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蔬菜生産中斜紋和甜菜夜班的綜合防控措施
葉蘭珍等
基金項目:上海金山科技創新基金項目——有機蔬菜生産兩種夜班綜合防控技術實踐探索與應用示範。
有機農業的病蟲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利用生态防治技術,即作物在自然生長條件下依靠自身來抵禦外部不利環境,是以建立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和有利于病蟲害擴散的天敵是有機農業病蟲害防治的核心。斜紋夜蟲和甜菜夜蟲都是鱗翅夜蟲,是世界可食用、分布廣泛、間歇性的害蟲,近年來對上海的蔬菜生産造成了嚴重危害。從2017年開始,上海市金山區啟動了為期三年的"國家有機産品認證示範區",打造全區100丫2個菜田申報有機産品認證。上海藍海岸生态農業專業合作社2017年為基地2 hm 2棚種植面積申報有機食品認證,2018年成功進入有機轉化期;依托本專題的實施,總結一下斜紋夜葉有機蔬菜生産及甜菜夜鑷子綜合防治技術,如下介紹。
1 預測
準确的預測和預報是科學防治害蟲的基礎,可以通過頻率振動殺蟲燈、自動昆蟲情況監測燈和性誘因來測量。3~4月要開燈,如平均每日每盞燈引誘10頭以上,說明已進入蟲害熱潮開始,當天最大數量是蟲害發生的高峰期,根據高峰期可以計算出相應的控制時間。2018年,上海金山菜田的斜紋夜、甜菜夜、中等重量發生,雨季過後,氣溫逐漸升高,台風、雷暴天氣、環境條件都非常有利于兩種夜班的發生和再現,7-8月斜紋夜班和甜菜夜後憂。
2 農業防控
農業防治措施是科學防治蟲害的前提,水旱輪作、深蹼、種間等栽培管理措施可用于控制夜蟲的危害數量和程度。雖然夜莺是雜食性的,但其對不同作物的危害有一定的差別,當夜蟋蟀發生較為嚴重時,應避免種植羽衣甘藍、西蘭花等雜花作物,以切斷其食物鍊 小蜜蜂、腿蜂、蜜蜂、蜘蛛等,為蔬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結合農業作業清理田地,及時清除夜蟲卵和未分散的幼蟲,人工殺滅幼蟲,蔬菜作物收獲後及時清掃,将殘留物、落葉葉送園處理,深層土壤,殺滅部分幼蟲和幼蟲,人為改善生态條件。
3 生物和實體控制
3.1 資訊素誘殺技術
3.1.1 如何使用
昆蟲資訊素的使用誘使雄性昆蟲死亡,導緻夜間活動的雄性與雌性的比例不成比例,以減少下一代的數量。性誘惑從每年的4月到11月使用。從4月到5月,夜蟲的發生較少,懸挂誘導劑可以預測和預測昆蟲的情況,6-9月是夜蟲危害的高峰期,保護性地面懸浮誘導劑是殺死夜蟲的有效方法,10月至11月夜蟲的口密度降低,成蟲活動減少,使用性誘因殺死成蟲會降低其産卵能力, 降低越冬密度。根據夜蛾的發生采用外部内部疏浚方法布置誘因,每667米2處放置誘捕器1~2處,芯距地面1~1.5米為宜(懸挂高度≤70厘米,不利于資訊素的分散;懸挂高度≥200厘米,由于昆蟲飛行能力不強, 不能達到誘殺陷阱的目的)。根據《使用說明書》要求更換鐵芯,一般需4~6周更換一次。芯材使用一段時間後,蟲害效果降低,可2個繼續一起使用,降低生産成本。
3.1.2 日常管理和注意事項
夜莺開花,捕蠅器在飛蛾瓶下每隔2~3天清理一次,夏季高溫應每天清洗,避免昆蟲腐爛和除臭影響使用資訊素的作用;根據測試結果,建議使用甯波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的斜紋夜和甜菜夜誘惑芯。
