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搶先一步站穩15萬電動車市場,大衆要讓特斯拉“無路可走”?

作者:汽車扒一扒

大衆不是特斯拉的對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ID.3非常真誠

公衆并不認為他們曾經引以為傲的許多事情現在無效。

回過頭來,當"車更先進"部分仍然廣為流傳。即使有一個基調,也無法掩蓋大衆銷售資料的眩光。

随着電化浪潮的來襲,雖然大衆也做出了及時的調整和改造,但以為電場可以繼續書寫燃油時代的神話,卻沒想到劇本的現實并沒有像想象的那樣發展。

搶先一步站穩15萬電動車市場,大衆要讓特斯拉“無路可走”?

直到上個月,大衆北方和南方四款ID系列車型的銷量才剛剛突破。雖然蔚來和小鵬才剛剛解鎖了這一成就,但對于大衆來說,這樣的成就還遠遠不夠。畢竟,有一個更棘手的特斯拉在等着它。

于是,大衆提供了歐洲戰場的殺手锏id.3,希望能給這款車在國内市場帶來更大的突破。

在ID.4和ID.6兩個系列之後,大衆似乎也明白,前合資品牌辨別和光環在這裡對電動汽車并不是很有用,隻是為了表現出足夠的誠意來獲得市場的青睐。

搶先一步站穩15萬電動車市場,大衆要讓特斯拉“無路可走”?

是以,ID.3設定了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價格 - 15.9888-17.3888百萬。起價不到16萬輛,最高不到18萬輛,價格已經達到了傳統主流燃油車的價格區間。你知道,即使是1.4T入門級版本的高爾夫售價也為17萬美元。

傳統合資公司大衆,顯然比其他車企更有意義,将新能源車型的價格定位到這個水準。當然,價格的優勢确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收獲更多的關注,但最終成交落地的關鍵取決于産品實力。

雖然id.3隻是一款緊湊型掀背車,但軸距為2765mm,比A級基準車的速度還要長。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小ID.3将在太空中呈現出乎意料的明亮外觀。

搶先一步站穩15萬電動車市場,大衆要讓特斯拉“無路可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市民過去被很多人的病态平台搞上了,現在在MEB電動平台的應用也消失了。這對于像ID.3這樣的緊湊型轎車尤其重要,它在太空中并不是很占主導地位。

是以,ID.3無疑為那些在車輛靈活性和内部空間之間糾纏不清的消費者提供了一個相對全面的折衷方案。

作為一款電動汽車類型,續航裡程自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就ID.3,430公裡的續航裡程而言并不是很突出,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許多行業誤牌嚴重的情況,大衆在續航裡程方面的表現相對真實。

搶先一步站穩15萬電動車市場,大衆要讓特斯拉“無路可走”?

在智能技術層面,如果與那些新生力量相比,公衆确實缺乏,但勝利是穩固的。與新勢力不同,大衆作為傳統制造商的心态決定了它将更加保守。從某種程度上說,保守主義的另一面也意味着安全性和可靠性。

大衆不會像特斯拉那樣積極使用尖端的新功能,并且将對新興的東西相當謹慎,這些東西隻有在經過充分驗證後才會應用于車輛。

是以,您可能在ID.3上看不到任何進階自動駕駛儀功能,但并聯輔助,自适應巡航等功能的存在也可以帶來一些實際的便利。鑒于目前的技術發展,這種方法可能是一個更安全和更适當的選擇。

總的來說,ID.3确實表現出了足夠的誠意和力量,但現實仍然相當嚴峻。

搶先一步站穩15萬電動車市場,大衆要讓特斯拉“無路可走”?

在同一價格區間,小鵬的P5和G3i,廣汽Ian的AION S,甚至比亞迪的Song PLUS New Energy都将是ID.3的有力對手。當然,還有傳奇的"Model 2",售價為25,000美元。

從ID.4到ID.6再到今天的ID.3,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推出了三款電動汽車,足以展現公衆對新能源市場的強烈渴望。

有人說,一旦高爾夫為大衆樹立了信念,那麼ID.3就能成為大衆開啟"電動高爾夫"的局面,讓我們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