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黎明:再度刺殺伊朗科學家是想刺激伊朗,挑起中東戰争

作者:觀察者網

閱讀:2020年初,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進階軍官蘇萊曼尼被暗殺。年底,頂級核實體學家Farkrizadeh再次被暗殺。随着伊朗失去兩名重量級人物并被暗殺,動蕩的中東再次籠罩在"恐怖主義"的陰雲中,似乎預示着該地區不确定的未來。在這方面,觀察者網采訪了來自伊朗熱點地區的前大使華黎明,展望中東的未來。

華黎明:再度刺殺伊朗科學家是想刺激伊朗,挑起中東戰争

前駐伊拉克大使華黎明

采訪/觀察員.com

觀察家:特朗普沒有交出權力,拜登也沒有掌權,你怎麼看法克裡紮德被暗殺的那一刻?

華曙光:這起謀殺案的最大嫌疑人是以色列和特朗普政府。我認為,無論兇手是特朗普政府還是以色列當局,選擇這次謀殺伊朗頂級核科學家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激起伊朗政府的強烈反應,然後在中東挑起一場戰争,使伊朗核協定永遠無法恢複。

這是政治目的。出于軍事目的,法克裡紮德長期以來一直是以色列和美國的眼中釘,因為他是伊朗核計劃的負責人,是以他們長期以來一直想對付他。

華黎明:再度刺殺伊朗科學家是想刺激伊朗,挑起中東戰争

内塔尼亞胡親自命名法赫裡紮德

在特朗普政府還剩下40多天的情況下,拜登已明确表示,美國将在1月20日上任時重返伊朗核協定。

那麼,重返伊朗核協定對以色列意味着什麼呢?這意味着拜登希望恢複以色列最反對的計劃之一,因為伊朗核協定允許伊朗保留其核能力,15年後,伊朗可以恢複這些能力。

在奧巴馬的上司下,美以關系一直處于僵局,奧巴馬與内塔尼亞胡(以色列總理)之間的個人關系如此糟糕,以至于以色列肯定會感到,一旦拜登政府重返伊朗核協定,其利益将受到極大損害。

是以,從以色列的角度來看,現在是時候向前邁出一步,為拜登政府未來重返伊朗核協定制造困難。

從特朗普的角度來看,在當天剩下的時間裡,他将給拜登政府上台時留下很多釘子,很多陷阱和很多問題,以至于它沒有權力應對流行病,經濟等等。針對伊朗的外交目标是陷阱之一。

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特朗普政府和以色列當局選擇這個機會暗殺伊朗核科學家。

觀察者網:據透露,暗殺現場沒有人是一個不知情的因素,槍擊事件都是由遙控自動武器完成的。這是否表明伊朗已被深度滲透?在如此巧妙的時期之後,這種暗殺有可能繼續下去嗎?

華曙光:從伊朗的角度來看,伊朗核科學家在伊朗高層的護送下被暗殺,暴露了伊朗國内安全措施的短闆。我最近一直在閱讀伊朗的輿論,很多伊朗進階官員批評政府,指出這次由于伊朗安全機構的失敗,它未能保護自己的核科學家。

這不是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的第一例。自2007年以來,已有五名伊朗核實體學家被暗殺,全部被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暗殺。

華黎明:再度刺殺伊朗科學家是想刺激伊朗,挑起中東戰争

随着核科學家一再被暗殺,伊朗當局仍然未能阻止以色列對伊朗的滲透。

此外,反對伊朗内部滲透伊朗的勢力也很強烈,尤其是伊朗反對派"人民聖戰者",背後有美國、歐洲和以色列的支援。2003年,伊朗秘密進行的核計劃之是以被公開,主要是因為"人民聖戰者"滲透伊朗并使其暴露。據說以前的暗殺也是由人民聖戰者進行的。

華黎明:再度刺殺伊朗科學家是想刺激伊朗,挑起中東戰争

半島電視台在2011年報道說,人民聖戰者組織的成員曾遊說美國将其從恐怖分子名單中删除。

是以這次暗殺之是以成為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伊朗的安全工作不好,二是伊朗的安全機構被外部敵人嚴重滲透,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後果。

很難預測特朗普是否會在白宮剩下的幾天裡被伊朗核科學家暗殺,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特朗普将利用這段時間在外交上給拜登制造盡可能多的麻煩。

觀察者:為什麼伊朗科學家經常成為攻擊目标?伊朗在中東卷入了哪些不滿?

