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村振興夢想家:于斌
當提到中關村科技園時,人們會想到"中國的矽谷",作為中國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場,于斌是園區的早期開拓者。于斌從北航辭職,在園區内成立了北京微鴻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當時軟體行業的領軍人物。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于斌在中關村軟體行業被尊為"老大哥",在他積極運作中,成立了中關村軟體協會,并擔任至今的會長。
對于于斌來說,總統這個職位是一種責任,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責任。二十多年來,除了經營自己的軟體公司外,他還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中關村誠信體系建設中,親自起草了《誠信中關村公約》,組織關村軟體行業百強企業聯合發起了"誠信中關村公約"倡議,在全國率先啟動行業可負責誠信體系建設項目。他曾被評為中關村十大科技雷鋒,感動海澱十大文明人物,第四資本道德典範,榮獲中國優秀人才名錄,成為中國第一位守信夢想的人,受到習主席的接見。
現在,餘斌更忙了,忙得遍地開往全國各地,向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宣傳自己的夢想之一——數字鄉村振興。這件事也要從十多年前開始,2007年,宇賓組織發起了中關村攜手新農村活動,為海澱上莊鎮李家墳村等12個村建立了農産品資訊釋出平台,解決了農村最後一公裡的網際網路接入問題, 幫助農民脫貧緻富。十多年過去了,他一直在思考、探索科技脫貧的現實,也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和實踐經驗。近年來,國家先後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數字農村發展戰略綱要》和《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 在推動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明确發揮資訊技術的基本支撐作用,重點建構農村數字治理新體系;通過數字化農村服務平台激活農村沉睡資産,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數字化生産力,推動農村治理數字化、智慧管理服務、農業農業生産經營精準化,建構可持續的數字化鄉村振興模式。于斌帶領研發團隊反複研究解讀政策,同時多年深入支援農村調研,傾聽農民和基層政府在鄉村振興中的實際需求,經過試點實踐,逐漸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鄉村振興數字服務解決方案",以建設數字農業為切入點, 通過加強農業資産規範監管,活化資産要素,激活農業主體,有效整合服務市場,促進農村内生動力發展,探索數字化鄉村振興的實施路徑。
具體内容:建設農村資産數字服務中心,結合大資料、區塊鍊和加密技術,對農業資産進行數字化、電子化和價值化,挖掘資産價值、資産金融屬性,建設農村資産數字化應用服務中心,進而激活農村資産,完善農村信貸體系;農民增收,打造數字化農業社會化服務平台,打通農業産業和農業管理主體資訊管道,實作育種、加工、物流、産業等産業平台上的無縫對接,線上标準化經營,建立農村産業經濟合作、良性發展的長效機制。目前,已與吉林、黑龍江、廣西、山東等省級地方政府開展深度合作,為當地農民緻富、小康插上了數字技術的翅膀。
這幾天,聯系着全國各地一批的客人,于斌總是興奮地一遍又一遍地解釋,孜孜不倦。"數字鄉村振興是一個金蛋項目,"他說。現在中央政府呼籲共同富裕,這是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前提,我願成為億萬農民共同富裕的夢想家。"
背景:于斌,中關村軟體行業黨委書記,軟體協會會長,海澱信用産業聯合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