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文靜:站在黎明破曉前

劉文靜:站在黎明破曉前

中國企業家

2024-05-18 10:39釋出于北京《中國企業家》雜志官方賬号

劉文靜:站在黎明破曉前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譚麗平

編輯|張昊

頭圖來源|受訪者

“現在已是‘淩晨五點’了,破曉是确定的。”藍帆醫療董事長劉文靜還記得去年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提到的“淩晨四點的黑”。那時的藍帆醫療受到外界質疑不少,但她堅信那不是“晚上七八點的黑”。

這種确信來自于公司終于穿越了下行周期,開啟了第三個十年戰略。2023年下半年,她明顯感覺到“車輪已經開始轉動起來了”。在對這個戰略期的目标描述中,藍帆醫療将成為“一家受人尊敬的世界級醫療企業”。

劉文靜:站在黎明破曉前

來源:視覺中國

過去一年,藍帆醫療上海科創總部及産業化基地項目加速落地;公司轉型的錨點——心腦血管業務進行了重組,并開始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心腦血管産品和服務進入了100多個國家超過8000多家醫院,其中7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藍帆醫療正在加速擺脫“手套大王”的标簽。這一傳統業務在公司第一個十年戰略中舉足輕重,但在第二個十年,心腦血管業務便成了新動能。

是以,當外界認為藍帆醫療因為疫情大賺特賺時,劉文靜卻覺得過去5年是“地動山搖”的至暗時刻。因為在轉型的關鍵時期,公司驟然碰上兩大不可抗的變量——全球疫情和國内集采,這讓承擔轉型重任的心腦血管業務在當時遭遇重創。

當下讓她興奮的是,藍帆醫療的新願景與金磚國家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正向共振。“很多國家的政府、醫院、專家都希望藍帆能到他們那裡去。”去年8月,劉文靜現身2023金磚國家工商論壇;10月,受邀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企業家大會;11月,又參加了亞太經合組織工商上司人峰會。

全球化3.0

去年下半年相對集中的動作,傳遞着藍帆醫療在戰略層面的信号,劉文靜在公司内部會用“全球化3.0”來定義。在她看來,這一階段藍帆醫療有機會向國際市場輸出中國技術、标準和品牌,這跟之前的“1.0”和“2.0”有着本質差別。

在2003~2012年的1.0階段,藍帆醫療以出口業務為導向,用7年時間成為手套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不到10年成為了全球行業龍頭,PVC手套占到全球份額的22%。不過手套雖銷往全球,但僅局限于産品市場的全球化。

在2013~2022年的2.0階段,藍帆醫療在順應“一帶一路”建設,産業規劃向中高端演進。它先後并購了新加坡柏盛國際、德國心髒瓣膜企業NVT。心血管業務比手套業務顯然更有市場延伸價值,藍帆醫療咬着牙走出了這一步,但并購後的消化、融合和創新,耗費了巨大的資源。

到了3.0階段,劉文靜的戰略邏輯是更深度的出海:一方面搭建好平台,基于自身資源,帶領行業上下遊企業一起組團出海;另一方面開啟輸出中國的技術、标準、品牌,賦能海外國家建構自己本土的産業鍊。

“去年上半年,我們收到了若幹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邀請,希望去給他們建産業鍊。”劉文靜說這是個系統工程,比之前的業務要複雜很多。在醫療資源不豐富的國家,藍帆醫療甚至需要針對性地提供醫生教育訓練服務,這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

據她介紹,目前在沙特、阿聯酋、俄羅斯、巴西等金磚國家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藍帆醫療的醫用手套産品能占到20%~30%的市場佔有率,心髒支架産品已覆寫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總人口的約75%。

這些市場基礎都會讓“車輪”越轉越快。2022年6月,藍帆醫療上海科創總部及産業化基地項目在張江科學城國際醫學園區開工,建成後這裡不僅将成為藍帆醫療全球創新研發總部基地,也将是投資孵化平台、高端醫療器械産品生産基地及全球的商業總部。

手套成就不了偉大的公司

不過,從“2.0”到“3.0”的跨越,劉文靜面臨的挑戰是全方位的。想要輸出技術,首先得有産品,這個産品得是自主品牌,有良好的口碑,被國際市場認可,有足夠的創新性和市場競争力。其次,如果藍帆醫療想要覆寫更多的屬地化市場,還得保證國際化團隊的人才厚度。

是以,2018年收購柏盛國際那大膽的一跳,至關重要。當時,此收購案被認為是中國A股史上最大、最複雜的跨國醫療器械并購案,不僅少見,也沒有成熟的模式可借鑒。劉文靜一直在内部說,手套是很好的産品,但它成就不了偉大的公司。

收購之後,劉文靜保留了柏盛國際、NVT品牌的所有管理層和團隊,同時持續給其投資,比如在德國建設了兩棟新的生産研發大樓。團隊也在全球範圍内招聘科技、臨床、市場等方面人才,保證業務的屬地化營運。

“要知道,在中國,甚至在新加坡,投資資金、建設效率和營運成本,都遠遠好于在德國。但我們看中這個事業發展的核心基因是人,斯圖加特是非常有戰略優勢的歐洲醫療科技集聚區。我們在這裡有這麼好的團隊,要依托他們去搭建平台。人才在哪裡,平台就應該在哪裡。”劉文靜說。

基于同樣的邏輯,藍帆醫療如今在全球擁有超過70家分子公司,在中國、新加坡、德國等地設立了研發中心及制造基地,全球擁有專利600餘項。

現在,藍帆醫療的心腦血管業務可以按照“每年一款獨家重磅産品”的研發節奏推進,過去5年又累計出資了近20億元用于研發。這對銷售的正向帶動非常明顯,僅僅兩款原研創新産品上市,在國内區域的銷售收入占比就達到了20%。

2023年,受益于自主研發新産品的陸續上市、國内集采産品和海外市場的增長,心腦血管事業部銷售收入重回10億元規模。“心腦血管業務在海外收入約1億美元,也位于行業前列。”劉文靜說。今年初,以心血管業務為主的全資子公司藍帆柏盛成功完成了9億元的私募股權融資。

問及第三個十年規劃的具體細節,劉文靜沒有給出具體答案,她對團隊的要求是要從過去的線性成長,變成幾何級數的疊代,“今年才是第二年,不要以目前的認知來局限未來,人生不要設限”。

的确,從國企職工下海,到從無到有打開手套全球市場,從民營企業到上市,從并購跨國公司,到跨越疫情和集采,再到更深入地去面對國際市場,哪一個不是全新的挑戰?“要坦蕩、平靜、從容、喜樂地去面對。”劉文靜說。

新聞熱線&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檢視原圖 1.12M

  • 劉文靜:站在黎明破曉前
  • 劉文靜:站在黎明破曉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