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作者:環球人物雜志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神舟13号航天員王亞平成為中國空間站第一位女性,也是中國第一位走出太空艙的女性航天員,并将傳授"太空第二課"。

|作者:蒲西卡·餘建斌

|編輯:勞林格

10月16日0時23分,在沙漠溫柔的月光下,神舟13号載人飛船起飛,突破雲層,駛向中國空間站。

在地面上,我們不斷收到來自浩瀚宇宙的好消息:6:56,載人飛船與中國空間站對接成功;這一次,神舟13号船員将在浩瀚的宇宙中停留6個月,也将在太空中度過一個不同的春節。

神舟13号的"太空任務"由三個人組成,作為指揮官是熟悉的"太空行走者"翟志剛,還有第二批宇航員中最年輕的,也是第一批飛入太空的葉光複,以及八年後女航天員王亞平的重新發射。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神舟13名宇航員進入天空和核心艙,失重環境王亞平(右)辮子豎起升天,網友紛紛稱贊:超可愛!

最令人興奮的是,王亞平創下了新紀錄,成為第一位進入中國空間站的女性,也是第一位走出太空艙的女性宇航員。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王亞平的朋友圈。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太空教師的絕佳教室

"大家好,我是王亞平,這次講座是我的主要講座!"

這是王亞平在2013年6月20日上午從距離地球340多公裡的地方特别亮相。天宮一号的圖像同時被送回地球,神舟10名宇航員在地面上面對6000萬中國小生,給他們帶來了一堂獨特的"太空課"。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王亞平的《太空教學》。

空間的微重力環境是教授實體定律的好時機。課程開始時,螢幕上的訓示長海生飄到半空中,放出"懸空冥想"的動作,王亞平做了"大力神龔",輕輕戳了戳,就解決了博海生的把戲,她對鏡頭說:"很強?在太空環境中,我們都像"舞麟大師"一樣輕盈!"

在40分鐘的時間裡,王亞平特殊的重力環境示範了彈簧品質測量、單擺動運動、陀螺儀運動、水球制作等五項實驗,她的音色輕盈清晰,讓螢幕前的孩子們着迷。更精彩的是,這次講座是雙向的,王亞平也能看到和聽到地面學生的提問,诙諧的回答。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王亞平的母校福山一世,全體師生一起觀看了講座。

這種"天地互動"讓同學們沉浸其中,仿佛真的成為無盡宇宙課堂的一員,也給無數的心靈和心靈種下了飛向宇宙的種子。這些年後,王亞平重返地面,收到了許多學生決心成為宇航員的信,八年過去了,有的孩子真正申請了航空航天專業,有的甚至成為王亞平的同僚。

這次任務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成功完成太空教學的國家,世界上第一位女太空教師、2007年美國奮進号宇航員芭芭拉·摩根(Barbara Morgan)向王亞平送上了祝福,她說:"我代表全世界的師生,向你們緻以榮譽和愛的問候。我們為你感到驕傲。"

神舟10"太空教學"的一些孩子還沒有出生,現在他們看到當年講座的視訊,滿懷期待地問道:"王先生,你什麼時候能再進太空,給我們上一堂太空課?"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孩子們期待已久的時刻終于到來了。據悉,在神舟13号飛行期間,王亞平将重返"太空老師"崗位,為孩子們帶來更多精彩的"太空課二"。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從飛行員到宇航員

每一次行軍的背後,都有無數不為人知的辛勤和辛勤。

王亞平出生于1980年1月,比神舟十二号上最年輕的宇航員葉光複大八個月。

王亞平出生于山東省煙台市的一個小村莊,父母是單純的農民,小時候,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種植四五畝的櫻桃林。王亞平一直是頂尖的體育生,從小到大,他都是校隊的一員,曾多次參加區縣長跑比賽,意志力驚人,不怕累,不接受失敗。

17歲時,王亞平以優異的體能和優秀的文化類成績通過了空軍選拔,進入長春飛行學院,成為全國第七批37名女飛行員之一。

飛行員訓練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艱難考驗。在飛行學院學習,不僅意味着大學課程不能落後,而且體能訓練和軍事訓練也不能少,訓練、遊泳、跳傘都是必要的項目。

