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建國際醫療總經理張毅:如何用120天建成港版火神山醫院

韓玉婷,香港新聞集團

10月26日下午,中國建設國際醫療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毅走進香港理工大學張安德演講廳,作為"大功率建設與夢想未來"校園演講的主旨發言人。在"時間與我同在,創新是靈魂——兩院中央配套工程中建築技術的創新實踐"的标題下,他告訴在場的香港理工大學師生,公司是如何在中央抗疫工程(香港臨時醫院和社群治療設施項目)中完成建築技術的創新實踐的。 包括項目建設中的艱辛和困難。

中建國際醫療總經理張毅:如何用120天建成港版火神山醫院

張毅,中國建設國際醫療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信仰與使命

在演講中,徐先生介紹了團隊的使命和效率,并引用了香港社群治療設施項目(香港建築學院醫院)。

張毅表示,所有設計香港版方艙醫院嚴格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标準,符合香港醫護人員的使用習慣和亞博博物館特色網站設計,提供952張病床,其中160張負壓隔離病床, 是全國首家高标準智能負壓方形客艙醫院。

中建國際醫療總經理張毅:如何用120天建成港版火神山醫院

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全景

上述工程的建設面積約為3萬平方米,隔離病房40個,共有床位160張,共有792張普通方床,包括護士站等公共設施共32張,提供額外空調設施的床位數量為952張。

"合同持續28天,我們設計和建造沒有中斷,完成472小時,比計劃提前200小時傳遞。"張毅在報道中說。

北大嶼山醫院的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的建設故事也是如此,這是中央政府建造的"火仙山醫院"的香港版。

中建國際醫療總經理張毅:如何用120天建成港版火神山醫院

設計 王啟馳

中建國際醫療總經理張毅:如何用120天建成港版火神山醫院

作為全球首家全MIC負壓隔離病房傳染病醫院,是中國建設集團承建的100多家防疫醫院中唯一的一家永久性醫院,也是香港第一家采用MIC建築技術的常住醫院、最大的負壓隔離病房醫院,建築面積約4.4萬平方米, 從場地調平和市政設施到更新6個病房大樓,1個醫療中心大樓,1個能源中心大樓,1個液氧站,1個危險品倉庫和其他配套設施,816個負壓隔離床,這些工程的速度在短短四個月内就讓香港和全世界人民感到驚訝。

"我們居然花了120天,提前兩天傳遞,原來三到四年的施工工作。張毅說,從接到任務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知道這不是一個正常項目。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戰鬥,也是一項崇高的使命。張毅說,中國建設國際集團作為一家紮根于香港的國有企業,可以承擔起建設這兩家醫院、保衛香港、保衛家園、貢獻自己的責任的任務。

"中央政府交給我們的任務,如果再次困難,我們将全力以赴。"張毅說。

中建國際醫療總經理張毅:如何用120天建成港版火神山醫院

生與死的速度

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及香港社群治療設施項目(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改建為臨時檢疫中心)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共同牽頭,深圳、深圳及香港政府提供專項協助,組成深港聯合工作小組, 各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統籌解決相關事宜,這是香港首次在建項目。

"它為一國兩制項目的建設創造了新模式。張毅表示,該項目的建設和溝通工作相當困難,遠遠超過正常項目。

"我們必須連接配接香港20多個政府部門和六個公共機構,審批程式不亞于任何正常項目,既要確定結果的公正性,又要確定程式的公正性,又要嚴格按照香港标準設計和建構程式,以確定法律合規。"張毅說。

中建國際醫療總經理張毅:如何用120天建成港版火神山醫院
中建國際醫療總經理張毅:如何用120天建成港版火神山醫院

如何完成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們創新了我們的管理系統,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産力。張毅表示,中國建設國際集團将把該項目作為"項目一",實施項目矩陣管理系統,創新的組織結構,管理人員現場辦公,這是更好的溝通和決策。

"讓那些聽到火聲的人來呼籲吧。張毅說,此舉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效率。

在加快建設進度上,如何防控疫情也是項目成敗的關鍵。

據統計,項目現場累計施勞工數超過24萬人次,高峰期每天啟動4000多人,共有物資裝置運輸車輛4萬多輛,人員流量如此之大,如何進行疫情防控管理?

張毅在演講中表示,中國建設國際醫療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營運總監趙麗麗博士擔任該項目防疫總總監,她曾任香港醫院管理局網絡主任,曾任瑪格麗特公主醫院院長,同時也是2003年抗擊非典的英雄、紫荊之星得主, 是以在疫情防控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

為了從源頭上切斷感染,確定感染源為零,公司要求所有在職人員在值班前持有72小時的核酸檢測報告,此外還實行健康申報、檢查消毒、網格化管理和防疫檢查四級防控體系。

"我們已經成功地實作了零感染預防的目标。"張毅說。

中建國際醫療總經理張毅:如何用120天建成港版火神山醫院

"港版消防山醫院"項目現場累計啟動超過24萬人次,高峰期每日啟動4000餘人次。

這确實是一場戰鬥,該項目實行7天24小時啟動制,兩班經理,三班工上崗;動員200多家香港本地經銷商和130多家香港本地供應商成立第二梯隊(後備力量),超額保護,轉移國家資源,確定内地工廠項目建設,累計啟動約5萬人,高峰期工廠勞工2500餘人。

為了達到香港醫院建設的标準,中國建設國際集團在全球近20個國家或地區采購消防,應急物資和裝置直航,項目物資和裝置運輸量超過4萬輛。

"在這個項目中,所有參與者,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個人,隻有一個信念,時間就是生命。張毅表示,在項目規劃、施工、施工、驗收和維護的每個階段,包括公務員、醫務人員、建築勞工和每一位參會人員的努力和汗水。

中建國際醫療總經理張毅:如何用120天建成港版火神山醫院

"港版消防山醫院"建設項目完成任務,一天24小時,與時間賽跑。

為了紀念該項目的成功,該公司将5000多名參與者的照片放在一起,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的牆壁上制作了一張巨大的海報,進入一個臨時檢疫中心,絕大多數參與者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

"海報出來的時候,一位清潔女工發現了她的照片,激動地哭了起來,她覺得自己為香港、為社會做出了努力,展現了抗疫的偉大精神。"張毅熱情地說道。

負責編輯:鐘偉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