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牛,身體強壯,全身肌腱肉。看着這張照片,你可能會認為它是PS合成的,但它是一頭真實且受歡迎的肉牛,比利時藍牛。

比利時藍牛
<比利時藍牛的起源>"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10"的起源</h1>
在19世紀,一位比利時農民想觀察兩個品種的英國短角牛和法國夏洛爾牛的生長情況,是以他把這兩頭牛放在一起。誰知道一瞬間的疏忽,兩種牛看起來對了,交配後繁殖後代。
英國短角牛早熟,肉質表現突出,體重增加,肉質生産,肉質細膩,還産奶;兩頭牛雜交産生的比利時藍牛繼承了法國夏洛爾牛的大部分特征,并且由于雜交後基因發生突變,是以能夠生長更多的肌肉。
夏洛爾牛
<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10">為什麼比利時藍牛能長出這麼多肌肉?</h1>
研究人員發現,比利時藍牛出生時缺乏所謂的"肌肉生長抑制劑"(MSTN)。這是一種轉化性生長因子,對肌肉生長發育起負作用,MSTN基因突變和功能障礙可引起骨骼肌肥大,導緻骨骼肌過度發育。
簡單地說,正常的哺乳動物有肌肉生長抑制劑,當它們生長到一定程度時,會抑制骨骼肌的持續生長,但比利時藍牛沒有這些東西,是以它們的骨骼肌發育得如此可怕。
結果,比利時藍牛吃完食物後的大部分能量都供應給肌肉生長,使它們每天可以增加近3磅,幾乎都是肌肉。
比利時藍牛立即震驚了不少育種者,原本想讓新品種的肉牛兼具肉牛,但它的肉質生産能力"極優",肉質細膩,蛋白質含量高,膽固醇低,熱量低等讓他們打消了念頭。它旨在修複藍牛的變異基因并繼續生産肉類,這些肉類完全作為肉牛種植。
比利時藍牛的後代在遺傳上不穩定,是以并非每頭犢牛都缺乏肌肉生長抑制劑。通過幹擾他們的自然反應,通過有針對性的育種鞏固了後代的品質。品質穩定的比利時藍牛現在體重在700到800公斤之間,公牛的體重可以在1000到1200公斤之間。目前,比利時藍牛已分布在全球20多個國家。
是以嚴格來說,比利時肉牛不是轉基因産品,而是靶向育種的産品。
<比利時藍牛>h1級"的緻命缺陷"pgc-h-right-arrow"data-track""10"</h1>
萬物皆有兩面性,比利時藍牛健壯的臀部肌肉也影響着公牛性器官的正常發育。性器官的生長空間被壓縮,睾丸的重量減少,由此産生的精液數量和品質的降低導緻比利時藍牛的生育率低。不僅是公牛,奶牛也受到影響,雖然奶牛的體型沒有公牛那麼大,肌肉也不是公牛誇大其詞,但分娩道也被肌肉擠壓得很窄。此外,比利時藍犢牛在子宮内長出大塊肌肉,是正常犢牛的兩倍,體重是普通犢牛的兩倍。是以比利時藍牛非常容易生産,難産率高達95%,幾乎每頭奶牛都面臨着難以分娩的問題,99%的奶牛需要通過剖腹産分娩。
左:公牛 右:牛
不僅如此,比利時藍牛犢的存活率也非常低,伴有心肺疾病。由于肌肉發育太快,小腿的骨關節被壓迫。就像人類孩子從小就開始鍛煉肌肉并影響骨骼生長一樣。
比利時藍牛等基因突變也發生在人類身上。2000年,一個年輕的德國男孩出生時,他的大腿外側,前後肌肉明顯,略微凸起,這與其他孩子不同。經過B超級檢查後,醫生确定這是肌肉組織。他的肌肉是普通孩子的兩倍,脂肪是普通孩子的一半。男孩的醫生認為這也與他體内缺乏肌肉生長抑制劑有關。因為他的肌肉長得太快,他不是很高,但他很健康。
左:新生兒 右:出生七個月
可悲的是,這頭比利時藍牛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不得不被送到屠宰場,送到餐桌上,以結束其悲慘的生活。不得不說,處于食物鍊頂端的人類,為了獲得經濟效益,真的是無所不知的。如果比利時藍牛的生長和繁殖不是人工幹預,可能會因為這些缺陷而自然淘汰,但為了人類的"胃",它們必須受苦。
除了比利時藍牛,如"魔鬼肋骨肉牛",還有"魔鬼肋骨豬"
南韓首爾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Kim Zhenxiu和他的同僚使用靶向基因敲除技術去除豬的肌肉生長基因,然後将其植入母豬的胚胎細胞中,使它們能夠生下32頭轉基因仔豬。像比利時藍牛一樣,這些仔豬缺乏肌肉抑制劑,并且不受限制地生長,最終成為強壯的肌肉豬。但和比利時藍牛一樣,轉基因肌肉豬的存活率也比較低,32頭仔豬中有13頭存活下來,隻剩下兩頭,而且隻有一頭相對健康。人工轉基因動物不可食用,但金教授認為,不要在肌肉豬身上添加其他基因,而是去除現有的基因應該更安全。如果是你,你敢吃這種豬肉嗎?
肌肉豬
缺乏肌肉生長抑制劑對動物來說是個壞消息,但對肌肉萎縮症患者來說是一個福音。肌肉萎縮症主要發生在遺傳性疾病患者和老年人中,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縮症的兒童
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将肌肉生長抑制劑減少到20%至50%并實作有針對性的控制,肌肉可以恢複到健康甚至強壯的水準。但該研究仍處于理論階段,實際開發該藥物需要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