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美景入畫來!珲春市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作者:吉報調查

近年來,玉春市堅持産業融合發展的理念,積極探索"文化"、"生态"和"農業"旅遊的發展模式,培育觀賞農業、田野遊樂、生态采摘、民俗體驗、紅色觀光等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鄉村旅遊産品,逐漸形成"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 實作鄉村旅遊的差異化、個性化和特色化發展,為鄉村振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鄉村美景入畫來!珲春市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東部第一村——反川村

生态旅遊 - 做現場景觀文章,保留美麗的懷舊

層層疊疊的森林,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溪流...這是對延春市楊埠滿洲鄉自然風光的最好評論。揚泡滿族鄉位于泸春市東南部,森林覆寫率達90%以上,空氣中負氧離子平均濃度為4.2萬/cm3,年空氣品質好日子達到357天以上,是"看山看水"的生态瑰寶。

為了促進生态旅遊,揚浮标滿族鄉在環路Maxin村到陽木村、紅旗河村、煙管玉子村、廟嶺村、松林村段種植了1萬多棵種樹,東加拉村利用歸還森林種植了20公頃紅松, 積極打造綠色小鎮。通過在青青寺村建立生态站,計劃和設計了35公裡的自行車道和42公裡的馬拉松賽道,并改善了各種休閑運動的設施。曾舉辦過"五彩楊花泡泡"山地自行車邀請賽暨馬拉松比賽。同時,随着"固定活動和周末休閑"的發展模式,沿途開辟新的泡沫,沿村有機采摘葡萄,紅旗河村參觀奧丁堡酒莊,虎豹公園自行車越野路線,讓廣大遊客在體驗各種體育賽事的同時"速度與激情", 享受田園休閑的樂趣。

陸春市密江村位于密江河畔,是河口灘頭魚的産卵場,上遊地區是麻麻産卵場和馬蘇麻、紅點鲑魚、細鱗等冷水魚的自然栖息地之一。密江鄉以冷水養魚、生态研究和旅遊為基礎,利用現有自然資源,努力打造"大麻魚鄉、南韓生态旅遊度假區"品牌,規劃開辟集餐飲、住宿、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密江一日遊"旅遊路線。在密江南岸森林區建設涼亭、木制人行道、吊橋等,建設環形徒步林氧吧線,積極打造休閑娛樂區,同時更新現有住宿,建設涼亭、燒烤桌等休閑區,提升民宿體驗的樂趣, 吸引更多遊客體驗"漁村"休閑樂趣。

魯春市哈達門鄉将加快建設三條溝渠,以吊壺林氧吧徒步休閑路線,利用吊壺景區生态資源,規劃建設風力公園,建設鳥語林、觀景台、虎豹觀光生态園及相關設施,将吊壺景區打造成一套旅遊勝地, 漂流,娛樂,休閑和周末度假在一個綜合旅遊區。

玉春市春春鎮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寫率達96.6%,位于"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核心區域,物種資源十分豐富。依托生态區位優勢,春華鎮積極打造具有虎豹特色的旅遊品牌,計劃建設東北虎豹展示營銷中心、東北虎豹研究中心,積極打造東北虎豹創意IP,開發"虎豹名片"和生态資源, 生态體驗、自然教育與民族文化"的全區旅遊、文化、工業、社群等功能集"虎豹"為特色小鎮之一。

鄉村美景入畫來!珲春市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挂水壺森林氧吧

農業和旅遊業 - 釋放發展勢頭,擴大特色産業

近年來,盧春市各鄉鎮結合各自的優勢,積極建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項目,通過發展休閑度假型、觀光采摘型、特色餐飲型等鄉村旅遊,使遊客從原來的"遛馬看花"型旅遊,逐漸轉變為"聞馬"型度假旅遊。

以蘆春市馬川子鄉為首,積極推進南山花海項目建設,計劃投資300萬元建設100平方米的演出舞台、1000平方米的遊客臨時接待中心和5000平方米的花童植物園,積極與有關部門關聯, 舉辦了觀花旅遊節和多場"五彩詠春,魅力南山"系列演出。同時,聯合書法協會、藝術協會、攝影協會等,開展以花卉為主題的書法、繪畫、攝影展覽活動,打造集觀賞、表演藝術、體驗于一體的花卉主題文化産業園。

