斯·萊傑等,都曾在不同版本的《蝙蝠俠》系列電影中飾演過。然而,在虛拟電影世界之外,《小醜》也與一場真實的悲劇有着密切的聯系。

2012年7月20日,在克裡斯托弗·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首映當晚,一名瘋狂的槍手向觀看電影的觀衆開槍,造成12人死亡,58人受傷。美國第一次有傳言說,兇手詹姆斯·福爾摩斯(James Holmes)犯罪時,在電影中打扮成"小醜"。

造成誤解的第一個原因是在紐約曼哈頓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一名警察說,肇事者把頭發染成紅色,稱自己為"小醜","蝙蝠俠中的惡棍"。從那以後,《紐約時報》記者柯克·約翰遜-弗羅施(Kirk Johnson-Frosch)引用了聯邦特工在沒有審查事實的情況下從當地警方那裡聽到的第三手資訊,稱現場的目擊者說兇手曾說過"我是小醜"。

然而,事實上,負責此案的科羅拉多州檢察官很快就站出來推翻了這一說法。殺人犯詹姆斯·福爾摩斯(James Holmes)從未說過他在模仿小醜,他把頭發染成紅色,與小醜無關,無論是漫畫還是電影,小醜都是綠色的。事實上,這一切都發生在他選擇犯罪的那天晚上,在那個不幸的電影院裡,正在放映《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福爾摩斯後來說,他第一次聽到有人稱他為"小醜",是在他被關進監獄之後,他感到非常困惑,顯然他從未想過這一點。然而,伍德已經變成了一艘船,現在正在監獄裡服無期徒刑,他早已被昵稱為"小醜",而在公衆心目中,早已将不幸事件與《蝙蝠俠》電影中的小醜形象,永遠聯系在一起。

正是這種誤解給今天的《小醜》的發行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麻煩和尴尬——當然,它變成了一種變相的宣傳。9月24日,在電影正式上映前一個多星期,奧羅拉影院槍擊案遇難者的家屬給華納兄弟發了一封公開信,"當我們聽說華納将要發行一部名為《小醜》的電影時,我們都處于震驚狀态,"他們說。我們并不反對你自由創作的權利,但是,正如漫畫改編所說,你越有能力,你的責任就越大。是以,我希望你們能加入我們,利用你們的巨大影響力,努力改變美國的槍支流行。其中一名年輕受害者的母親也告訴媒體:"現在,我一看到《小醜》的電影海報,兇手的出現就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

作為回應,華納表示,其母公司AT&T将盡其所能承擔社會責任,但另一方面,它希望區分電影,虛構人物和現實世界中的暴力犯罪。他們還取消了電影美國首映式上的紅地毯問題,以避免導演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和聯合主演華金·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尴尬的問題。

此前,在英國宣傳活動期間,《每日電訊報》記者折磨了鳳凰的靈魂,結果卻被冷落,任由一小時置身事外。當時,英國記者問他的問題是:你認為小醜會導緻模仿犯罪嗎?

是什麼讓《小醜》成為今年最有争議的電影?

《小醜》的IMDb頁面。

影片在高度戒備狀态下首映

都市傳說一旦形成,如何驅散謠言,隻能越來越黑,越說越混亂。小醜的命運,從七年前媒體披露錯誤的消息開始,似乎注定要失敗。現在,美國警察擔心有人在模仿犯罪,不得不處于邊緣。但首先釋放恐怖氣氛的不是警察,而是美國軍方。有媒體發現,軍方給現役軍人發給備忘錄提醒大家,《叢林》放映現場可能很暴力,是以"坐好後,先找兩條逃生路線",在極端人群打架的情況下,可以逃跑,不能逃跑躲起來,躲起來打架,用什麼工具用什麼工具。軍方表示,其情報來自聯邦調查局,聯邦調查局在所謂的"暗網"上發現有人計劃襲擊《小醜》的放映。他們認為這種說法不是虛張聲勢,是以他們覺得有必要提前計劃。

随後,各地的警察都加強了當地電影院的安全措施,紐約警察局甚至宣布将安排便衣警察到電影院與電影觀衆打成一片,希望萬一發生什麼事情,他們首先能夠采取行動。當地時間10月4日晚,加利福尼亞州亨廷頓海灘的一家大型劇院暫時關門并取消了所有放映,稱已收到可信的報告,稱有人将在放映《小醜》期間生活,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虛假的警報。電影院的謹慎是顯而易見的。

在美國各地經營着40多家影院的Alamo Drafthouse甚至提出推開客人,在其首頁和電影院門上張貼智語,警告父母不要帶孩子去看"小醜":"這部電影中沒有蝙蝠俠,不适合孩子,他們隻是看它,他們不喜歡它。此外,幾條醫院線特别建議禁止觀衆戴任何面具或任何形式的Cosplay服裝觀看小醜。