3.2 食品誘導技術
生物誘殺是成蟲通過植物揮發物的生物學特性定位宿主而開發的一種集中誘殺技術,具有雌雄殺傷、廣譜、大誘殺、環境安全等優點。食物誘導技術一般在害蟲羽化高峰期1~3d或成蟲大量出現前4 p.m後使用,每667 m 2放置1~3個食物誘惑包。喂養工具包可以與陷阱或粘性闆結合使用,這些陷阱或粘性闆應懸挂在作物頂部上方20厘米以上。
3.3 殺蟲燈捕集技術
3.3.1 如何使用
殺蟲燈捕集器是一種實體防治技術,利用光、波、色等害蟲的特性,具有殺滅成蟲的功能,減少田間産卵量,降低蟲口基部,減少農藥的使用次數。目前,上海蘭濱生态農業有限公司蔬菜生産基地安裝了10盞變頻振動殺蟲燈。殺蟲燈的使用是每年4月至11月,從4月到7月到小蔬菜和小老虎的誘殺陷阱,8月至10月主要以誘殺的斜紋和甜菜夜蟲為主。露水栽培和糊低稭稈作物如交叉花和洋蔥等地塊,殺蟲燈懸挂高度為65~75厘米,不超過80厘米;殺蟲燈單燈控制面積為2~3.33 hm2,連使用效果好,每天晚上7點到2點6點左右要打開燈陷阱。
3.3.2 日常維護
及時刷滅蟲燈的高壓接觸網。刷網電源關閉時,用網狀刷子向下高壓網線刷來回,動作應輕,對線上昆蟲殘留物等雜物進行清理。殺蟲燈拾取袋3D清洗1次,夏季高溫季節一天一次清袋。
4 藥物預防和控制
在有機蔬菜生産中,隻有當害蟲種群達到控制目标(即經濟門檻值)時才采取直接控制措施,一般用生物來源、礦物來源的藥品來防治斜紋夜蟲、甜菜夜蟲。為了有效控制兩種夜莺危害,保證蔬菜産品的品質安全,我們選擇了苦芸、短穩定菌、素雲金菌、綠色剛性菌、核聚角病毒等五種生物衍生菌劑,并進行了不同劑量不同藥物的防治兩種夜蟲的療效對比試驗。試驗結果表明,5種藥物對斜紋和甜菜夜繭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其中短穩定菌的預防效果最好。為了節約生産成本,要考慮到防治效果,幼蟲卵保育期到一兩年高峰期的幼蟲可以選擇使用短穩定菌800~1000倍液體,苦參堿800倍液體,素雲金細菌800次控液,夜間幼蟲在盛開時可采用短穩定菌600次液體或苦參堿600次液體控制。根據蟲口密度1代控制1~2倍,間隔周期7~10天。每天10點前或16點以後噴灑效果最好,刀片上應噴灑正面和背面,将藥劑直接噴灑在昆蟲身體及其食物上,使接觸、胃毒同時起到增強中毒效果的作用。在生産中,交替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機制的生物制劑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延緩對夜莺的抗性。

5 冷凝
通過實驗,研究小組從5種生物源性農藥和3種性誘導劑中選取了更理想的藥水和性誘因,用于預防和控制兩種夜間犬儒,确定了藥水的用量和使用時間,為金山區菜田有機蔬菜的生産提供了科學技術, 已轉入有機認證轉換期。實驗結果表明,有機蔬菜生産每年可減少用藥量3~5次,減少用藥量10%~15%,節約防控成本80~120元/667m2,羽衣甘藍667m2産量可達3 150公斤,西蘭花667m2産量可達1012公斤。同時,精準給藥減少了藥物對害蟲天敵的危害,減少了藥物生活環境的污染,保護了蔬菜生産基地的生态環境,提高了蔬菜産品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