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图|朱丽

|徐腾飞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消费国,但近海渔业几乎已经枯竭,渔船捕捞的大多是不可食用的小型杂鱼或"饲料鱼"。为了满足需求,渔业正朝着海洋和水产养殖的方向发展。其中,水产养殖业的迅速扩张,对于这些规模小、质量差、不能食用的饲料鱼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稳定的经济效益,但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了渔业资源的生态链。

鱼粉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只有上海鱼厂和青岛海洋渔业公司水产品加工厂设有鱼粉车间,鱼粉主要是处理加工鱼、脚下变质鱼和低价值小鱼虾等副产品。但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恶化,饲料鱼在捕捞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鱼粉厂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发展成为完整的产业链。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7日,一只年轻的棕色蛞蝓被困在山东省石岛市的网中。褐鲱鱼又称"假石斑鱼",是一种常见的近海食用鱼类,肉质鲜美。重量超过2只以上的褐蛞蝓可以卖到30元/斤,而这种用作饲料的褐色蛞蝓最多只能卖到1元1斤。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6日,一艘鱼船在山东省石岛码头卸货。石岛属于山东省荣城市,因为"山后海,到处都是石头"这个名字,顾名思义,这里很难发展种植业。幸运的是,在黄海,石岛已经发展了渔业、造船和水产养殖贸易,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就位于这里。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7日,工人们在山东省石岛用几乎全部手指抓住一条小鱼后,在码头上卸货。现在,石黑是荣成的一部分,是全国最重要的鱼粉生产基地,而制造鱼粉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这种小鱼、低价值、品种混杂的小鱼,当地渔民称它们为"饲料鱼"。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饲料鱼不仅是最近才出现的,也不仅仅是在黄海发现的。图为2014年10月16日,一艘拖网渔船在东海被网捕获,但一条成年带鱼除外。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渔民在山东省石岛整理渔获物,2016年12月18日。近海渔船一次,一般能带回一两百磅的渔获物,需要一个多小时,鱼虾的价值从鱼、垃圾、海草和破网中分拣出来,剩下的饲料鱼被鱼粉厂买走。多年来,渔民与鱼粉工厂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关系,渔民捕获的饲料鱼通常定期出售给同一家鱼粉厂。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7日,山东省石岛码头的分拣饲料鱼被鱼粉厂收购,鱼粉厂将其压缩成鱼盘并运往工厂。一对长30多米的双拖网渔船,出海10天左右可以捕获十几到20万公斤的饲料鱼,用7、8辆这样的大型卡车来完成。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7日,除了正在装载的饲料鱼外,还有鲨鱼尸体作为货物卸载,主要用于加工鱼翅。捕获的大多数鲨鱼来自两艘渔船,估计每年捕获10,000至15,000吨,这对鲨鱼种群来说是非必要的死亡。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7年12月17日,位于岛管理区的鱼粉工厂。山东荣成的鱼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据石岛一家中型鱼粉厂的老板介绍,他的工厂每天可以消化600到700吨原料,生产鱼粉约150吨,但由于原料短缺,工厂其实"吃不饱"。为了满足工厂的产能,包括他自己的产能,石黑一雄的许多当地鱼粉工厂主都组建了一支船队,为他们的工厂寻找原材料。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5日,工人们将冷冻饲料鱼板带入山东省石狮岛一家鱼粉厂的加工厂。这些鱼盘被上千条小鱼压缩,经过预处理、蒸煮、压榨、干燥、压榨等工序,最终变成干蛋白粉,再用于制作动物饲料,如鱼、鸡、牛、猪甚至蟋蟀。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5月15日,在山东省石狮岛某鱼粉厂。鱼盘内有大量具有食用价值的幼鱼,包括鱼、黄疸、鲭鱼等。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5日,在山东省石狮岛某鱼粉厂原料田中,一块饲料鱼盘整齐堆放等待加工。鱼粉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为了清理城市,荣成在过去几年中进行了集中管理,关闭并合并了几家小工厂,并要求其余工厂配备合规的污水处理设备。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 年 12 月 15 日,在山东省石狮岛的一家鱼粉工厂,机器将一块从垃圾鱼中冷冻的鱼板打碎,用于预处理原材料。除了使用种类不清的垃圾鱼外,山东的鱼粉厂还大量使用鲭鱼作为原料,这种俗称脏水,老眼银灰色鱼是鲭鱼的主要食物,带鱼,过去无法进入当地居民的眼中,更不用说吃了。然而,随着野生鱼类种群的减少和水产养殖业的逐步繁荣,鲭鱼已成为鱼粉的最佳原料,也成为当地渔民的目标。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5日,工人们在山东省石狮岛一家鱼粉厂的流水线上工作。包括水产养殖在内,由于水产养殖业对饲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水产养殖业的鱼粉消费量从1984年的约25万吨上升到1994年的约80万吨和2014年的200万吨。为了应对工业规模的扩大,鱼粉加工越来越机械化。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7日,工人们在山东石狮岛的一家鱼粉工厂包装和装载鱼粉产品。鱼粉将被运往全国各地的饲料加工厂,加工成各种补充饲料,然后转售给农民喂养各种鱼类和牲畜。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7日,山东省石狮岛一家鱼粉厂的一名工人被鱼粉覆盖。即使是在正规的鱼粉厂,也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掺杂着鱼腥味,而那些不那么正式的小鱼粉厂,车间里往往挤满了普通人无法忍受腐烂的气味。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山东省石岛市一家鱼粉厂的工人,2016年12月17日。鱼粉厂老板说,"我们是全国最大的鱼粉生产基地。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5日,鱼粉从山东省石墩某鱼粉厂成品仓库的输送带顶部散落,然后堆积在一定高度,然后由工人包装并在全国范围内销售。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6日,山东省石岛市妇女在码头编织渔网。为了更好地管理渔业资源,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渔业管理法规,包括禁止捕捞期、禁渔区、网眼大小、准使用类型和禁止渔具等,但对饲料鱼的捕捞和贸易仍缺乏系统控制。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6日,山东省石岛市一艘渔船上的工人们为不同水域准备渔网。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7日,山东省石岛码头渔网中的河豚幼崽。这种河豚是一种东方蟒蛇,很少用于直接食用,所以即使渔民捕获了这种鱼,他们通常也会丢弃或直接喂食。东部鹌鹑中一些优质物种(如红鳍金枪鱼、暗印东方)的资源在许多海域已经减少,因此管理部门也在这些地区开展了这些物种的增殖和释放活动,以期恢复生物种群。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山东省石岛市渔网中的两条小鱼。没有鱼的出海路在哪里?在海边吃饭的渔民说,"少一点船,大一点网,让小鱼长大和捕获,不用担心没有好鱼";

近海无鱼:枯竭的渔业资源

2016年12月19日,山东省石岛鱼粉加工园区的一家前工厂长满了杂草。近年来,鱼粉行业发展迅速,变得越来越困难。一方面,近海饲料鱼不能保证稳定的供应,另一方面,鱼粉生产环境准入要求也越来越高,石岛许多鱼粉厂开始进入停产状态,或者用更充足的资金来取代大型工厂。

- 已完成 -

朱丽,摄影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长期关注并用影像记录中国生态环境的变化。

国际环境保护署工作人员徐腾飞来自乌鲁木齐,据说乌鲁木齐是世界上最远的城市,但致力于保护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