評論是分裂和兩極分化的

《小醜》剛剛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全球首映,各界影評人都給予了高度評價。然後,它出人意料地赢得了威尼斯的金獅獎,并受到美國媒體的追捧:畢竟,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部獲得歐洲三大超級英雄漫畫電影節最高榮譽的電影。然而,當這部電影在北美多倫多電影節首映時,已經有很多評論家回憶起他們降低了評分。當它在北美和其他地方正式上映時,已經有相當多的負面聲音,甚至包括诋毀它糟糕的極端觀點,以至于它在影評網站Rotten Tomatoes上的批評率今天暴跌至68%。

《衛報》首席影評人彼得·布拉德肖(Peter Bradshaw)将《年度最令人失望的電影》冠以"片頭派對"的意思,直言不諱地說,《小醜》是一部"隻做第一幕"的電影,開局不錯,攝影、編舞,氣氛一流,但你回首往事,就越覺得不是這樣。導演兼編劇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似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打造《小醜》的單一角色上,劇情漏洞百出,意圖缺乏深度。

《紐約時報》首席影評人A.O.斯科特·斯科特的片名火力也堪比——《你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嗎?》(你在跟我開玩笑嗎?)。他說:"如果一部電影被拍出來,想要有被讨論的價值,首先應該是有趣的,經過仔細的考慮,它必須有一些發人深省的主題,而《小醜》根本沒有這樣的品質。是以,在這樣的電影中,每個人都要像真實的東西一樣談論它,"你在跟我開玩笑嗎?"

雖然聽起來很刺耳,但這兩個人至少在談論電影。更多的"小醜"影評人早已離開了電影本身的範圍,隻關注其社會影響,擔心它是否會教壞孩子,是否會吸引模仿者的仇恨犯罪。對此,導演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曾多次表示:"現實世界的壞問題不能歸咎于某部電影。《極光》的拍攝确實很可怕,但即便是那一次,錯也不再是電影本身。"

另一方面,電影似乎必須與現實世界聯系起來。同一部作品的标題遠非如此,《搏擊俱樂部》在1999年上映時,在學校槍擊案發生僅五個月後,在哥倫拜恩學校槍擊案發生時,給制片人帶來了很多"缺乏社會責任感"。原定于9月底上映的動作驚悚片《狩獵》(The Hunt)已從原定的上映計劃中撤出,原因是社群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兩起嚴重槍擊事件之間關系施加了多重壓力。

是什麼讓《小醜》成為今年最有争議的電影?

這部電影在爛番茄上的好評。

是什麼讓《小醜》成為今年最有争議的電影?

小醜的豆瓣評級。

然而,與68%的專業影評人相反,《小醜》在爛番茄中的人氣評分為90%。爛番茄不僅在普通觀衆評分的各種網站上都有很高的評分,比如IMDb,評分為9.0,國内收視率為9.3。

造成這種明顯差異的原因很複雜,包括演員華金·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包括此類電影的煽動性,這些電影以單一反派(早年如"血戰"和"血腥之血")為特色,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的《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阿爾·帕西諾(Al Pacino)的《疤面煞星》(Scarface)和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的《天生殺手》(Born Killer)等黑幫電影就像這個具有個人氣場的反英雄一樣。事實上,這在好萊塢電影中并不少見,包括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在情節設定中對現實世界的态度,呼應了目前的民粹主義,群衆運動不再由上司人上司,而是自發形成的。

左派和右派都有自己的話語

從目前的網絡量來看,對《小醜》的批評在美國仍以左翼影評人和公衆為主,右翼媒體和保守派相對支援這部作品。在《宿醉》系列中一舉成名的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早些時候表示,政治正确的環境使喜劇越來越難以制作,是以他不得不找到另一種方式來傳達他對小醜的挑釁性憤怒。正是這一表态,讓主張社會進步、政治正确的左翼媒體深感不滿。是以,他們強調,《小醜》故意渲染暴力,美化反主角的做法,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導緻犯罪。沖突的是,這種過分強調電影灌輸的作用與在左翼不受歡迎的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批評好萊塢時所說的話沒有太大差別。

電影(或音樂、書籍、電子遊戲等文化消費品)會導緻犯罪和堕落嗎?關于這個問題的争論實際上幾乎從電影一開始就出現了。但無論是近幾年的科研,還是稍加深入的觀察和分析,早已證明這種說法是完全颠倒過來的。正如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為自己辯護的那樣,真正有這種意圖的人,如果不是受到電影的刺激,就會被别的東西觸發,歸根結底,根本原因不在于電影,而在于人心本身。

本期由譚星編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