馬川子鄉還以農耕文化為載體,圍繞"稻魚共生、稻蟹舞、稻鴨合産"綜合種植養殖模式,擴大綠稻種植面積,并逐漸開展現場調研、藝術攝影等活動,繼續推進米田在Maxin村旅遊綜合體項目,積極推廣景門, 停車場、景觀泉眼、環木人行道、稻田畫及31米高的觀光塔等建設進度,計劃建設以稻田文化為主題的溫泉養生休閑小鎮,豐富郊區休閑旅遊産品,初步形成集旅遊和娛樂于一體的稻田旅遊綜合服務。

淳春市三子滿族鄉鎮離市區較近,交通便利。鄉鎮充分利用區位優勢,以東崗子村、立信村為重點,積極引導農民利用棚屋種植有機蔬菜和抗時令水果,注入旅遊元素,積極營造一種欣賞、可采、可品嘗、可帶走的田園情結,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 體驗田園生活。目前,全鎮共有觀光采摘棚81個,年産量約229噸,總收入約473萬元。同時,鄉鎮積極招商投資,在西怡子村屯口投資2000多萬元,打造集田園采摘、特色美食、特色民宿、沙灘遊樂、漂流、水上遊樂、異域風光于一體的河口沙洲旅遊景點。目前,景區已經建成營運,景區每天接待遊客1000餘人次,今年至今接待遊客約7萬人次。

蒙陵村的富硒蘋果是延春鎮的金招牌,已進入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的行列。蒙陵村依托富硒蘋果産業,連續多年舉辦"中國玉春夢芮蘋果花嘉年華花節"、"中國玉春蒙璐旅遊采摘節""中國蒙陵農村電子商務文化節"等節日,每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實作旅遊收入200萬元。

鄉村美景入畫來!珲春市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鄉村美景入畫來!珲春市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蒙陵村富硒蘋果采摘

文化與旅遊 - 挖掘文化遺産,打造迷人的鄉村

近年來,玉春市全力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深挖曆史文化資源,豐富旅遊文化内涵,加大紅色旅遊資源整合力度,着力提升旅遊魅力,打造文化旅遊品牌。

魯春市三子滿族鄉鎮全面挖掘群組織古城村的曆史文化資源,修建完了420米長的"三個子曆史文化牆",依托西子村滿族房屋,舉辦滿族文化活動,組織滿族舞蹈、韓舞、尤嘎拉哈比賽,以及滿族新年等節日, 讓遊客體驗和感受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接下來,三子滿族鄉鎮将重點改造三個子村,通過挖掘滿族飲食文化、滿族剪紙、娛樂遊戲、滿族舞蹈、民間手工藝品等資源,打造滿族餐廳、工藝作坊、文藝表演于一體的民俗街。

渝春京新鎮反川民俗村是近兩年渝春民俗文化旅遊的重頭戲,該村先後建有41座南韓傳統民居,建有韓式風格街道、複古民俗酒店等特色建築景觀,新民俗演藝館、民俗文化展覽館、民俗主題酒店、餐廳等配套設施, 讓遊客全方位體驗南韓民俗文化。

燕春市營安鎮以"渝春縣委發源地"為起點,打造紅色旅遊路線,計劃分兩期建設"反聯盟路"紅色健康旅遊路線,計劃将麗花村沿大沙漠溝村打造短途休息的"網紅驿站"。深入挖掘萬子橋的曆史意義,建設一個可以參觀的觀景台,通過多重整合,使萬子橋等子工程在景區内融為一體,與周圍環境、景點有機融合,拓展鄉村旅遊内涵和産業鍊的延伸。

如今,推動鄉村旅遊高品質發展,其實力不斷聚集,其趨勢已成。魯春鄉村旅遊正在崛起,品質和旅遊,未來都可以。

鄉村美景入畫來!珲春市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鄉村美景入畫來!珲春市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吉林日報制作

規劃:蔣忠孝

編輯:餘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