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克強走進菜市場確定百姓年底有豬肉吃,給種豬補貼、保障養豬用地、嚴禁“一律關停”,國家17道政策穩肉價

李克強參觀了江西省南昌深圳農産品中心最大的批發市場,重點了解南昌、上海、深圳、成都、西安、長沙等地白條紋豬的價格走勢,總理來到冷凍區,托運人反映,冷凍豬肉運輸成本高是影響銷售價格的因素之一。李克強呼籲進行研究,以降低高速公路冷凍豬肉的成本。李克強對批發商說,既要搞配送、收購,又要搞運輸,各級政府都會想辦法降低你們的流通成本,你也要努力給消費者帶來利潤,我們共同努力,讓千家萬戶都能吃到肉,買得起肉,特别是要保護"兩段"時期的豬肉供應和價格穩定。

李克強走進菜市場確定百姓年底有豬肉吃,給種豬補貼、保障養豬用地、嚴禁“一律關停”,國家17道政策穩肉價

今年以來,受豬周期下行、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當地環境限制等因素影響,豬和母豬庫存出現較大降幅,豬和豬肉價格大幅上漲。10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01.3%,影響CPI通脹率約2.43個百分點,占CPI同比增長總量的近三分之二。

政策組合的有效性是顯而易見的

綜合10月生豬貯藏柱環比下降幅度持續明顯收窄,可育種母豬貯存柱環比下降和反彈,且在11月初生豬價格企穩回落等情況判斷下,生豬産能下降基本觸底,豬場家庭增産柱熱度明顯增高,可育種母豬貯存柱停止回落, 情況繼續改善,預計年底前該股柱将停止回落。預計元旦春節期間供需沖突可能有所緩解,生豬價格再次迅速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補貼和補貼,允許農民吃"設定藥丸"

一些尚未出台政策的省份應緊急出台,各地應給予适當補貼,到2020年底在禁區内建立和擴建養豬場、大型養豬場(戶)和場外重建大型養豬場(戶),支援動物疫防、糞便處理 環境治理、養殖環境自動飼養等基礎設施建設, 并應落實将養豬場和大型養豬場營運資金貸款貼現實施期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的措施,讓養殖戶真正感受到真正的支援。

提高種豬養殖補貼标準,落實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貼基金。按照政策要求繼續擴大生豬價格保險試點,将能培育母豬保險從1000-1200元到1500元,育肥豬保險從500-600元到800元。

李克強走進菜市場確定百姓年底有豬肉吃,給種豬補貼、保障養豬用地、嚴禁“一律關停”,國家17道政策穩肉價

水産養殖用地的實施

各地應當嚴格執行《按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審批程式不辦理養豬場管理規定》,允許養豬用地一般耕地而不占用永久性基本農田,不要求養殖用地平衡。

消除對禁區症結的疑慮

有的地方政策實施行動遲緩,存在顧慮,主要症結在于劃定禁區,國家法律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以外的其他法規和規範性檔案不得作為劃定禁區的依據;

對于在限制養殖區搬遷的大型農戶,要優先支援異地改造,加快環保要求的畜禽養殖建設項目,加快環境評估審批,對真正需要關閉的養殖戶給予合理的過渡期,嚴禁"全停"等簡單做法。

李克強走進菜市場確定百姓年底有豬肉吃,給種豬補貼、保障養豬用地、嚴禁“一律關停”,國家17道政策穩肉價

添加豬肉和替代品

改善禽蛋、牛肉、羊肉等替代畜産品的生産和供應,通過各種管道擴大替代品進口,豐富人民群衆"菜籃子"。短期内要有效降低消費對豬肉蛋白的依賴,應優先考慮養殖周期較短的蛋禽,從長遠來看,水産品也是很好的替代産品,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豬肉供應緊張的局面。

臨時價格補貼全額支付

豬肉價格上漲對群衆特别是有需要的群衆的基本生活有影響,各地要重點關注城鄉低保障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衆,根據漲價情況及時啟動價格補貼關聯機制, 發放全額臨時補貼,妥善落實冷凍豬肉儲備,確定有需要的人吃得起肉、吃肉。

目前養豬産量回升的良好結果表明,隻有持續穩定地實施恢複生豬生産的政策措施,才能給養殖戶吃"定心丸",消除養殖戶的疑慮,才能繼續加快養豬複産,確定豬肉價格保障供應, 讓大國"豬"的事情不再影響人民的心。

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财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态環境部、交通運輸部、銀行保險監管委員會等部門出台了17項支援政策,如取消禁區超限劃界, 加大對養殖地的保護力度,25個省(區、市)出台了地方扶持措施。

天津:向養豬企業出台政策"禮品包",核心種豬場和新生豬場出台生豬養殖補貼為每頭1000元,補貼期從政策釋出之日起至2020年底止。

安徽:釋出《關于穩定生豬生産促進轉型更新的實施意見》,加大對2020年底前限區建立擴大規模的養豬場、大型養豬場(戶)和大型養豬場(戶)的改造支援力度;

江蘇:為保護養豬業土地開發,印發《關于穩定生豬生産,保證市場供應促進豬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允許生豬養殖用地一般農田,作為養殖目的不需要耕地占平衡,取消生豬生産配套設施土地15畝蓋。

福建:釋出《推進福建省穩定生豬生産轉型更新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明确加快了生豬主産區與主銷區有效對接的冷鍊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貴州、廣東、四川、上海、吉林等省市紛紛出台政策...

内容:李鵬,《農民日報》和中國農業網記者

部分素材來源:農民日報、國家統計局官網、中央電視台财經

制片人:王偉;編輯:李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