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了不起的老爸》:“陪跑”的父愛

《了不起的老爸》:“陪跑”的父愛

繼《李歡瑩》之後,多部關于父子、母子戀情的電影已經上映或設定在2021年。圖為電影《大爸爸》(2021)中的一張照片。(團隊堡壘/圖)

從片名來看,電影《了不起的爸爸》很容易讓人想起印度電影《摔跤!爸爸,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前摔跤冠軍(阿米爾汗)打破印度傳統,撫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的勵志故事,而"獲勝"是電影的關鍵部分。

馬來西亞導演周慶遠執導的新片《大爸爸》也是一個競争主題(馬拉松),但影片的重點不再是"赢"而是"參與",通過它父親的犧牲和付出,實作了兒子的自我價值。

《大爸爸》講述了一個司機的父親在重慶開計程車和他幾乎失明的兒子的故事。爸爸蕭大明最初為兒子肖爾登設計了人生道路,像貝多芬一樣成為一名鋼琴家,但兒子熱愛馬拉松,蕭大明從最初的強烈反對,到最後作為同伴跑步,幫助兒子實作跑全程馬拉松的夢想。

導演周清遠一直在感人與聳人聽聞之間徘徊。"你做了一個薄薄的工作,人們并沒有被深深地感動;這太難了,你會覺得太聳人聽聞了。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但其實生活本身并不是太過緊張,每天都在起伏不定,有必要在人生的流動中找到有趣的點,關注生活中的小細節,才有可能為觀衆在觀看過程中的一些回憶,那種共同的感受, 就是讓家庭電影能有更深層次的情感觸動打下基礎。"

自從賈玲執導的《你好,李歡瑩》成為2021年春節票房黑馬冠軍,并引起公衆議論後,家庭電影似乎一夜之間就火熱化了,《李歡瑩》之後的《候鳥》《大爸爸》《爸爸是王才》《一切關于我母親》等關于父子、母子之愛的電影紛紛上映或定檔。演員王偉輝曾多次飾演父親,也是父親。在父親之後,他更喜歡扮演像蕭大明這樣更栩栩如生的角色。俗話說,皇帝愛長子,老百姓愛孩子,老百姓對兒女的簡單愛,有時更動人。他說。同時,他也表達了對家庭主題的警惕,"要謹慎"。不要以為讓觀衆哭泣是好事,精神核心中一定有什麼東西。他告訴南方周末。

<h3>"馬拉松真的像生活一樣。</h3>

《大爸爸》的起點是2016年。那一年,導演周清遠帶着足球電影《光輝歲月》的導演來到上海國際電影節參展,展覽結束,一個體育主題的劇本大綱交給了他。起初,周慶遠很抗拒,他剛拍完關于馬來西亞足球隊的故事,不想拍攝體育題材,看完大綱後,他被劇本中的父子感情感動了,改變了主意。

在接下來的四年裡,他花了很長時間來打磨劇本,并進行了數百次調整。張的兒子肖東是一個原型,一個名叫何亞軍的盲人。何亞軍至今已經跑了70場馬拉松,并組建了何亞軍盲人團體,帶領更多的盲人朋友走上跑步之路,他還被評為2018年"馬拉松年度人物"。在一次采訪中,何俊仁說,對他來說,最不可接受的不是失明本身,而是失明使他的生活機會非常有限,直到有一天他接觸到馬拉松比賽,找到了自己的世界。

"大爸爸"的故事開始發展。王偉輝飾演父親蕭大明,首先是歌舞團的小手,他少吃少吃亂吃也想讓兒子學鋼琴,認為那是兒子編曲的最好辦法。後來他的情人去世了,他既當了父親,又成了母親,在生活的壓力下,他終于離開了歌舞表演,開計程車。對于離開歌舞團之後的職業選擇,劇本也經過了幾個版本的改動,有設計搬運工、校園勞工,最後敲定的是計程車司機。周清遠的理由是,如果孩子有東西,計程車司機可以有自己相對控制的時間,比下級搬運工,計程車司機可以更快地工作積累财富,支援兒子學習鋼琴的成本。更有甚者,周清遠觀察到,計程車司機之間的那種兄弟情懷特别感人,平時大家互相開玩笑,兄弟之間的關鍵時刻都是無條件的支援。在影片中,他也刻意強化了這些基層的友誼。

原本劇本也安排了一個配角,那就是還有另外一個年輕人和肖爾登對峙,兩個人為了打架進入馬拉松校隊,發生了一起殺戮,然後周清遠剪掉了這些樹枝,聚焦于父子之間的感情。影片決定在一年前開拍,創作者有了身份僞裝的理念,給父子平凡的生活增添了波瀾——多發性硬化症複發後,完全失明的肖爾登陰性離家出走,為了照顧兒子,肖大明假裝是失語症的照顧者,通過手機語音助手和兒子溝通, 兩個"陌生人"産生了很多小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小大明被馬拉松感動了。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重慶。作為近期影視劇《網紅》城市,一些導演将重慶作為東邊的"哥譚市",将犯罪片、懸疑片作為完美的拍攝地,周慶元在重慶看到了一種野蠻的成長活力:"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梯子,那些房子都建在山上, 甚至你爬了很多梯子,你看這裡可能是15樓,但從另一邊看,它是一樓,有一種奇怪的錯誤感,我欣賞祖先在這片土地上與如此不合時宜的自然環境共存。"蕭大明的父子住在重慶百香街一帶,樓樓離樓很近,中間有一條長長的無盡的石梯。我覺得這兩對父子的生活中有非常積極的東西,在這樣的環境下,它們互相呼應。這兩個人在生活中不接受命運的颠簸,想要與命運抗争,我覺得很适合在這個城市裡展現。他說。王偉輝和張偉浩在影片中也被要求講重慶話,在周清遠看來,重慶的話本身就有一種非常生動的感覺,用樂觀的精神,可以緩解故事的悲痛。