黎明:伊朗與中東、美國和以色列的恩怨始于1979年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在1979年之前,伊朗是美國的鐵杆盟友,在帕萊維什的上司下,伊朗是中東和波斯灣的一個家與外之家的國家。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後,該國打出了強烈的反美口号,不僅将美國的力量趕出中東,而且還将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

最重要的是,自1979年以來,伊朗一直宣稱它希望将革命輸出給鄰國。這導緻了伊朗與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其他鄰國之間的不良關系,這些國家害怕伊朗并将其革命模式輸出到本國,導緻兩伊戰争以及伊朗與沙特阿拉伯和海灣國家之間的敵對行動。

是以,伊朗對美國、以色列及其周邊國家的不滿與伊朗革命後的外交政策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方面,伊朗想要獨立,想要擺脫美國對伊朗長達四個世紀的統治,但另一方面,伊朗獨立後,伊朗新政權有将其革命模式輸出到周邊地區的強烈意願,并發誓要摧毀以色列,這勢必導緻伊朗周圍的敵人, 和周圍的沖突。

這就是伊朗與鄰國恩怨的根源。

觀察者網:如果伊朗的核武器發展完全完成,中東局勢将何去何從?

黎明:1945年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後,世界上相當多的國家當然首當其沖,英國、法國、中國和蘇聯等大國都試圖擁有自己的核武器。

到1964年中國也擁有自己的核武器時,聯合國安理會所有常任理事國都擁有核武器。是以,核武器已成為一種威懾力量,沒有人敢輕易使用,但沒有人願意擁有。

對于像美國這樣的大國來說,擁有核武器可以勒索、威脅、欺負他人,而對于小國或像中國這樣的其他國家來說,擁有核武器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和獨立。

是以,在那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尋求核武器。是以,在中東,特别是在冷戰結束後,我們看到不僅伊朗,而且伊拉克和利比亞都在尋求核武器。

美國在伊拉克戰争的借口是聲稱它在伊拉克發現了核武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薩達姆被擊敗并被殺害。卡紮菲在利比亞被殺後,隻有一個伊朗仍在中東尋求核武器。

中東隻有一個真正的核武國家,那就是以色列,是以以色列不希望任何阿拉伯國家或伊朗或土耳其打破其核壟斷。是以,對于像伊朗這樣的國家來說,以色列絕對想盡其所能摧毀其核能力,不僅要阻止它們生産核武器,還要徹底消除它們。

對以色列來說,任何擁有核武器的中東國家都會對以色列的安全構成威脅,更不用說伊朗明确表示要将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

對伊朗來說,将核武器和革命模式帶到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心髒地帶,是伊朗承認自己是地區大國的重要手段。是以,伊朗本身正在盡其所能獲得核武器。

伊朗周邊國家也非常害怕伊朗制造核武器,隻要伊朗的核計劃存在一天,中東的和平與穩定就無法持久。

觀察者:2020年初,伊朗"三号"蘇萊曼尼被暗殺;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伊朗的經曆?

黎明華:我認為伊朗作為一個地區大國,在尋求自己國家的獨立和複興方面應該得到支援和同情。但與此同時,如果這個國家要向其他國家伸出援手,就很難得到周圍國家的準許。這是伊朗外交政策中的一個重要教訓。

當然,美國也想維持其在中東的霸權和利益。是以從1979年到現在,美國曆經七任總統,每一任總統都非常敵視伊朗,尋求改變和推翻伊朗現政權,美伊關系基本沒有得到解決。

是以美伊關系不是特朗普政府的四年,而是40年的曆史,美伊關系之間的結構性沖突很難解決。

觀察家: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今天的中東?

華曙:中東是中國重要的能源供應國,中國已成為該地區最大的石油買家。此外,中東也是中國運輸和進口石油的重要海上航線。從這兩個角度來看,中國希望中東地區穩定與和平,沒有戰争,沒有動亂。

是以,無論中東發生什麼,中國都在努力勸說和推動談判,不支援任何一方,也不攻擊任何一方。

華黎明:再度刺殺伊朗科學家是想刺激伊朗,挑起中東戰争

1991年,華曙向當時的伊朗總統拉夫桑賈尼遞交了國書。

而與其他大國相比,中國在中東有着明顯的優勢,那就是中國在中東沒有可恥的曆史。

其他大國在中東尋求霸權,或做了看不見的事情。中國在中東地區享有良好的聲譽,與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朗、埃及、沙特等國保持着友好關系。中國的中東政策是同各國建立良好關系,勸說和平,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我認為這就是中國所認為的中東。

本文為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内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在WeChacn上關注觀察者的WeChacn,每天閱讀有趣的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