王亞平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跳傘時的那一幕:"我是第四跳,第一跳還沒來得及害怕,第二次就覺得特别害怕了。那天回車上,同學們一起唱着《真心英雄》,淚流滿面地唱着。

1999年,當王亞平第一次在教官的帶領下飛上藍天,俯瞰腳下壯麗的江山時,王亞平第一次感受到了當飛行員的自豪感,從此開始了與美麗天空的深厚戀情。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大學畢業後,王亞平成為一名光榮的飛行員,在接下來的九年裡,王亞平執行了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減雲雨、部隊戰備演習等重大任務,她那身酷的身影在空中不停地穿梭,安全飛行了近1600小時。

2003年,神舟5号搭載楊麗薇成功下水,那一壯麗時刻在王亞平心中種下了飛向更遙遠宇宙的夢想。她認為,中國已經有了男飛行員、女飛行員,現在有男航天員,那也一定有女航天員。

2010年,王亞平終于實作了自己的太空夢,正式成為中國第二批宇航員。宇航員的訓練更具挑戰性,包括一種叫超重耐力訓練的,王亞平每次在這次訓練中面部肌肉都會變形,眼淚會不自覺地流出,胸口也會感到極度壓抑,呼吸困難,還必須按照規定完成各種動作,每次都有秒感像歲月一樣。

她說,宇航員手頭上有一個紅色按鈕,如果他們在訓練期間無法下山,可以随時要求暫停,但多年來沒有一個宇航員碰過它。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神舟10号機組人員訓練時,正在對王亞平的壓力服進行密閉試驗。

經過近三年的訓練,王亞平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2013年,王亞平随博海升乘坐神舟10号,張曉光飛向太空夢想,成為中國"80後"航天員的第一人選。

王亞平說,他"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飛行的感覺:失重的那一刻,感覺身體"嗤之以鼻"飛了起來,仿佛雲霧飛了起來;

太空任務充滿了風險和未知,但當被問及發射時間并不害怕時,王亞平說,那一刻在他腦海中隻有六個字——責任、任務、夢想。"當你在太空中時,你所看到的世界會升華,有些東西會變得'渺小',比如得失;很多事情都會變得"大",比如對家庭和祖國的愛和關心。"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載人飛船傳回艙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陸點。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摘星"的新征程

回到地面後,深受青少年喜愛的"太空老師"王亞平,經常走進中國小,為孩子們帶來地面上的太空課,繼續為他們勾勒出遙遠而神秘的宇宙。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2019年3月26日,山東省煙台市的中學生送給王亞平一份手工制作的禮物。

航空航天教育訓練從未松懈。八年後,王亞平再次入選神舟13号飛行機組人員,這次肩負着更具挑戰性的空間站任務,接受更嚴格的訓練。例如,為了适應失重環境的太空活動,宇航員連續六七個小時在中性浮力罐中訓練,甚至男性宇航員都筋疲力盡。

再去太空,為王亞平少,多堅定。"身體很累,但當我再次完成時,我的技術又長了,離夢想更近了一步,我就會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此時,王亞平的眼睛一片亮麗,期待即将到來的飛行。

“最美太空老師”王亞平,上天為女兒“摘星星”

王亞平進入神舟13載人飛船。

王亞平這次特别擔心,因為與神舟10航班相比,她已經有了一個可愛的5歲女兒。王亞萍的女兒每次走過牆上挂着曾在太空的宇航員的照片時,都會指着他們,用幼稚的聲音大喊"那是我的母親",為母親深感自豪。

說起女兒,王亞萍的語氣中流露出愛與溫柔,透露這一次,她和女兒互相配置設定任務:"希望她能好好照顧自己,好好照顧爺爺,努力學習;

神舟13号發射儀式前幾個小時,王亞平身着乳白色的空間,服從熟悉的特殊通道,讓天歌宇航員走出去,向沸騰的人群揮手緻意。她5歲的女兒也在一邊的人群中揮舞着她的小手,大喊"媽媽,媽媽,媽媽......"記者鏡頭旁拍下了母女倆"同框"的時刻,但王亞平并沒有停下腳步,還是按照既定程式慢慢往前走。也許,即使有上百個孩子愛得久遠,汪亞平心中充滿,也要飛入太空堅定。

正如王亞平所說:"因為愛,是以堅持;這也是每一位中國宇航員的真實寫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