劇本被反複修改,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馬拉松。"然後我發現馬拉松不能再好了,因為它真的像生活一樣。路漫漫長,你站在起跑線上看不到終點,而往往你站在起跑線上的那一刻是滿懷信心地向前跑,奔跑,遇到不好的時候可能會有放棄的沖動,這個時候依靠的是堅持。周清遠說,"特别是對于父子來說,兒子有視力障礙,他需要陪着跑步者,這和相應的生活更直接——人生在路上你的夫妻、親戚、朋友,就是你陪着你跑,陪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跑,克服不同的困難。"

《了不起的老爸》:“陪跑”的父愛

電影《大爸爸》是在重慶拍攝的,導演周慶遠看到了一種野蠻的成長活力。圖為電影圖檔。(團隊堡壘/圖)

<h3>給他自由,但愛會伴随他一生</h3>

片中的父親肖大明,展現了東方父親的愛,内斂、内向、冷靜。王晖成父後,更願意扮演父親,後者更廣為人知的角色是犯罪懸疑片中的殺人狂,或者像《我不是毒神》中那樣精打細算的假毒販。後來,他在電影《平靜》和《大爸爸》中飾演了一位父親,他更喜歡做兒子未來的替罪羊,為他的兒子,一個身材魁梧、缺乏鍛煉、首先練習極限運動馬拉松的人。兩人都是這樣的爸爸——"為了兒子,命運何在"。

對于影片中父親無條件的愛的無條件付出,王一輝也有同樣的感受。他記得拍攝《大爸爸》期間的一個夜景,當燈光老師點燈時,他正在等,晚上九點鐘,他的電話響了,兒子一打電話,就起身離開了工作室。電話裡的兒子說了一句"爸爸我想你",王偉輝淚水停不下來,他幾乎直接回家了。

"我一直非常感謝我的兒子,他讓我變得柔軟。有時當我看到我的兒子時,我會想起我的老父親。當老父親在那裡時,我有時會忽略,當他離開時,我一點一點地想起來了-從我很小的時候他拉着我的手,當我把手帶到考場時,是一個男人拉着我的手。現在我和我兒子在一起,我經常握着他的手。王回憶道。在他看來,父子之間的感情更深、更細緻。

兩代人表達情感的方式不同。王偉輝和父親,是典型的中國傳統父子相處方式,兩人大部分時間都比較無語,父親從不跟他說"我愛你";

整部電影104分鐘,大部分時間,王偉輝的心情都很輕松,他隻在黑暗中崩潰了一次。打的是兒子肖爾登病的複發,醫生告訴他們,他們必須打激素來控制病情,但抗打荷爾蒙對運動員來說是緻命的,"基本上他都是浪費",無奈,蕭大明隻能把兒子放在病床上,跟醫生一起完成那筆激素注射。離開醫院後,蕭大明獨自一人開着計程車穿過城市,情緒不再受控制,崩潰了,哭了起來。

周清遠在鏡頭前觀看這一幕時,也深受感動。"作為一個單身父親,除了扛着整個家庭之外,他還必須有一個堅硬的外殼來包裹自己。他不能在孩子面前露出他軟弱的一面,因為如果他摔倒了,孩子就沒有信心了,是以他不得不保持緊繃,直到晚上獨自開車去取下外殼。他的眼淚,除了孩子的痛苦悲傷,更多的是一種無奈。他說。

蕭大明的身體,到處都有中國式的親子關系,親子教育的典型方式:别人的孩子學鋼琴,蕭大明無論生活多麼緊張,也給他所有的孩子買鋼琴,送他去學鋼琴;

飾演肖大明的王偉輝本人也在反思,"好像中國家庭喜歡這種普遍性,我們都認為我是在這種教育下長大的,你也應該這樣做,學習好,各方面都要好。其實仔細想想,精英隻有1%,99%是平庸的,我覺得我們應該享受平庸,習慣平庸。他告訴南方周末。

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是什麼?王也沒找到标準答案,因為現在他覺得最重要的是陪伴。"我演了很多戲,給自己一年半的休息時間,還有更多的時間和兒子在一起。我覺得我的兒子身上也有很多力量,一旦他說,'爸爸,你走吧,我就在這裡',我充滿活力,我們互相支援。該劇的兒子肖爾登也在改變肖大明,他終于敢于嘗試跑馬拉松,并受到兒子的啟發。如果電影繼續下去,可能是另一個方向,中年蕭大明不再過着那種傳統的、基于規則的生活,他重生了。

影片結尾,父子倆左右手緊綁着一根紅繩,一起開始,中途肖大明站不住,他不想成為兒子的枷鎖,讓他跑到馬拉松的盡頭。在原版設計中,父子倆一起沖線,劇本在後期拍攝時被修改。"我們覺得父母在生活中放手真的很重要,他們不能和你一起在路上度過一生,他們在最合适的時間放手,讓你在生活中向前邁進。"周清遠說。影片結尾,繩子綁在兒子的手上,父親握手,孩子繼續奔跑,繩子一直跟着他——就像父母的愛一樣,給他自由,但愛會陪伴他一輩子。

《南方周末》記者 李偉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