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航天員“太空出差”任務都有啥?

新華社酒泉10月16日電 問:什麼是航天員的太空旅行任務?

新華社記者胡偉、李國麗

航天員“太空出差”任務都有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在空間站階段任務總部研究決策後,翟志剛(中)、王亞平(右)、葉光複(左)三名航天員将執行神舟13号載人任務,由翟志剛擔任指揮官。新華社

10月16日,神舟13号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福三名航天員執行神舟十三載人飛行任務,翟志剛擔任指揮官。它們将在軌道上飛行六個月,并将在太空中度過春節。您如何看待這項任務?天空中的"太空旅行"三人組會有什麼樣的"約定俗成"?

航天員“太空出差”任務都有啥?

宇航員翟志剛參加工作效率實驗(照片拍攝于3月31日)。新華社(孔方舟)

指揮官由飛行宇航員服務

對于航天員系統來說,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和建設階段對航天員飛行時間長達3~6個月,任務極其艱巨和複雜,對航天員的身心素質、知識技能、應急決策和處置能力、心理調節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宇航員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

根據載人空間工程總體規劃,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和建設階段有四項載人航天任務。在總結以往評選經驗的基礎上,航天系統根據四大任務特點調整了選拔政策,并按照"統籌規劃、新舊比對、傳承發展"的原則,于2019年12月選拔了四名機組人員,每名宇航員由三名宇航員組成, 由指揮官擔任飛行宇航員。

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表示,在選擇機組人員時,仍然要從思想政治素質、身體狀況、心理素質、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進行綜合檢查和考核,在确定個别航天員符合任務要求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飛行經驗, 艙外活動要求,比對每個任務,年齡,新舊,心理相容性等因素,整體分析确定任務機組人員。

航天員“太空出差”任務都有啥?

宇航員王亞平參加載人飛船聯合測試(照片拍攝于3月14日)。新華社(孔方舟)

在六個月的在軌飛行中,宇航員的身心素質将受到更大的挑戰

從2017年3月開始,宇航員訓練将全面推進,為空間站任務做準備。

黃偉芬表示,航天員系統本着"嚴困、實戰、試驗訓練為一體"的原則,計劃實施八大類200多門訓練,包括:基礎理論訓練、體能訓練、心理訓練、空間環境适應性訓練、救生與生存訓練、航天專業技術訓練、飛行程式和任務模拟訓練, 大型聯合演習,并安排航天員參加近100項工程研究和試驗活動。

黃偉芬介紹,神舟13号機組人員将在軌道上停留6個月,需要管理天空和子產品,神舟13号載人飛船、天舟2号、天舟3号組成組合。将按計劃參加天舟2号子產品換位試驗,進行手控遠端操作對接試驗、再生生命支撐在軌維護和驗證試驗,完成大量任務在軌資料采集和人為工程研究、航天醫學實驗、空間應用系統實驗、科技教育活動,完成台站管理、材料盤點, 日常維護等工作,并将開展2~3項太空外活動任務,進一步驗證我國空間站的太空外活動技術和長期駐留支援技術,為空間站的建設奠定基礎。

"神舟13号在軌道上運作6個月,宇航員将經曆更大的身心素質挑戰。黃偉芬表示,為應對六個月的長期飛行挑戰,航天員系統在選拔和訓練、健康、工作、生活等駐地支援技術方面都經過了充分的研究和準備,在神舟12号任務中進行了初步驗證,在神舟13号任務中将得到充分驗證。

航天員“太空出差”任務都有啥?

宇航員葉廣福在水下訓練前測試呼叫系統(照片拍攝于8月9日)。新華社(孔方舟)

神舟12号機組人員向神舟13号機組人員傳授經驗

與神舟12号任務相比,雖然總體思路、選型訓練的措施和手段與航天員保障技術相同,但針對的是長遠的特點,進一步凸顯了重點的加強。

據悉,對于為期六個月的任務,進一步強化了标準的工作節奏和工作制度,包括每周值班制、周六站服務和物資管理日制、星期日休息日制、每月世界對地通信系統等,同時,為形成相對固化的工作計劃子產品,與神舟12号任務相比, 工作節奏更加鮮明,世界和工作模式和制度更加成熟。

在完成既定訓練計劃的基礎上,9月6日,神舟13号機組人員在飛行控制現場與神舟12号機組人員進行了一次世界對地通話,了解物資在軌疏散前的狀态、工作和生命防範。在航天員傳回之前,神舟12号機組人員對整個空間站的材料和産品狀況進行了全面檢查和拍攝,神舟13号機組人員和後備航天員進行了特别的讨論和交流,全面介紹了操作要點、世界差異、注意事項等内容,特别是針對艙外活動,機組人員充分交流了經驗, 為神舟13号機組人員提前進入狀态,成功為任務奠定了基礎。

為了充分利用長期的太空飛行機會,普及空間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服務國家政策,在神舟13号任務中,還特别策劃了一系列科學公益活動,設計了空間站宇航員日常生活、空間站專用技術、專題科學知識、科學實驗等系列專題活動等方案, 為了傳播載人航天的意義,積極與公衆溝通,結合傳統節日的機會推廣中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