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圖|朱麗

|徐騰飛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産品消費國,但近海漁業幾乎已經枯竭,漁船捕撈的大多是不可食用的小型雜魚或"飼料魚"。為了滿足需求,漁業正朝着海洋和水産養殖的方向發展。其中,水産養殖業的迅速擴張,對于這些規模小、品質差、不能食用的飼料魚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穩定的經濟效益,但反過來又進一步影響了漁業資源的生态鍊。

魚粉生産始于20世紀50年代,當時隻有上海魚廠和青島海洋漁業公司水産品加工廠設有魚粉工廠中的房間,魚粉主要是處理加工魚、腳下變質魚和低價值小魚蝦等副産品。但随着近海漁業資源的惡化,飼料魚在捕撈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魚粉廠的規模越來越大,逐漸發展成為完整的産業鍊。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7日,一隻年輕的棕色蛞蝓被困在山東省石島市的網中。褐鲱魚又稱"假石斑魚",是一種常見的近海食用魚類,肉質鮮美。重量超過2隻以上的褐蛞蝓可以賣到30元/斤,而這種用作飼料的褐色蛞蝓最多隻能賣到1元1斤。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6日,一艘魚船在山東省石島碼頭卸貨。石島屬于山東省榮城市,因為"山後海,到處都是石頭"這個名字,顧名思義,這裡很難發展種植業。幸運的是,在黃海,石島已經發展了漁業、造船和水産養殖貿易,中國北方最大的漁港就位于這裡。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7日,勞工們在山東省石島用幾乎全部手指抓住一條小魚後,在碼頭上卸貨。現在,石黑是榮成的一部分,是全國最重要的魚粉生産基地,而制造魚粉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這種小魚、低價值、品種混雜的小魚,當地漁民稱它們為"飼料魚"。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飼料魚不僅是最近才出現的,也不僅僅是在黃海發現的。圖為2014年10月16日,一艘拖網漁船在東海被網捕獲,但一條成年帶魚除外。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漁民在山東省石島整理漁獲物,2016年12月18日。近海漁船一次,一般能帶回一兩百磅的漁獲物,需要一個多小時,魚蝦的價值從魚、垃圾、海草和破網中分揀出來,剩下的飼料魚被魚粉廠買走。多年來,漁民與魚粉工廠建立了穩定的供應關系,漁民捕獲的飼料魚通常定期出售給同一家魚粉廠。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7日,山東省石島碼頭的分揀飼料魚被魚粉廠收購,魚粉廠将其壓縮成魚盤并運往工廠。一對長30多米的雙拖網漁船,出海10天左右可以捕獲十幾到20萬公斤的飼料魚,用7、8輛這樣的大型卡車來完成。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7日,除了正在裝載的飼料魚外,還有鲨魚屍體作為貨物解除安裝,主要用于加工魚翅。捕獲的大多數鲨魚來自兩艘漁船,估計每年捕獲10,000至15,000噸,這對鲨魚種群來說是非必要的死亡。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7年12月17日,位于島管理區的魚粉工廠。山東榮成的魚粉産量占全國總産量的一半以上;據石島一家中型魚粉廠的老闆介紹,他的工廠每天可以消化600到700噸原料,生産魚粉約150噸,但由于原料短缺,工廠其實"吃不飽"。為了滿足工廠的産能,包括他自己的産能,石黑一雄的許多當地魚粉工廠主都組建了一支船隊,為他們的工廠尋找原材料。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5日,勞工們将冷凍飼料魚闆帶入山東省石獅島一家魚粉廠的加工廠。這些魚盤被上千條小魚壓縮,經過預處理、蒸煮、壓榨、幹燥、壓榨等工序,最終變成幹蛋白粉,再用于制作動物飼料,如魚、雞、牛、豬甚至蟋蟀。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5月15日,在山東省石獅島某魚粉廠。魚盤内有大量具有食用價值的幼魚,包括魚、黃疸、鲭魚等。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5日,在山東省石獅島某魚粉廠原料田中,一塊飼料魚盤整齊堆放等待加工。魚粉在生産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廢水廢氣。為了清理城市,榮成在過去幾年中進行了集中管理,關閉并合并了幾家小工廠,并要求其餘工廠配備合規的污水處理裝置。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 年 12 月 15 日,在山東省石獅島的一家魚粉工廠,機器将一塊從垃圾魚中冷凍的魚闆打碎,用于預處理原材料。除了使用種類不清的垃圾魚外,山東的魚粉廠還大量使用鲭魚作為原料,這種俗稱髒水,老眼銀灰色魚是鲭魚的主要食物,帶魚,過去無法進入當地居民的眼中,更不用說吃了。然而,随着野生魚類種群的減少和水産養殖業的逐漸繁榮,鲭魚已成為魚粉的最佳原料,也成為當地漁民的目标。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5日,勞工們在山東省石獅島一家魚粉廠的流水線上工作。包括水産養殖在内,由于水産養殖業對飼料的需求不斷增長,國内水産養殖業的魚粉消費量從1984年的約25萬噸上升到1994年的約80萬噸和2014年的200萬噸。為了應對工業規模的擴大,魚粉加工越來越機械化。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7日,勞工們在山東石獅島的一家魚粉工廠包裝和裝載魚粉産品。魚粉将被運往全國各地的飼料加工廠,加工成各種補充飼料,然後轉售給農民喂養各種魚類和牲畜。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7日,山東省石獅島一家魚粉廠的一名勞工被魚粉覆寫。即使是在正規的魚粉廠,也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摻雜着魚腥味,而那些不那麼正式的小魚粉廠,工廠中的房間裡往往擠滿了普通人無法忍受腐爛的氣味。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山東省石島市一家魚粉廠的勞工,2016年12月17日。魚粉廠老闆說,"我們是全國最大的魚粉生産基地。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5日,魚粉從山東省石墩某魚粉廠成品倉庫的輸送帶頂部散落,然後堆積在一定高度,然後由勞工包裝并在全國範圍内銷售。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6日,山東省石島市婦女在碼頭編織漁網。為了更好地管理漁業資源,中國出台了一系列漁業管理法規,包括禁止捕撈期、禁漁區、網眼大小、準使用類型和禁止漁具等,但對飼料魚的捕撈和貿易仍缺乏系統控制。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6日,山東省石島市一艘漁船上的勞工們為不同水域準備漁網。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7日,山東省石島碼頭漁網中的河豚幼崽。這種河豚是一種東方蟒蛇,很少用于直接食用,是以即使漁民捕獲了這種魚,他們通常也會丢棄或直接喂食。東部鹌鹑中一些優質物種(如紅鳍鮪魚、暗印東方)的資源在許多海域已經減少,是以管理部門也在這些地區開展了這些物種的增殖和釋放活動,以期恢複生物種群。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山東省石島市漁網中的兩條小魚。沒有魚的出海路在哪裡?在海邊吃飯的漁民說,"少一點船,大一點網,讓小魚長大和捕獲,不用擔心沒有好魚";

近海無魚:枯竭的漁業資源

2016年12月19日,山東省石島魚粉加工園區的一家前工廠長滿了雜草。近年來,魚粉行業發展迅速,變得越來越困難。一方面,近海飼料魚不能保證穩定的供應,另一方面,魚粉生産環境準入要求也越來越高,石島許多魚粉廠開始進入停産狀态,或者用更充足的資金來取代大型工廠。

- 已完成 -

朱麗,攝影師,畢業于南京師範大學,長期關注并用影像記錄中國生态環境的變化。

國際環境保護署從業人員徐騰飛來自烏魯木齊,據說烏魯木齊是世界上最遠的城市,但緻力于保護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