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雞在産蛋期需要大量的鈣、磷,其中約90%的鈣用于骨骼和蛋殼,約80%的磷與鈣形成骨骼,其餘的鈣、磷分布在全身,蛋殼約占蛋重的十分之一,其中蛋殼90%是碳酸鈣。一個重量約50-60克的蛋水中碳酸鈣4.5-5.4克,按鈣的使用率進行60%的轉化,每個蛋需要約10克碳酸鈣,鈣3.5克。但是,雞體内的鈣含量限制在15克左右,根據産蛋的需要,母雞(包括骨鈣)隻需要生産3-4個雞蛋就需要,是以需要大量的補鈣。但是在填充鈣質時,一定要選擇好的鈣源。
01、不要喂生骨粉
由于骨粉的加工工藝不同,其産品的品質差異很大,是以有蒸骨粉和生骨粉。蒸骨粉是一種加工過程,去除大部分蛋白質和脂肪,然後被壓榨,幹燥和壓碎。蒸骨粉為白色或銀灰色,無味,含鈣30%,磷14.5%,粗蛋白7.5%,粗脂肪1.2%。
所謂生骨粉,就是一種在裝置條件差下生産的劣質骨粉。就是簡單地把骨頭沖洗幹淨,在大鍋裡煮幾個小時,不加壓力,不脫鈎,然後把鍋撈出來,晾幹,壓碎。這種骨粉有不好的味道,黑色或深灰色,含有23%的鈣,10.5%的磷,粗蛋白21%,粗脂肪的5%。
如果這種生骨粉長期用于喂養雞,由于沒有經過高溫高壓處理,骨鈣和骨膠結合,雞體内鈣的吸收利用比蒸骨粉差得多。長期會導緻雞體内鈣、磷失衡,導緻雞蛋生産能力下降,給雞産量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是以,養雞戶,特别是大型養雞場,必須注意避免使用生骨粉配料喂養雞。
02、不能喂羊骨粉
在羊更常見的地方,羊骨經常被加工成羊骨粉,添加到牲畜飼料中,而不是其他骨粉。這對于大多數牲畜和家禽來說都是可能的,效果也很好,但對于産蛋雞則不是。因為雞蛋的蛋殼是在雞體内形成的,是以溫度不宜太高。和羊骨粉發燒。當蛋殼被吸收并用于參與蛋殼的形成時,雞體内的溫度升高。這不僅會影響蛋殼的形成,還會降低産卵量。是以,蛋雞不能喂羊骨粉。
03、粗鈣源的最佳選擇
在産卵過程中,添加到飲食中的鈣應以蛋殼或粗石灰石的形式提供,因為這種鈣顆粒離開胃的速度更慢,并且有效地增強了在夜間形成蛋殼的蛋殼的強度。
石粉。即石灰石粉,天然碳酸鈣。一般含有38%左右的純鈣,是最便宜的補充鈣的礦物飼料,其他純商品碳酸鈣、白垩和老石灰也具有與石粉相同的效果。
殼粉。以貝殼粉為鈣源飼料,應注意優先利用海邊多年積累的貝殼,因為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附着在其上的有機物已經消失,細菌較少;一般殼粉中含有約96.4%的碳酸鈣,相當于38.6%的鈣。
04、補鈣應适量
給母雞鈣,不是越多越好。平均母雞需要大約4隻。4克,如果日糧的鈣含量超過4%,一方面會引起尿酸在體内積聚,導緻消化不良引起變薄,甚至出現痛風症狀;是以,産蛋雞飼料的鈣含量一般為3.0%—3.5%為好,投料源可單獨放置,任何雞肉均可食用,也可混料在飼料中使用。
05、加入維生素C
在應激狀态下,還可以添加維生素C,可以促進鈣從骨髓中分泌,還能激活維生素D3,不僅有助于蛋殼的品質,還可以增加蛋的含量。飲食中維生素C添加劑的量适合每公斤飼料添加5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