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公斤蒙古紅鲱魚苗落戶九江興鄉水産養殖有限公司基地
1月31日,九江學院藥學院與生命科學學院研制的1000公斤蒙古紅鲱魚苗正式落戶九江興祥水産養殖有限公司基地,九江學院藥學院藥學院與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張曉谷到場指導。
蒙古紅蜻蜓
蒙古紅鲱魚(學名:紅種鹦鹉)是鯉科魚類中的一種魚類。這種魚長而扁平,屬于中上層階級的魚,它們生活在緩慢流動的溪流和湖泊中,移動迅速,捕獵小魚,并成群結隊地生活。活動通常分散,繁殖季節常聚,肉味濃郁,味甘,有益水腫,藥用藥可治療瘦浮腫和産後痙攣性疾病,肉銀白細膩,口感正宗,營養極為豐富。
1000公斤蒙古紅鲱魚苗沉降在基地
九江興祥水産養殖有限公司是九江藥學院與生命科學學院産業、科研合作基地,在科研、技術交流、成果轉化、資源共享等方面深入的産學、科研合作,力争通過雙方共同努力,使科研成果在企業中實作轉型, 為企業科技創新、企業産品市場競争力提供有力支撐。
據悉,由九江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開展的"蒙古紅鲱魚人工養殖技術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人工養殖成功,預計每畝産量可達1500公斤,市場前景十分看好。市場資訊 記者 朱偉兵 記者 段克彥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