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kswagen.com 海報記者鄭陽從青島報道
6月23日上午,青島大學醫院正式啟動Mako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骨科醫院副院長、運動醫學主任于騰波教授成功完成了山東省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膝關節置換手術。據悉,副校長于騰波、王英珍、張海甯等專家教授将在2-3天内完成10多例機器人手術。
據了解,Mako機器人輔助膝關節置換手術可以實作基于CT的3D智能模組化,讓醫生在手術前開發個性化的外科手術。同時,手術提供動态調節,平衡軟組織張力,最大限度地使膝關節手術精确、個性化。機器人采用創新高效的擺鋸截骨,在操作中實作毫米級精确控制和制動保護,保護操作人員,真正實作微創、精細手術。
去年12月,于滕波帶領骨科醫院團隊率先在全省完成了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髋關節置換手術,在短短半年内已成功實施了40多例Mako機器人輔助全髋關節置換手術,取得了滿意的手術效果,手術團隊積累了豐富的機器人輔助關節置換手術經驗。

在啟動儀式上,于騰波表示,"精準醫療"、"人工智能"和"快速康複"是醫學和骨科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于騰波教授希望,在Mako骨科機器人的幫助下,關節置換手術可以個性化、精準化、微創化,惠及省内更多骨科疾病患者。
Mako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系統的推出,直到今年5月才正式上線,青島大學醫院是國内第六家安裝應用這種先進AI手術機器人的醫院,這标志着AI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的又一大飛躍,繼續引領全省機器人輔助關節置換手術。
"第一批患者将從今天早上開始接受手術,大約15例将進行手術。大多數是老年患者,其中一些嚴重畸形,在醫生的經驗中難以達到100%的準确率,但在Mako術前計劃,術中監測和自主手術的幫助下,準确率幾乎可以達到100%。Yu說,在.m 9點左右,Yu Tengbo教授的團隊對兩名80歲的老人和一名60歲的患者進行了手術,他們都患有骨關節炎,這是日常行走的問題。于登波、張海甯、王英珍等專家首先仔細确認了患者的術前計劃,術前膝蓋CT掃描和患者三維重建,并将資訊輸入Mako機器人系統,通過計算機模拟計算,提前為患者制定個性化、準确的術前計劃,包括假體尺寸、骨磨面積和放置角度, 位置等,在操作中精确定位,在機械臂上實作分步精密切割,避免重複切骨。僅在早上就非常順利地完成了兩個Mako機器人輔助膝關節置換手術。關節外科主任王英珍成功進行的第三次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也順利完成,手術後患者感覺良好。
Mako Smart Robotics于2006年在美國推出,能夠協助醫生進行全髋關節置換術,全膝關節置換術和單切術置換術。在中國,Mako Smart Robotics于2016年推出了單刀置換手術的臨床試驗,并于2018年正式獲準進行全髋關節置換手術。在短短2年多的時間裡,Mako已經覆寫了30多家醫院,完成了2,000多次手術。
在Mako智能機器人等前沿技術的推動下,清大附件骨科正從人工體驗時代走向人工智能時代,數字化、精準化、微創化、個性化成為不可逆轉的變化趨勢。今天,Mako智能機器人全膝關節置換應用的成功推出,将進一步加速智能化、精細化的關節置換手術程序。相信随着項目技術的成熟應用和普及,更多的患者将從中受益。