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天仙配”“花木蘭”等全國戲曲經典名段今晚在複旦大學唱響,師生共同感受戲曲藝術獨特魅力

作者:文彙網
“紅樓夢”“天仙配”“花木蘭”等全國戲曲經典名段今晚在複旦大學唱響,師生共同感受戲曲藝術獨特魅力
“紅樓夢”“天仙配”“花木蘭”等全國戲曲經典名段今晚在複旦大學唱響,師生共同感受戲曲藝術獨特魅力

今晚,大型歌劇晚會"九州白戲盛世華章-國家戲曲經典音樂會"楊浦區戲曲進校園特别演出在複旦大學湘彙堂舉行。

如果提到粵劇,可能首先想到《紅樓夢》,提到黃梅劇一定是《天仙火柴》,然後如渝劇《花木蘭花》,湖南花鼓戲《劉海斬》,楊劇《百歲挂帥》......每一種戲劇都是近七十年來積累的經典戲劇,沒有一部不是精湛的藝術,個性鮮明,風靡一時,有序傳承,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最具代表性的戲劇。

“紅樓夢”“天仙配”“花木蘭”等全國戲曲經典名段今晚在複旦大學唱響,師生共同感受戲曲藝術獨特魅力

随着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地創作的經典戲曲,通過一段名歌,用最好的傳統文化來慶祝新中國70歲生日,複旦大學積極開展歌劇進校園、傳統文化月等活動,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加強優秀傳統文化在師生的宣傳普及工作,讓傳統文化在校園内生根發芽。

《天上的下一個林姐》(越南劇《紅樓夢》)、《劉大哥話太遠》(餘劇《花木蘭花》)、《樹鳥成對》(黃梅戲《天仙賽》)......本次歌劇走進校園活動,将全國乃至世界著名經典作品再次在香彙堂演唱,讓師生感受到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

“紅樓夢”“天仙配”“花木蘭”等全國戲曲經典名段今晚在複旦大學唱響,師生共同感受戲曲藝術獨特魅力

中國戲曲曆經800年,是表達和傳承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從1950年全國歌劇工作會議到1952年第一屆國家歌劇觀察演出會議,歌劇藝術的文化地位和社會功能有了新的定義,歌劇從業者的地位發生了巨大變化,瀕危的戲劇物種得以重生, 珍貴的遺産被挖掘出來,傳統戲劇的精雕細琢,創意作品不斷湧現,理論建構碩果累累......歌劇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曆史時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偉大成就。

“紅樓夢”“天仙配”“花木蘭”等全國戲曲經典名段今晚在複旦大學唱響,師生共同感受戲曲藝術獨特魅力

演出由複旦大學黨委宣傳部、楊浦區委宣傳部、楊浦區文化旅遊局、上海廣播電視東方廣播中心、上海廣播電視東方電視中心、全國歌劇廣播聯盟等機關協辦。

演出得到了全國戲曲廣播聯盟的大力支援,除海外外,來自北京、天津、湖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安徽、江蘇、廣東、福建等省市的戲曲播出和戲曲節目選擇送往節目,包括平劇、複戲、粵劇、禹劇、黃美戲、 這五部戲曲,多有中國戲曲、秦腔劇、晉劇、粵劇、湖南花鼓、河北等地。本次展覽選擇的戲劇,就是這些"代表作品的戲劇"的經典部分,是新中國成立後歌劇工作者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是中國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回顧和學習經典,不僅是對前輩建設者的緻敬,更是對有序傳承的最好展現。

據介紹,"九州百劇"歌劇綜合推廣項目成立于2014年,由上海廣播公司上海歌劇廣播公司努力打造,以線上優質節目、大型線下演出結合多種形式表達,走進校園和社群,向來自祖國各地的歌迷、聽衆介紹歌劇和音樂綜藝, 以弘揚和弘揚以歌劇音樂為代表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為公益媒體做出貢獻。

作者:張家軍;謝亞林編輯;由壽淑軒編輯;編輯:顧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